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想了好一會兒。在他還能說話的時候,最後說了些什麼?

眼鏡後的眼睛失焦地望著前方。

他竟然不記得了。

他能想起很多充滿對話的畫面,但想不起自己說的最後一句。

聲音突然消失,在被切除整個下頜骨後,連同進食、喝水、完整面部表情的可能。

有讀者在博客上問:「你懷念那些感覺嗎?」

「也不算太懷念。」他回覆說,「早在意識到之前,我就生活在文字裡了。」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1942-2013

1

羅傑·伊伯特的職業評論生涯始於為《芝加哥太陽報》撰稿,當時他25歲。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他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美國最有影響的評論家;1975年成為第一位獲得普利策獎的影評人。30年後在好萊塢星光大道得到一顆星,同樣也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電影評論家。

羅傑的同事感嘆:「他是我見過寫得最輕鬆的作者,任何一個見過他工作的人都會這麼說,30分鐘就能構思一篇完整的評論。」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羅傑·伊伯特回憶錄《生活本身》,國內出版過中文譯本

2011年,羅傑在病中完成了他的回憶錄《生活本身》(Life Itself)。

導演史蒂夫·詹姆斯開始著手拍攝同名紀錄片。影片獲得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等獎項。

同名紀錄片在豆瓣頁面被翻譯為《人生如戲》,8.1高分

到去世前,羅傑的影評生涯橫跨一半電影史。評論作品數量龐大,在美國和全球經200多家報紙發表,出版了近20本書。其中最為我們熟悉的,應該是他在1994年開始撰寫的《偉大的電影》系列。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2012年,「理想國」出版《偉大的電影》中文版。這僅是第一集,據知這套影評集第二集也會翻譯出版中文版

人生中有30年,他的寫作天賦多少被掩蓋。那檔和吉恩·西斯科爾(Gene Siskel)一起主持的電影評論的電視節目實在太火,在全球有超過300個頻道播放過這檔《西斯科爾和伊伯特》。

羅傑每週花一整天在電視屏幕上和吉恩辯論,給電影打星,頻頻上其它的脫口秀節目,開始主持紅地毯。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羅傑和吉恩·西斯科爾是影評節目好搭檔。他們有時甚至在節目中吵起來,但他們都把對方視為良師益友。這種關係真是難得

羅傑生活在影評開始被嚴肅看待的時代,聲名受益於此。電影寫作和評論在當時被提升為藝術了,甚至擁有一定的「知識分子話語權」。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寶琳·凱爾(Pauline Kael,1919-2001),在1967年到1991年間為《紐約客》撰稿,文風尖銳且固執己見。被視為20世紀下半葉美國最具影響的媒體影評人。羅傑深受寶琳影響,認為她塑造了之後人們觀看電影和閱讀影評的方式。

「所有報紙的發行量,包括雜誌,都無法達到這個節目的受歡迎程度。」節目為羅傑集聚了大部分粉絲,「兩個大拇指」(Two Thumbs Up,意指吉恩和羅傑都推薦)變成觀眾觀看電影的指標,是「好萊塢電影追求的一切」。

2

1991年,影評人Richard Corliss在在《電影評論》刊文,批評「兩個大拇指」效應把一切拆解為簡單的好壞兩極。作者憤怒地說羅傑的節目是「垃圾食品」,使得影評庸俗化,正在毀掉電影評論。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Richard Corlis的批評

隨後羅傑回應:「節目確實不深刻,它想要提供的,正如Corliss所言,僅僅是節目的上映時間和演員,以及我們覺得好不好看。」

影評人、學者喬納森·羅森鮑姆(Jonathan Rosenbaum)回顧當年的爭論。他站在Richard這邊:「如果要嚴肅地討論電影,去假定一部影片人人喜歡或者人人討厭,是對觀眾的侮辱」。

而節目對主流電影的點評,不再僅是評論,而變成了相當於幾百萬美元的廣告,正在消滅其它競爭對手。

這可不是事情的全部。

「我那時候幾乎要死了,日子非常難。」破產、第三次婚姻破裂、沉迷可卡因,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馬丁·斯科塞斯。

斯科塞斯說,「一件事讓我想要讓我活下去,就是有天經紀人來電話,說羅傑和吉恩想要把一個電影節的貢獻獎頒給我。頒獎那個晚上改變了一切。」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領獎當晚的馬丁·斯科塞斯

之後,斯科塞斯拍了關於自我救贖的《憤怒的公牛》。他和羅傑成了朋友,總是談論天主教和原罪。

通過節目和評論,羅傑把許多原可能堙沒無聞的電影帶回觀眾的視野。

多位電影人表示,是羅傑·伊伯特改變了他們的事業和人生,比如埃羅·莫里斯(Errol Morris,《天堂之門》,1978)、拉敏·巴哈尼(Ramin barhrani,《推手推車的男人》,2005),還有更為知名的馬丁·斯科塞斯和沃納·赫爾佐格。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赫爾佐格將電影《在世界盡頭相遇》獻給了羅傑·伊伯特。他說羅傑是電影的戰士,在戰場上負傷,甚至不能說話,卻繼續前行。

從這裡延伸開去,恰好是羅傑·伊伯特最受批評的地方。

他和太多電影人成了朋友,年輕時寫作的那種「殘忍」、「諷刺」不再出現。如何避免友誼影響評論的客觀、犀利和無情?

但最終,表達不同意見的人達成一致:羅傑·伊伯特讓更廣闊的觀眾群認識到電影是一種藝術。

他是真正站在觀眾裡的,始終覺得自己是普通觀眾的一員,激勵每個人說出對電影自己的評價。

這種民主化的風格直接影響了如今狂熱的影迷文化。網絡上每時每刻都在增加的影迷評論,其間的勇氣最先是被羅傑·伊伯特激勵的。

3

我們都是帶著天生限制的個體。電影就像那臺激發溝通和理解的機器,讓你跳出軀殼,去了解不同的希冀、抱負、夢想和恐懼,去認識那些主動分享的人。

2005年,羅傑·伊伯特在好萊塢得到那顆星的時候發表演講,聲線已經起了變化。

他經歷了兩次手術,去除前列腺和唾液腺的癌變組織。唾液腺手術後四周的化療在他的聲音上開了一道口子。他不曾中斷工作。

病房裡的羅傑和妻子準備聽完最後一首歌,出院回家。羅傑的頸動脈突然破裂,鮮血從嘴裡噴出來。止血的手術將大部分下頜骨切除,又切開了氣管,以免他被動脈射出的血嗆死。

這首救回一命的歌是科恩的《我是你的男人》(I’m Your Man)。

據回憶,那個現場像爆炸一樣,血流成湖泊,有15個醫生在場,輪流拿毛巾壓住傷口止血。

這場改變一切的手術後,又進行了多少次手術呢?

沒人願意記得。醫生不斷從他的背部、腿部、手臂切割小小的骨骼和皮膚,試圖移植重塑下顎。羅傑和妻子一度樂觀。他已經開始計劃回到節目。

但所有試圖修補的手術都失敗了。接踵而來的術後感染讓羅傑虛弱不堪。他在一次復健中摔裂了盆骨,直至離世前都在「學習」重新走路。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羅傑在做復健

「殺了我吧!」他在一張紙條上寫。

羅傑拒絕再接受任何手術。他的下巴鬆弛地掛著,穿過張開的嘴,一眼就看見開放的食道和纏繞脖頸的層層紗布。流質食物通過塑膠管注入食道里。

他永遠失去了進食和言語的能力。

4

於是手指代替了舌頭,製造了新的語言。

把手放在心臟的位置,說明這個時刻或者在討論的問題很重要;雙手像鳥嘴一樣打開,表示他想讓人大聲讀出他在便籤紙上寫的文字。

紙筆總是在他的手裡,或者筆記本電腦。電腦裡安裝了語音合成器。他會在大段合成音播放時加入手勢,替代冷冰冰的音調裡無法表達的情緒。

筆和電腦構建了某種出口和安全,在一個主持人和評論家不能說話以後。

要如何保持樂觀?

「你聽過一種臨界狀態嗎?」羅傑說,「當你正在做著擅長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就能進入那種拋掉一切煩惱的臨界之處。」

他將所有的激情放進了博客寫作。除了電影,他寫自己的童年、酗酒歷史、政治立場、或勝或敗的辯論、羅曼史、友誼、一切。「博客變成了我的聲音,我在那裡釋放回憶的洪流,它給我帶來安寧。」

大部分時間,他都在打字。打字的手散發著一種狂熱。他的Twitter有80萬粉絲,生前開始建設自己的個人網站。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羅傑·伊伯特一直是新媒體的勇敢探索者,他很早就開通了個人影評網站/個人博客,這個網站(www.rogerebert.com)一直運營至今,從未停歇

他靠寫作活著。太多東西崩塌了。只有在文字裡,羅傑·伊伯特還是從前那個羅傑·伊伯特。

5

吉恩·西斯科爾因患腦瘤,在1999年過世。除了家人,吉恩沒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患病的消息,即便頭疼到難以掩飾。

去世前一週,他仍堅持進行節目主持。「我們四目相對,」羅傑在紀念文章裡說,「有無聲的交流,但吉恩從來沒有跟我討論過他的病情。那是他的權利。」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患病後主持節目的吉恩

羅傑曾經跟迪士尼有過商討,想把吉恩和自己的的故事改編成電影。這個項目最終作罷,因為可能沒有人能理解「其間的恨意是多麼無謂,愛意又是多麼深重」。

在吉恩的葬禮上,羅傑對妻子發誓,絕對不會對那些重要的人隱瞞自己的身體狀況。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Go Gently into That Good Night」

幾年後,拒絕接受任何手術的羅傑,在題為《溫柔地走進良夜》的博文中這樣描述過死:

我相信死亡的那一面沒有什麼值得害怕。我在去路上不遺餘力地體驗了痛苦,死亡也不過如是……在生的時候,我們應該竭盡所能,讓其他人和自己多一點快樂。不快樂是罪惡的開始。不論有多難,我們都應該要試一試。

2013年初,醫生在羅傑的脊柱邊發現腫塊,估測他的生命不超過6個月。

「我覺得自己剩餘的時日就像銀行存款。」羅傑在紀錄片末尾說,「等錢都用完,我就要被拿去抵押了。」

豆瓣8.1,熱愛電影的人都會被他感動

4月4日,羅傑·伊伯特逝世。

回想起來,感謝各位陪我走過這一趟旅程,我們以後在電影裡還會相見。

這是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篇博文。

文_ Yifei、Samadhi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