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吳文化的追求——記廈門市吳文化研究會訪問蘇錫常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

在這花木蔥籠,春意盪漾的時光,懷著對文化的敬畏、對吳文化的追求,廈門市吳文化研究會會長吳國榮、副會長吳先輝於4月13日至15日,前往素有 “吳文化發源地”的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學習、參觀、訪問。

眾所周知,蘇州、無錫、常州三個地區(還有揚州、鎮江)是吳文化的核心地區。是西周泰伯奔吳,建立勾吳國以來吳氏近七百年的繁衍生息之地。

對吳文化的追求——記廈門市吳文化研究會訪問蘇錫常

在常州,由常州市吳氏宗親聯誼會吳再興會長和吳振達監事長陪同,前往常州市吳文化研究會駐地。因薛會長有事外出,他安排了副會長張戩煒、朱炳國和秘書長江莉倩等人接待。

對吳文化的追求——記廈門市吳文化研究會訪問蘇錫常

對吳文化的追求——記廈門市吳文化研究會訪問蘇錫常

在蘇州,蘇州市吳文化研究會會長吳永敏熱情地接待來自廈門的客人,並參觀了蘇州泰伯廟。泰伯廟位於蘇州市閶門內下塘街250號桃花塢歷史街區之中,為紀念古公父(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歷史可追溯至東漢,為江南地區第一座奉祀吳地開發始祖泰伯的廟宇。現尚存至德橋、至德坊、大殿三間、東西兩廡各三間等為清代建築。

對吳文化的追求——記廈門市吳文化研究會訪問蘇錫常

三天,雖然時間之短暫,但所接觸的都可謂都是吳文化大家,特別是有多位人士都是數十年從事吳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三天來,大家從對數千年華夏文化的敬畏到對吳文化的追求;從列祖列宗的偉大創舉到今天現實生活中的終極追求;從人生終極價值到現實價值;從人的道德良知、社會風氣到和諧社會之構建;從吳氏家族活動的興起到成效與困境等幾方面的問題,與專家學者、宗賢們進行了深入交流和廣泛地探討。

大家一致認為:學習吳文化、研究吳文化,是我們文化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的重大課題。吳文化作為華夏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重要的價值。吳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至德精神”是光耀千秋的文化品格,其“孝友、誠信、謙讓、自強”的精神追求,永遠是社會和諧、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經濟發展的思想基礎和行為規範。

大家共同回顧了幾年來吳氏家族所開展的各種活動,一致肯定:一大批吳氏精英賢達為吳氏事業所作出的巨大奉獻。他們的奉獻,得到氏族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同時,對存在的一些需要改善的狀況,也各自暢所欲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總的目標是以“團結在泰伯文化旗幟之下,努力踐行至德精神”為主題。

大家同時認為:凡是違背至德精神的言行者,都應該反躬自省、自我清醒。歷史證明這個世界也許沒有人一貫正確,偉人賢達也未能無過。基於這樣的常識,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懺悔,一起以理性的思維來評人論己,一起用謙讓的態度來處事待人,一起來爭取明天能做一個更好的自己。這樣思維方式、這樣的行為規則,無論對自己對吳家都是極大的幸事。

大家一致認為:作為氏族精英賢達中的一員,更有能力回報社會、回報列祖列宗,這是不言而喻的。吳氏精英賢達一定要有崇高的境界,共同來肩責起歷史責任,為吳氏家族更好的明天,而不懈地努力。這樣的人生是十分光榮的人生,是非常有價值的人生,是吳氏後人不會忘懷的人生。

大家在談到“第四次泰伯論壇”今年在廈門舉辦時,吳國榮會長表示特別希望吳文化底蘊深厚的蘇錫常能有更多的專家學者拿出頗有份量的大作,為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三天來所到之處,宗長們對廈吳會的工作都表示肯定,並且高度評價國榮會長為吳家所作出的貢獻。對此,廈吳會表示衷心的感謝。並秉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情懷,不斷學習外地宗親的寶貴經驗,共同把吳家事做得更好。

三天來,我們深切地體會到濃濃的吳文化,體會到蘇錫常宗賢對吳家事業的拳拳之心和對吳家事業的遠謀近思。

對吳文化的追求——記廈門市吳文化研究會訪問蘇錫常

最後,大家一致認為:省察克治、修己為敬、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和衷共濟,是共同走出現實中的某些困擾、是進一步增強氏族團結、做好家族事業的重要保證。

大家堅信:中華大地上的二千五百萬吳氏,一定能夠在泰伯文化的旗幟下實現團結和愛;一定能夠為實現復興至德精神的偉大工程而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在新時代中傳承吳文化、發展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