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生男生女的方法只有一個,不過是犯法的

生男生女到底能不能控制?還沒等到科學研究造福大眾,某電商平臺上就有人放話了,生男生女可以控制,只要買了他們的產品——鹼某寶。

這裡要告訴大家一個現代社會消費者都該具備的常識:

如果你的某個困惑正好被某種商品能解決,且你實在廣告中看到這一切的,那就要多留個心眼。

你很有可能是被商家選中的對象,落入營銷的陷阱。比如這款宣稱能控制生男生女的神奇鹼某寶。

可以說,人類對孩子性別的偏執和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一樣長。古代的中國、埃及、希臘,都留下了對後代性別選擇的方式。

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更是出現了各種偽科學來篩選後代性別。

事實上,某電商上的鹼某寶不是人類第一次嘗試控制胎兒性別,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而且,那些民間的種種判別方式統統無效。

酸鹼體質定性別,真的不行

說了這麼多,該輪到這次事件的主角了——鹼某寶。其理論基礎就是酸鹼定男女。在民間,酸鹼理論有著龐大的信徒。

據說,鹼性環境中,決定男生性別的Y染色體更容易生存,這樣,懷上男性的概率也就更大。

但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酸鹼環境中,含有女性染色體的精子和男性染色體的精子的活性無甚差別。

用兔子的精子做實驗,發現酸性環境和鹼性環境,對小兔子的性別沒什麼影響。

更關鍵的是,人本身就不存在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的說法。人為調節PH值會導致酸鹼中毒的問題。

PH值太低,人會出現酸中毒;反之則是鹼中毒。

更荒誕的是,調節酸鹼用的食物,並不是遵循現代科學所定義的酸鹼PH值,而是臆斷。

這就不奇怪,有人為了生兒子吃了太多海帶,導致碘元素攝入過量,造成甲狀腺腫大。

而鹼某寶這樣的產品,可想而知沒有通過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審批。

拋開它能不能起到預期效果不說,就衝沒有審批,來源不明,也不應該服用。

酸兒辣女不靠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靠譜的控制胎兒性別的方法。對胎兒性別下判斷的第一民間鐵律就是酸兒辣女。

不少地方都根據女性吃東西的方式來判定胎兒性別,一旦不符合期望,就要求打胎。但這種做法及其基礎完全是無稽之談。

懷孕後,子宮擴大,對消化系統的臟器進行擠壓,導致孕婦食慾出現偏差。同時,懷孕後人的激素水平也會發生變化。

懷孕女性胎盤會分泌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與平時大不相同的體內激素水平會影響胃酸分泌。胃酸分泌減少,人的食慾就會下降。

換成是你,你在食慾不振的時候,是不是也想吃點刺激性的東西提提神?酸味食物和辣味食物,讓人想到就流口水。

孕婦當然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懷孕之後變得想吃酸味食物和辣味食物非常正常。

但是,靠對食物的酸辣程度進行辨別就完全沒根據。目前沒有研究能明確證明口味偏好和胎兒性別的關係。

換句話說,要是靠酸辣就能判別胎兒性別,國家就不用打擊那些鑑別胎兒性別的非法醫療行為了。直接去家裡看孕婦吃什麼,然後抓就行了。

媽媽皮膚變好就生女兒嗎

民間還有一種判斷胎兒性別的方式是觀察孕婦的皮膚。

理論基礎樸素到可笑:如果孩子是女孩,和媽媽性別相同,會帶來額外的雌激素,讓皮膚變好;如果是男孩,則相反,雄激素讓媽媽的皮膚變差。

這種說法雖然借用了現代醫學的激素理念,但懷孕本身就會增加雌激素,不管孩子是男是女。

所以母嬰論壇中常有懷孕後皮膚變好的媽媽讚美孩子的帖子。

但要知道,胎兒自己分泌的雌性/雄性激素,不是給媽媽用的,而是自產自銷,用於自身的發育。

所以,胎兒體內的激素是影響不到媽媽的,更不會說女胎兒讓媽媽的皮膚變得更好。

但不管性別是男還是女,孕媽體內的雌激素都會大量增加,同時雄激素會略微增加。

而且,胎兒的性腺內分泌主要用於自身性器官發育,對孕媽的激素水平沒有多大影響。

這種技術可以決定生男生女,但違法

上述民間的嘗試當然失敗了。通常意義上,生男生女不能由人決定,哪怕你是總統都不行。

但硬要抬槓的話,在科學研究的海洋中搜尋,還真能找到幫助願望成真的東西——胚胎植入前的性別選擇技術。

在做試管嬰兒的過程中,通過檢查胚胎內的遺傳成分,既可以判定是否有遺傳病,提前規避不幸,又可以根據染色體看出性別來。

對那些期待規定生男生女性別的人來說,這當然是一大福音。但一定要把下面這段話記在心上:

早在2001年,衛生部就頒佈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不得進行性別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