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去補習班,在家學習如何放心

孩子不去補習班,在家學習如何放心

我們都知道這個成語故事,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傲,自以為天下無敵。趙王信以為真,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想起這個故事的原因就是感覺到家長們的教育過程就如故事中的趙王一樣,聽其言,而不觀其行,也就是隻關注了事物的表面,而很少進行本質的分析。例如家長會為了孩子到底要不要上補課班,要上幾個補課班,要上哪個補課班等等問題而焦慮,其實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是做什麼對孩子是有意義的。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到底怎麼去判斷如何選擇呢?

孩子不去補習班,在家學習如何放心

問 題

今天有家長電話諮詢,孩子要期中考試了,孩子想不去上小班課,想在家自己學習, 家長問到底要不要答應孩子的請求。答應了擔心老師會有意見,擔心這次答應下次是不是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到底要不要答應孩子的請求呢?

能否高效學習是關鍵

問題是關鍵不是要不要答應孩子?而是孩子能否高效的學習。無論是外面的輔導課,還是在家裡的自主學習。

那怎麼能確定孩子是否可以高效呢?家長就是不放心孩子自己學習,所以才送出去上課。(出去上課滿足了家長心理需求,花錢買安心)孩子不喜歡上課時必然會出現學習低效,因為五維中的情緒作為首要因素在影響學習。

孩子選擇在家學習至少情緒上是喜歡的,首要因素已經很好了,但是常常是想的挺好,做的不好。怎樣能做好呢?,很多家長怕孩子做不好,選擇的是拒絕在家學習,送出去上課。但並沒有本質性的解決問題。怎麼能把想做好實現為能做好?

孩子不去補習班,在家學習如何放心

如何讓孩子做到高效

第一、關鍵是家長要與孩子詳細討論要做的每一個細節,而且在做之前讓孩子有充分的預期,例如:你準備在家怎麼學?學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要多少時間?這些時間能否再壓縮,這麼做之後你還能做些什麼?做出充分的思考和討論,並且把最後優化的系統記錄下來。當然這個只是行動實施前的準備期,有了周詳的計劃是有可能高效的前提。

第二、家長要充分的意識到做的過程中孩子會打折扣,因為高效學習是要付出心力的,在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身上,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疲勞,家長要在過程中隨時調動積極性,及時表揚。

第三、在心力交瘁時家長要注重引導,多肯定,例如,“今天前面那段做的真的很好,現在一定是累了,緩衝一下,調整一下,我們再做,如果一直像之前那樣做,你的進步會更大。”這時家長切勿貪心。

第四、切忌家長不得說抱怨和不信任的話,例如:我就說你不能學會,我就說不該答應你,我就說你就是三分鐘熱血,我就說你根本不想努力”一旦這類話說多了,孩子對自己的信心就會越來越差,甚至更沒有發自內心的計劃和努力了!當然這些抱怨的家長很可能自己沒有對孩子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出充分的預期。因此在孩子波動時去責怪孩子。

五維教育的目標就是在積極情緒伴隨下不斷的覺察和調整中前行。關鍵是調整而並非是一定選擇某一種方式。無論是去補課還是自己學,關鍵是孩子要高效的學習。沒有高效學習選擇哪一個都沒價值。要想高效學習不是家長逼迫,不是老師講授,是在與孩子學習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優化。

孩子不去補習班,在家學習如何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