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運營崗位的工作不可替代?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作為一個在互聯網運營崗位上摸爬滾打,長達7年之久的職場老司機,經常聽到一些運營小白向我哭訴,他們的工作有多乏味,多沒成就感。這是一種身處互聯網運營圈的焦慮、迷茫、自救和期待。

我為運營付出的青春這麼多年,卻依然沒做好它。關於這個時代的運營人,焦慮、彷徨,無處不在。

他們的問題大概有以下三類:

第一,公司的規模小,遇到的領導,不重視運營,不懂運營。比如說他們加班加點趕出方案,呈遞上去,領導經常隔了好幾天才給回覆,回覆說不行,但並沒有說出怎麼改,這種情況讓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感和手足無措。

第二,公司以產品為導向,研發和產品人員是公司的第一生產力。當產品推出市場,如果獲得較好的市場反饋,功勞者一定是產品和研發,運營往往是被忽略的。那如果是遇到系統或者APP崩了,被罵得最慘的一定是運營。

第三,運營在一家公司裡面,髒活累活苦活全包了,沒有一個很精準的定位。這種情況下,導致運營成了戰五渣“全能型人才”。文案、策劃、活動、營銷、數據分析無所不能,但嘛嘛都會,嘛嘛都不精。

如何做個有前途的好運營?

每一個追求上進的運營人員,都在反覆問自己或者嘗試在書中找到答案。如何做我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運營呢?我如何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關於好的運營,黃有璨在《運營之光》一書中是這麼說的:

我眼中所謂“好的運營”,至少有3~5年以上經驗,熟悉內容、用戶、活動等各個模塊的運營,熟悉各類產品形態,有能力通過各種運營手段的組合拉昇一個產品大部分的主要數據,同時還可以做到跟產品間的溝通無障礙,甚至可以出一些簡單的產品方案。

從黃有璨對一個“好的運營”的定義來看,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一個好的運營不是與生俱來的,他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掌握崗位技能、瞭解產品、與產品保持溝通、具備用戶思維,能從用戶角度出發,做出產品解決方案。

歸根結底是個人能力問題。

對於運營人來說,個人能力主要體現在職業能力、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這三方面,解決了這三方面問題,上面所說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希望以下三條建議能助你更好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1)選擇正確的方向:垂直深耕再橫向發展,成為倒T字型人才

關於努力和方向,我認為方向應該是放在前面的,其次是努力。方向選不對,越努力越失敗。

所以不管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要先去發掘自己的強項,強化某一方面的技能,再去考慮多接觸其他的模塊從而成長為全棧人才。

選擇方向、挖掘強項,這兩點與個人品牌打造,在前期的自我定位是不謀而合的。個人品牌打造是能讓你在運營崗位上成為不可替代性的關鍵一步。後續文章我們會再展開,如果你迫不及待想一睹為快,我這裡可以先為你鏈接007知名個人品牌教練,美美。

李笑來,古典都在催促我們儘快打造個人品牌,這裡建議寶寶們一定要儘快發掘自身強項,從一個技能點去切入,先垂直深耕,花更多的時間專注於一個細節,再橫向發展成為倒T字型人才,打造職業力,構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如何讓運營崗位的工作不可替代?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圖片來自運營研究社公號

2)打造學習力

首先要愛學習。多去關注行業大 V,學習優秀人才的方法論,看看優秀的人如何工作,有什麼工作方法可複製;多看看運營相關書籍、關注優質訂閱號,多報幾期相關課程跟一跟。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其次要會學習。學習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怎麼學習才能達到目標?分階段性學習。

清晰定位自己所處的階段,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應該有側重點,專注於學習和自己所處階段相關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總結,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理論框架並在工作中實踐。

3)多實踐、多覆盤

雷軍說:

你不要用你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你戰略上的懶惰。

工作上的每一次實踐是為了更好的驗證理論,你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上,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做運營。但沒行動之前,你也就是個思想的矮子,紙上談兵。

唯有在一次次的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覆盤和改進方法,才能在下一次工作中清晰知道如何優化,提高運營效果。

4)終極建議

運營雖苦,但總是一個值得做的事兒。每一個需要變現和宣傳的公司總會需要運營,整個人力市場對運營崗的空缺還是很大的。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運營大咖,那就從現在開始修煉自己,升級打怪。打造個人品牌,增強職業力,大廠OFFER、頂級薪水,那都不是個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