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像昨天、今天同时在放映

史蒂芬·金的原作《伴我同行》里写到:“人这辈子,再也不可能交到像十二岁时那样的朋友了”。

意大利作家艾柯这么说过,今天你已无法对另一个人说出“我爱你”这么一句话,你只能说“我要像萨瑟兰让她的小说主人公说出我爱你那样对你说,我爱你。”

如果说这是一个武火熬汤的时代,如果说我们对从前的很多特定的感受给予了否定,西藏却仍然保持着它的粗粝率性。那些你分不清楚是稳健还是笨拙的慢,顺手拈来。好像连一个丈夫对一个妻子的吻都是慢的,好像连两个孩子为了什么打闹起来的动作都是慢的,好像一个母亲在喂奶的时候那奶水的允吸都是慢的。还有那些鼠兔,从洞穴里窜出来和钻进去,隐没和惊现得那么慢,那么慢。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我知道,如果我一开口就说我喜欢拉萨这个地方,喜欢喝它的青稞酒和酥油茶,喜欢用藏红花和灵芝粉做成的护手霜,喜欢有着藏式繁缛的藏人的服装和牛皮袋子,一旦说出口就变得有点可疑。你也会看得真假难辨,更加不会被我的话所深切地感动。

我不能太主动了,去说这些,像是在按脚本走。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但是我的脚本里同时有高原村落里藏人住的那种最简陋的土房子,他们家里的厨房狭小,但非常整洁,忙完农活之后就坐在厨房里喝青稞酒。还有那种羊毛比天上的彩云还多的藏曲里的歌词。还有藏民家里为了藏历新年准备着的奶渣、炸果子、绵羊、藏毯、茶叶、酥油、毛巾、羊毛长袍的家当。还有往年西藏的冬天,就只有牧民驱赶着羊群游走在广袤的高原荒野,独自面对苍茫的大地和严酷的自然,却对随处可见东西都会有一些小小的心动。还有,秋天的时候,如果遇到阴雨连绵,无法下地收割,辛苦一年唯一的收获也没了,并不是只有失望,还有祈祷还有不断给山神、河神、村神、井神进献更多供品。还有所有收成的背后他们为所有生命而唱的祭祀之歌、他们所相信的域拉、所请来的法师主持的神圣的仪式。

当我列举完这些平常存在,你就不会再审问我所描述的故事里的世界的慢与静。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青藏高原上农作物的产量原本不高,加上气候变幻不定,旱灾虫灾、骤雨冰雹随时都会降临,让人束手无策,只能祈求神灵的保护。但这只是一段“历史”。就像事件总是会发展和转折,藏地的农作物有了更多品种,受高海拔影响有机物更多,温室大棚得到人才技术援助而有了现代化的智能。那天我们好奇地顺着一个人给我们指的曲水产业园的方向开去,把车停妥、熄火,想看看没有平原的温暖湿润的高原上,花卉、草莓、火龙果、藏药材究竟长得什么面貌。我们进了很多大棚、好像看到那么多佛系的作物。它们在一种适宜的时机出现在这片高原。在现代的“形式”中,却有精神的交接。

很多人说,西藏的人文只有藏传佛教,只有人们冬日里的“几乎无事”,只有藏民历尽千山万水的朝圣路,只有无语匍匐的一拜又一拜。但是我们看到了那么多植物和动物和人的面貌,看到了冬日暖阳里的轻松和有趣,看到了更丰富的佛教的教义。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西藏,那些慢火熬出来的,不失望和不失落

看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他在西藏组画纪事里写,西藏的牧羊女上街喜欢一个拽一个的袖子,她们都穿着简单缝制的羊皮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