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曾經,高考是改變人生最直接的路,特別是相對於農村而言。而能成為高考狀元,考上名牌大學,那一定是成績很好,是父母的驕傲,乃至全村的驕傲。福建建寧縣桐源村的小葉,曾經就是這樣的“驕傲”。他是當年的理科狀元,考入了浙江大學,讀了一年半,大二時期末考試沒考好,掛了很多科,擔心受到父母的譴責,不敢面對父母,選擇了流浪。

當年的小葉,成績好,考上名校,不僅是父母的驕傲,也是全村人的驕傲,大家都給予他很大的希望。可想而知,他的壓力之大,他揹負的不僅是自己、家庭的願景,也是全村的願景。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而媽媽也說,小葉從小沉默寡言,性格內向,與同學交往也比較少。而在外流浪十年回家後,也很少與人交流,更不願接受採訪。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很多網友噴他心理素質太差了。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當然也有人說是壓力太大了。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在很多網友以那種“冷嘲熱諷”的語氣說出一些話時,也有很多網友很理解小葉,能體會到“全村人的驕傲”這種巨大的壓力。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更有網友感同身受,表示自己也曾遇到類似的心結。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還有網友說這是自己高中的學長,表示學長很優秀,但是壓力太大,以至於今天的結果,希望大家能有同理心。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很多網友將責任歸咎在他的家庭教育上。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當然還有網友提出:教育真的不僅僅是讀書,這是教育體制出現的問題。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網友們還指出,很多名校的學生經受不了壓力跳樓產生的悲劇不少。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不過,網友們還是對他充滿信心,希望他振作起來,狀元不是白拿的。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不管怎麼說,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於家庭來說,對於個人來說都是悲劇。確實如村支書所言,這是小葉的心結,如果沒有打開這個心結,小葉以後的路依然不好走。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一個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教育,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更是家庭的事。研究表明,一個人成功的決定因素不僅僅是智商,更重要的情商。情商沒有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的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情商高的人,不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考慮他人的感受,而且意志力強、抗挫能力好、心理承受力強,能適應環境的變化,融入新的環境。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既然情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遺傳的,而是後天培養出來的,那麼家庭作為孩子生活的主要環境,對孩子情商的影響會非常大。我們不譴責教育,而需要反思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培養孩子的情商,從家長做起。

1.和孩子一起學習情緒管理,找到合適的方法教育、指導孩子。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3.適當給予挫折教育,增加孩子的抗挫能力,而不要一味像溫室的花朵一樣嬌慣孩子。

4.多帶孩子外出交往,鍛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也讓孩子接觸各種各樣不同的人與事,讓孩子性格活潑、開朗。

5.至少培養孩子一個愛好,讓他能體驗到生活的樂趣,也讓他能在苦悶時能有排解的途徑。

6.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對孩子進行比較,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他成長的好壞與家長息息相關。

7.密切關注孩子的成長,出現問題及時尋找緣由,想辦法應對。孩子的健康不僅是不生病,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這也許不易察覺,但是隻要父母細心、上心,還是可以早發現早處理的。

高考狀元揹負全村希望赴浙大讀書,卻因掛科在外流浪10年不敢回家

生活給予我們很多的路,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總有一條路是適合自己的,不放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願小葉早日能打開心結,重新開始人生,也請眾多的網友能多多體諒他,放過這樣一個內心還很脆弱、敏感的年輕人,也許若干年後,他成長了,內心巨大了,會跟大家講講當年的事。願他的未來能像平常人一樣,快樂、簡單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