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快報Vol.22:知了姐總結北京車展的變化 有哪些是你沒發現的?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知了快報,參加完今年北京車展的我發現了幾個現象,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知了快報Vol.22:知了姐總結北京車展的變化 有哪些是你沒發現的?

1.參展車企多了,人更多了,即便這樣還有沒來的老牌汽車企業。

知了快報Vol.22:知了姐總結北京車展的變化 有哪些是你沒發現的?

2.傳統汽車在被新能源車覆蓋。

而且自主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瘋狂發芽。細觀這類自主品牌的車特點就是外觀吸睛,主打高科技,未來感,甚至其品牌的展臺佔地比主流品牌的佔地還要大。而曾經的有過夢想的老汽車品牌反而卻越做越小,有的甚至被融到了大品牌旗下。

但在我看來就是新勢力雖然來了,但有料的卻很少:比如奇點汽車、雲度這些說不上名字的車企,他們的展臺上普遍放的都只有概念車,可這些車企連量產車的能力都沒有,我有理由相信他們只是用“改變世界”作為口號的勢力花費大價錢卻只是為了博取消費者的眼球和製造噱頭,在我看來就好像是用了一個成品prada的錢買了一個還在設計的圖紙。

要是你能接受這種高價位低實用的車嗎?況且現在這些車看似心動的車載互聯網功能並沒有突破想象場景,並且續航里程也毫無進步。所以我認為這種高調炫理念的車最後還能剩下幾家都是問題。

3.車越做越大。

除了開始提到的SUV車型,普遍都開始橫向生長,拿寶馬三系舉例,E46那代的寶馬擁有短小精悍的外形,造就了他極強的操控性,而新款的寶馬三系無論從車身尺寸還是後排空間都增大了幾個型號,慢慢淡化了駕駛的操控性,取而代之的是適應大眾的面子需求。

而我卻比較能諒解廠商的這種做法,大空間也是為了適應更多消費人群的實用性,從實用性來說對於被各種問題限制只能擁有一臺車的家庭來說,越大的肯定包容性越多。也許你之前的夢想是想買輛推背感極強的跑車,但看到身邊孩子的笑臉你最後還是選擇了mpv。

知了快報Vol.22:知了姐總結北京車展的變化 有哪些是你沒發現的?

知了快報Vol.22:知了姐總結北京車展的變化 有哪些是你沒發現的?

成年人累就累在往往要承擔更多責任,不能隨心所欲,他需要考慮更多現實可操作的因素最後也就捨棄了自己的原本的想法,最後就變成了大就好,老婆孩子坐著舒服就行,這也反映了很多成年人的無奈吧。

那現在的你還會因為單純的熱愛去選擇一款汽車嗎?那這些擁有花哨未來理論的汽車你會心動嗎?

知了快報Vol.22:知了姐總結北京車展的變化 有哪些是你沒發現的?

歡迎在下方與我留言互動,或者關注我的微博@胳膊精與她私信,那我們下期再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