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偏僻乡村的面厂,面制品却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广安市岳池县花板乡翘家桥村,距花板乡政府5公里,是全乡较为偏僻的村之一。

然而,人们很难想到,就在这个偏僻的村庄里,却藏着一家面业公司,其生产的面制品不仅进入了成都红旗、重庆永辉等大型超市,而且还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走进村里,若不仔细打听,你即便走到面厂附近,也不知道面厂在哪里。因为,这个面厂根本就没有挂牌,更没有华丽的工厂外表。

藏在偏僻乡村的面厂,面制品却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面厂的面机。

你可千万别以为它是黑工厂,那可是正二八经注了册的工商企业,年产值还达2000万元呢。它就是广安英一面业有限公司,是英一集团下属众多子公司之一。多年前,英一集团从广安悄然起步,现涉及食品、教育、科技、建筑、金融五大方面,在广安、成都、重庆都有多家子公司,集团年产值达3亿元。

藏在偏僻乡村的面厂,面制品却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面制品生产线。

这样的大集团为何在翘家桥村这个偏僻的乡野开设一家面业公司呢?答案就在英一集团的董事长身上。

藏在偏僻乡村的面厂,面制品却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尹曼殊。

英一集团董事长名叫尹曼殊,今年40岁,是土生土长的翘家村人,之所以在老家办这么一家企业,既是为了不愿住进大都市的父母,也是为了表达一份家乡情结。

面厂的厂房是母亲徐学英多年前所办的私学校舍。2005年起,因校点合并,作为本村退休教师的亲徐学英见村里孩子要走四五公里的山路到乡小就读,便说服丈夫和尹曼殊,支持她在村里办学,通过逐年招生,到2010年时,已有5个教学班,150余名孩子。后来,随着素质教育热潮掀起,村上不通网络,孩子没法学电脑,徐学英只得停办了。

此时,尹曼殊在外的事业也迅猛发展,组建了英一集团,旗下拥有多家公司。但徐学英和丈夫就是不愿离开家乡,喜欢一辈子呆在老家过着宁静的生活。

藏在偏僻乡村的面厂,面制品却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老家的室内布置,这里常有朋友受邀来此游玩。

为了父母,尹曼殊只得利用闲置的简陋校舍,进行了简单改造,成立了英一面业有限公司,就近聘请60来名农民作工人,平时交由大姐负责管理,顺便照顾逐渐年老的父母。

藏在偏僻乡村的面厂,面制品却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老家的夜晚,宁静而舒适。

藏在偏僻乡村的面厂,面制品却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池塘边喝茶,别有一番情趣。

而今,尹曼殊在老家已投入800多万元。但这距他的梦想还有较大距离,“今年,我计划再投资200多万元,新建民宿,扩建塘堰,增设水上娱乐设施。明年,拟计划投资300多万元,再打造一个缩微版的高尔夫球场。”

藏在偏僻乡村的面厂,面制品却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偶尔也可来一来水上娱乐。

“这些投资,眼下是几乎没有回报的,但为了家乡变得更美,也值!”尹曼殊说,他计划再用10年时间,一年将家乡改变一点,相信10年后,家乡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时,翘家村的乡村旅游一定会火爆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