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早期信件都是人工分揀,由於收件局無法對所有地名完全掌握,加上書寫格式五花八門,導致信件無法精準投遞。郵政編碼,說的簡單點,就是為了加快郵件傳遞速度,而把全國劃分成區塊並進行編碼。再由各個局口負責該地區的郵遞業務。

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這一發明創造是由美國先行開始的,美國地廣人稀,如果投遞錯誤會相當消耗時間和精力,於是1963年6月郵電部門為實現郵政現代化採取了這項措施。開始美國民眾還不是很習慣這樣的方式,畢竟把一個很具體的地址變成一個抽象的編號在思維方式上不容易轉換。所以美國郵政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郵票上宣傳使用郵政編碼的政策,信件上也經常蓋一個“歡迎使用郵政編碼”的戳記。

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郵政編碼由阿拉伯數字組成,對應的是每個局口,但由於普通老百姓對郵局名稱並不熟悉,所以實際上對普通人來理解,是按照街道地區劃分的,每個編號都由該地區的分局負責,該局收到信件後再把信件細化到下屬郵局。

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個國家先後實行了郵政編碼制度,並以此作為衡量一個國家通信技術和郵政服務水平的標準之一。各國郵政編碼規則並不統一。而且也經過了很長一段宣傳推廣。


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英國郵政宣傳郵編的機戳

別看這只是簡單的幾個數字,其實這是數字化信息系統的雛形,它和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二維碼和激光條碼實際上是一回事。

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雖然是手工書寫的數字,但最終是為了實現信件分揀自動化的方案實施,因電腦不能識別中文,但能識別數字。為了便於識別,當年郵政還專門對書寫規範進行了宣傳。

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我國的郵編使用比美國晚了20多年,1989年5月5日,我國決定開始正式實施郵編系統,我國採用6位編碼,分別代表了省、市、自治區,郵區,縣、市,和投遞郵局等。由於普及難度比較大,所以郵電部決定在中國所有城鄉分兩步實施郵政編碼:即先從書寫寄件人郵政編碼開始,過渡到既寫寄件人又寫收件人的郵政編碼;郵局先從人工按碼分揀處理郵件,過渡到使用機器分揀處理郵件。

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這也就是為什麼郵編書寫位置固定,而且要寫在紅色框裡的原因。不過比較尷尬的是,即便是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郵編怎麼寫,經常亂寫一個或者寫到省市單位,後邊就用0代替了。好在如今大多數地址已經電子錄入,查詢比以往要容易許多,收件局只要投對省市基本就能準確投遞,所以郵編的作用已經小了很多。

郵件上最早的數字化信息系統——郵政編碼

另外很多郵局要求掛號信書寫收件人的手機號,實際上是一種更精確的定位,只是手機號和地址並不能完全對應,郵局也不完全掌握所有人的信息,所以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