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藍光真的會導致疲勞和睡眠問題?

導讀:從LED顯示屏發出的光,會有損眼睛健康,我們應該怎麼避免呢?我們的眼睛能探測到太陽發出光的光譜,較短的“藍色”光會被地球大氣層中的分子反射,因此天空呈藍色,那為什麼藍光對眼睛有害呢?

厲害了!藍光真的會導致疲勞和睡眠問題?

《柳葉刀精神病學》發表的一項研究調查了91105名中年人的數據,發現那些睡眠模式紊亂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或雙相情感障礙。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丹尼爾·史密斯教授說受影響最嚴重的情況是,有的人半夜醒來會看下手機,這樣會加重睡眠紊亂的情況。睡眠專家建議:睡前一小時關掉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

今年3月,首席醫療官薩莉•戴維斯(Sally Davies)建議在使用會發出藍光的電子設備時要謹慎,一些研究人員對其潛在危害的方面進行了研究。4月,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夜晚接觸藍光的輻射可能會使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明亮的LED屏幕和燈泡發出的藍光比傳統光源如白熾燈要多。但現在往往我們接觸藍光更多了,無處不見的屏幕和燈光,直到睡前才會停止眼睛對藍光的接觸。

厲害了!藍光真的會導致疲勞和睡眠問題?

LED燈製造商轉向製造更亮的LED燈,原因是LED燈的效率更高。英國公共衛生中心輻射、化學和環境危害中心的John O 'Hagan說,傳統的白熾燈泡的產生的95%是熱量,只有5%是光。除了效率更高之外,LED屏幕還具有更薄、更輕、更持久發光的優點,顏色分辨率也令人驚豔。

有研究表明,人們對藍光的擔憂越來越多,抗藍光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包括一些美容療法,據說可以保護皮膚不受手機電腦的藍光影響,以及反藍光鏡片。在實驗室的實驗中,動物的眼睛接觸藍光會損害它們的視網膜,但是沒有證據表明怎樣的接觸情況會傷害人的眼睛。

牛津大學睡眠與生理神經科學研究所(SCNi)的斯圖爾特·佩爾森(Stuart Peirson)說,對藍光的研究始於15年前,當時我們發現眼睛裡有一種光感受器,它能探測光,這不是視覺反應而是生理反應。因此,我們的視覺光感受器,被稱為桿狀體和視錐細胞(用於夜視和視錐細胞,用於明亮的光和顏色視覺),我們也有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用於生理反應,這些細胞對藍光特別敏感。

但我們後來瞭解到的是,那些對光頻率敏感的桿狀體和錐細胞也有助於調節晝夜節律,而感光性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也能起到光的作用。光敏感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並不完全吸收藍光,只是比起紅光它們更能吸收藍光。Peirson說,如果屏蔽了藍光,眼睛仍然能激活晝夜節律系統。

Peirson被一個來自哈佛的同事提出了一個想法,在很多方面,光就像毒品一樣。它可以用於有益的和有害的目的。關鍵是要知道我們什麼時候需要它,怎麼使用。

厲害了!藍光真的會導致疲勞和睡眠問題?

藍光是否是導致我們長時間使用電腦後眼睛疲勞的原因,倫敦城市大學的臨床視覺科學教授約翰·勞倫森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在一項對藍色遮光鏡片的研究中,他發現“對藍色遮光鏡片和標準鏡片的差別很小”。因為鏡片只能阻擋藍光的一小部分,但同時,新術語“數字眼疲勞”原因有很多,比如戴錯眼鏡、眼睛乾澀或者坐在電腦前太久,都會導致眼疲勞。

據資料顯示,藍光對人眼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導致近視、白內障以及黃斑病變的眼睛病理危害和人體節律危害。

藍光危害一:損結構。有害藍光具有極高能量,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萎縮甚至死亡。光敏感細胞的死亡將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這種損壞是不可逆的。藍光還會導致黃斑病變。

藍光危害二:視疲勞。由於藍光的波長短,聚焦點並不是落在視網膜中心位置,而是離視網膜更靠前一點的位置。要想看清楚,眼球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引起視疲勞。

藍光危害第三:睡不好。藍光會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而褪黑色素是影響睡眠的一種重要激素,目前已知的作用是促進睡眠、調節時差。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睡前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會造成睡眠質量不高甚至難以入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