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禪師論:行住坐臥,但學無心,得個入處,自然會去。

問:如何是世諦?

  師雲:

  說葛藤作什麼?本來清淨,何假言說問答。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每日行住坐臥一切言語,但莫著有為法,出言瞬目,盡同無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學禪道者,皆著一切聲色,何不如我心心同虛空去,如枯木石頭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應。若不如是,他日盡被閻老子栲你在。

  你但離卻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行”,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淨法身,名為阿耨菩提。若不會此意,縱你學得多知、勤修苦行、草衣木食,不識自心盡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屬,如此修行當復何益?

  志公雲,“佛本是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饒你學得三賢四果十地滿心,也只是在凡聖內坐,不見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怎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為你不是如麼人,須要向古人建化門廣學知解。志公雲:“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

  你如今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久久須實得。為你力量小,不能頓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須得個入頭處,自然會去。為汝不能如是,須要將心學禪學道,佛法有什麼交涉?故云,“如來所說,皆為化人”,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決定不實。若有實得,非我宗門下客。且與你本體有什麼交涉。故經雲,“實無少法可得,名阿耨菩提”,若也會得此意,方知佛道俱錯,本來清淨皎皎地,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等相,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世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一切不如心真實。”法身從古至今,如佛祖一般,何處欠少一毫毛。

  既會如是意,大須努力盡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黃檗禪師論:行住坐臥,但學無心,得個入處,自然會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