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霖:給兩個孤兒當 “媽媽”

王鐸霖,女,中共黨員,2016年加入慶城縣馬嶺鎮巾幗志願者服務隊。她是一名普通的鄉鎮幹部,每天奔波在基層工作的第一線,她踏實勤勉,愛崗敬業,認真踐行著一位共產黨員、巾幗志願者的社會責任和使命。2017年,在精準扶貧幫扶工作中,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心媽媽”的最美情懷。

王阿姨,昨晚我都夢見你了,夢見你是我媽媽!”“王阿姨,你看我的髮卡漂亮嗎?”“王阿姨,你拿的書我看完了!”“這道題我不會做,王阿姨你給我講講吧……”

3月29日一大早,和往常一樣,王鐸霖帶著兩本繪本故事書來到幫扶戶王化迪家,剛一進門,王化迪的小外孫王浩文和外孫女王婭婕就爭先恐後地向王鐸霖彙報“工作”。

王鐸霖幫扶的農戶叫王化迪,是馬嶺鎮下午旗村的精準貧困戶。今年62歲的王化迪夫婦和外孫、外孫女相依為命,無勞力、無經濟來源。

如何幫他們脫貧?勞務輸出?沒有勞動能力!發展產業?不現實!王鐸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她幫忙寫申請、辦低保、要救濟、給孩子轉戶口……想盡一切辦法,幫助王化迪一家渡難關。今年,她和王化迪夫婦深入溝通後,計劃栽種2畝黃花菜,可以利用暑期採摘,補貼家用。

最讓人揪心的就是兩個孩子,一個9歲,一個才4歲,他們最需要的還是精神撫慰,面對爸爸媽媽相繼離去,這種失去至親至愛的痛苦成年人都難以承受,何況這樣兩個剛剛懂得人世的孩子。2017年冬天,王鐸霖動員自己的親朋好友和公益組織,為孩子捐贈了帽子、圍巾、手套等生活用品和近千元的圖書。王鐸霖把捐贈的圖書登記造冊,親自保管,她還幫兩個孩子制定了讀書計劃,每次去看望他們時,她都要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讀書體會。

對孩子來講,任何物質上的幫助都是暫時的,他們需要的是真心的關愛和長久的陪伴,像爸爸媽媽那樣的陪伴。於是,王鐸霖就決定做起了浩文和婭婕的“媽媽”。每次探望他們兄妹倆,她都會帶上一個小發卡、一件小玩具、一個棒棒糖等小禮物,給孩子們一個“小驚喜”。

王鐸霖經常說:“教育的幫扶遠比任何幫扶來的重要,也更可能在未來得到超乎想象的回報。這種回報就是,讓他們變成更優秀的人,更有價值的人!”今年春節前夕,除了米麵油等日用品,王鐸霖還給孩子們買了新衣服、新鞋子、新書包,給孩子們壓歲錢,使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幸福的中國年!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王鐸霖時常會陪他們在一起玩耍。每次和孩子們在一起時,王鐸霖都會拍大量的照片,為了留住美好瞬間,她在網上專門買了影集,和孩子們一起製作家庭相冊。漸漸地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她已經變成了“媽媽”。

“她就像親閨女一樣,對我們一家老小的生活體貼周到,工作那麼忙,要照顧自己的孩子,還要還房貸,卻常常給我家兩個娃娃買這買那,太不容易了……”王化迪夫婦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激動地說。

王鐸霖本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自己繁重的工作,還要抽出時間和精力照顧、陪伴這兩個孩子,讓王化迪老兩口很是感動。每次挽留她在家中吃飯,她都委婉謝絕。

“我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能多一天陪伴就讓孩子能多一天的精神慰藉,給孩子多一天的母愛......”王鐸霖說。現在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隔兩三天她都要去看看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