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手術一定要餓著肚子做?

感動一句話

人的吞嚥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因為咽部既有氣管,又有食管,吃進去的食物要保證進入的是胃,而不是氣管,一個是需要會厭在吞嚥過程中堵住氣管,使食物進入食管,。食管和胃連接的部分是食管下段括約肌,正常情況下,它可以防止胃裡的食物反流回食道和口腔。如果這個過程被破壞,正常情況下,比如我們吃飯時食物誤入氣道,會引發強烈的咳嗽反射,將食物通過咳嗽排出氣道,以防異物進入肺部。

而在手術過程中,患者處於麻醉狀態,人在麻醉狀態下各種反射都會減弱或者消失,如果此時胃內有食物,很容易反流回食管,然後到達咽部,誤入氣道,嚴重者會造成立即死亡,輕者幾周內會發生吸入性肺炎。

另外,在做胃腸道手術時,需要排空胃腸道,這是為了營造相對無菌的環境,減少感染的幾率,所以理論上,可能需要禁食的時間可能更長。在此期間,患者需要靠液體輸注葡萄糖來保證機體能量供應。

總的來說,術前禁食是非常必要的,千萬不可以隱瞞進食,否則會發生非常嚴重的不良後果。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一般的手術術前一天基本不讓患者進食了,術前6-8小時禁水,有時還需要清潔腸道。

為什麼不讓吃東西呢?

首先,如果術前不禁止禁食水,患者術前1-2小時還在吃東西,那麼胃內食物不會馬上進入小腸。胃排空時間與進食的種類有關。如果純粹是糖類食物,一般2小時左右排空,蛋白質類食物,大約需3—4小時,而純脂肪類的食物,約需5—6小時.因此,混合食物平均是4—5小時. 胃排空的速度還與進食的量成正比例。如果術前6小時還吃東西,那麼手術時胃內很可能還有大量食物存留。

麻醉時容易出現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道,並且容易吸入肺內造成誤吸,會引發嚴重的後果,危及生命。為什麼麻醉後容易誤吸呢?

麻醉藥物對食管胃括約肌功能的影響,如抗膽鹼能藥物,阿托品、東莨菪鹼等對括約肌有鬆弛作用,嗎啡、哌替啶等麻醉性鎮痛藥則可降低括約肌的壓力。琥珀膽鹼通過肌顫動,使胃內壓增高,食物及胃液容易反流入食道。 另外,麻醉誘導時發生氣道梗阻,在用力吸氣時胸內壓明顯下降,加上頭低位等體位的重力影響,也會導致胃內容返流,再者,麻醉中應用肌松藥後,再面罩加壓給氧時,氣體進入可能胃內,麻醉和手術也能使胃腸道蠕動減弱,胃內存積大量的空氣和胃液,胃腸道張力下降,更容易使胃內容物進入食道和呼吸道。

誤吸的風險?後果很嚴重。導致吸入性肺炎,表現為呼吸困難,呼吸急促,雙肺彌散性哮鳴音和溼羅音。少量的酸性物質吸入肺內引起的嚴重肺損傷。對於氣管內吸入低酸性胃液(pH<2.5)引起的急性吸入性肺水腫,呈現急性哮喘樣發作,明顯發紺,甚至造成死亡者稱為Mendelson綜合徵.。可以導致喉部及氣管痙攣,血壓下降,甚至心臟驟停。如果吸入量大的話,導致急性呼吸衰竭,往往很難搶救成功。

不讓術前吃東西的另一原因:胃腸道手術是嚴格禁食的,一般術前一天禁食,同時行腸道準備,一般就是喝瀉藥,完全清空胃腸道。目的,除了上述的麻醉安全外,還有就是為了手術的安全和後期恢復的順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胃腸道手術,切除部分後還要進行消化道重建,就是胃腸或腸腸的吻合(俗話是重新接在一起),如果沒有清空腸道,剛剛接好的消化道,就會被胃腸內容物汙染,甚至大便的直接汙染,容易引起吻合口癒合不良、不癒合,胃腸內東西進入腹腔,引起腹腔感染、發熱、腹痛,幾乎不可避免的進行二次手術。

當然,一些小的手術,常見的局麻手術,一般是不要求禁食的。

所以,大手術前一定要聽從醫生安排,做到嚴格禁食。偷偷吃東西,最終吃虧的是自己,我認為沒有人會拿生命開玩笑或當兒戲的。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我們的手術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手術前的一天晚上都會有醫護人員說今“今晚過了12點就不要吃東西了,水也不要喝😂”


為什麼要禁食給病人空腹,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一、當全麻病人的意識消失,胃腸道平滑肌鬆弛時,胃腸食物容易反流,麻醉後病人喉頭上方的會咽軟骨松馳,這時候反流物最易進入氣道而引起呼吸道阻塞、肺組織炎症,嚴重可出現窒息甚至死亡!

二、手術需要,大多數胃腸道手術要求胃腸保持空虛,不僅僅是要禁食,還要做清潔腸道等術前準備,避免在手術過程中食物汙染術野,你想想看,如果你早上吃了東西才做手術,一刀切下去,腸道里面的食物都跑出來,這很影響手術的操作,

三、腹部其他非胃腸道手術,由於手術操作刺激腹膜或內臟,也可能導致出現嘔吐;

四、就算是局麻,但是可能病人不能配合手術,要改成全麻,這也是要禁食的。


所以禁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到了手術時間,卻發現患者沒有嚴格執行禁食水要求,通常還是建議推遲手術。除非急診患者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搶救,手術不能推遲的情況下,醫生會給患者靜脈注射抗酸藥、止吐藥、促胃腸動力藥、插胃管等,可以儘量避免術中誤吸、嘔吐等情況發生。

但是,這只是迫不得已的方法,建議每位患者最好還是配合醫生,遵從術前禁食水的原則,這是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