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2018年3月31日星期六,為尋訪徐聞吳姓歷史,交流吳氏文化,做好徐聞縣吳文化研究會的籌建工作,吳堪興率領吳春海、吳賢、吳鳴浪、吳衛東、吳朝方、吳修標、吳德勇、吳設、吳進、吳宗炳等懇親團,前往錦和鎮懇親交流,受到了錦和吳氏宗親的熱烈歡迎。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上午9時,懇請團來到錦和行第一站——金錢窩。金錢窩村現在分為上村和下村,均為吳氏村落。吳開悅、吳慶傳等宗親組織了村內宗親代表接待了來賓。據瞭解,金錢窩上村吳氏分延陵郡(肇基祖吳振興)、渤海郡(吳振侯),先祖於清末年間,由東港(湛江東海)遷移過來,現均已傳10代,共500多人。吳振興一支,字輩為“振仕文明成有仁字慶汝”, 吳振侯由東海遷移海康調風后來徐聞,與龍群、後坑吳氏有關聯。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上午11時,懇請團來到錦和行第二站——城內。城內村原為錦囊城,據《徐聞縣誌》記載:錦囊所城,縣東百里,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安樂侯吳傑創建,是一座用長方形條石和磚壘砌而成的城堡,城周圍四百八十丈(1600米),高一丈八尺(6米),厚一丈六尺(5.3米),城池長六百九十六丈(2320米),寬六丈(20米)。設東西南北城門,各門有城樓,城垣四角有瞭望臺,炮臺及烽火臺。錦囊所城建城前叫新安村。相傳吳傑建城時,建了一半青石全打光了,無石築城。一夜夢見一白髮老者拄杖而來,獻上錦囊一個,他醒後打開一看,裡面有文書:“城西北港,土下有石,揭土燒磚,磚可砌城。”翌日吳傑親自查勘,發現城西北門港渡頭坑全是粘泥土,是燒磚的好材料,果應此驗。他命令士兵築窯燒磚,遂將城名命為“錦囊”,並讓士兵在城磚上寫上“錦囊所城”。

城內吳氏現有數支。(1)吳錦裕一支,肇基祖為吳良佐。譜記為延陵郡,始祖為湛江東海島龍水吳金華。吳金華長男嗣炳有四子:良弼(子孫遷居海康縣調風鎮塘北村)、良佐(子孫遷居徐聞縣錦和鎮城內村)、良謨(子孫遷居海康縣調風鎮那軒圩北)、良臣。(2)吳鳴浪一支來自海南,民國期間,鳴浪曾祖婆攜帶兩小兒,漂洋過海從前山山尾村登陸,移居城內。(3)吳宗炳一支。該支系現在以吳世聰為一世祖,口傳祖先從福建莆田遷來海康調風東溝子村,後遷來錦和勝利邁幹,傳到吳幫輝(世聰有二男德香、德盛,德盛有三男幫興、幫輝、幫華)時候,遷入城內居住,現該支系城內有370多人。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尋根溯源 懇親交流 徐聞吳氏錦和行

中午14:30時,懇請團來到錦和行第三站——龍群。經考證,該支以吳淳篤為始祖,與兄惘友合葬港東(即現在東海)。該支字輩:淳上週聖,元定錫家,聲丕兆茂;經文卓葷墨書香,緯武景明鴻翰昌,尊榮安富立子道,世德作求發其祥。譜記,該支由福建莆田遷來湛江東海。淳篤子上進,上進有三子周餘、周佐、周興,分三房。(1)周餘後裔一支承基祖村,後移居橫山村;一支遷潭目堀仔村;(2)周佐遷來徐聞;周佐有六子:聖裔、聖璋、聖澤、聖栽、聖啟、聖瑞,聖璋、聖栽無後;其餘四公後裔,一支遷後坑創業,一支遷田洋開基;一支遷居鄧宅村;(3)周興後裔遷居徐聞金錢窩。【注:周興是否就是前面金錢窩老人口傳的振興,待考】

本次徐聞吳氏錦和之行,收穫頗豐。初步統計,錦和吳氏共有660戶,約2500人,比較集中居住在城內、金錢窩、龍群邁傲後坑、那葵那魯、三元臺、坑口等,先祖大都自莆田遷來,其中龍群、城內、金錢窩三地先祖大都從莆田遷東海再到調風,再到徐聞。是否為同一祖先,或是兄弟結伴同行,有待赴東海島考證。

本次徐聞吳氏錦和之行,得到了吳超宗親的熱情接待,得到了錦和城內、六極和金錢窩村委會的大力支持,特此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