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B2C一手C2C,神州專車左右互搏玩得轉嗎?

近日,神州專車推出網約車共享平臺“U+開放平臺”,開放司機端允許私家車接入,並高調承諾“永不抽成”。

B2C出行平臺的老大正式進軍C2C出行市場,意味著神州與滴滴在出行市場的全面交火。然而一手B2C一手C2C,左右手互搏的神州專車玩得轉嗎?

一手B2C一手C2C,神州專車左右互搏玩得轉嗎?

B2C玩轉了嗎?

目前國內網約車服務主要分為B2C模式及C2C模式,前者以神州專車為代表,後者則以滴滴為代表。兩種模式的優劣之爭從未間斷,口水戰不斷。

神州專車自成立以來一直主打“專業車輛,專業司機”的B2C模式,其定位是為客戶提供安全、舒適和標準化的高品質專車體驗,目前已經牢牢佔據出行市場的高價值客戶部分。今年7月,神州專車運營主體公司神州優車掛牌新三板,成為全球專車第一股。

上半年,神州優車營收達23.2億元,同比增長624%;日均訂單量逼近40萬單。最引人注目的是,上半年神州專車單均淨收入達44元,同比增長77%;單均成本57元,同比下降45%;單均毛虧損同比收窄81%,接近盈虧平衡點,有望成為首家盈利的網約車公司。

此次,神州專車藉助B2C模式建立起安全專業的品牌優勢、趨近盈利的商業前景,攜“U+開放平臺”大舉進軍C2C模式。

一手B2C一手C2C,神州專車左右互搏玩得轉嗎?

C2C玩得轉嗎?

U+開放平臺的推出並非一時衝動,早在去年6月,神州專車便建好了C2C平臺,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機會正式推出。

7月網約車新政的出臺,給私家車主轉做專車提供了合法化路徑。而滴滴Uber合併消息宣佈後,迫於盈利壓力,通過改變司機端計價方式提高司機端抽成同時大幅降低補貼,使得司機收入直線下降。司機對此怨聲載道,並有大批私家車主開始逃離滴滴平臺。

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合併與否,C2C模式都無法承受專車新政實施後各項成本不斷上漲的壓力,而任何提高價格或降低補貼的舉動,都將造成該平臺業務量的急劇下滑,形成惡性循環。

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透露說,之所以到今天再推,主要是沒必要跟C2C專車在補貼大戰中“死掐”,“通過高補貼堆出來的流量是沒有意義的。現在大家都想賺錢了,這時候我就進來了。”

此次U+開放平臺直接向滴滴Uber、易到等平臺的私家車主拋出“永不抽成”的大殺招。陸正耀直言不諱:C2C的錢我賺不到,誰也別想賺。

業內人士評價,神州專車先將自有車輛構築的B2C模式做實,趁滴滴長期鉅虧、遭受壟斷調查、車主“大逃亡”之機推出U+開放平臺,是以重打輕,利用自己的重運營優勢衝擊對手的固有陣地。同時,神州借B2C大幅領先優勢並持續盈利,並以此為後盾,帶動U+開放平臺贏取更多的流量和用戶,是以重帶輕。

正是基於自身優勢和服務定位,同時針對C2C模式存在的車輛車況不佳、服務低質、安全隱患頻發等硬傷,U+開放平臺制定了高規格的4U標準:U車,車輛為15萬以上B級車型,車齡5年以下;U駕,司機均通過嚴格資格審核,駕齡3年以上,保證無犯罪記錄;U保:科技保障,虛擬電話杜絕騷擾,人臉識別避免人車分離;U管:建立司機評分制度,千名巡視員全國抽檢。

一手B2C一手C2C,神州專車左右互搏玩得轉嗎?

左右互搏為哪般?

一手B2C模式,一手C2C模式,神州將這兩個原來拼死相殺的模式合二為一,為同一個平臺服務,究竟是為了什麼?會不會自己搞成左右手互博?

對此,陸正耀表示,U+開放平臺一方面可以對神州專車的產品進行補充,共享流量、品牌和技術,使其價值最大化,還可以為客戶和司機帶來更多的選擇。反過來,U+開放平臺也將為神州專車平臺帶來更多流量。

業內人士表示,永久零抽成、零管理費這兩點的拋出,實則一石三鳥之計:一來,可不費吹灰之力從高抽成的滴滴等對手陣營招安私家車主;二來,用戶更易打到車,滿意度提升,粘性增強;三來,訂單猛增的同時,放大平臺價值,神州優車將迎來資本市場的重大利好。

不難看出,神州高調進軍C2C市場是有備而來,未來網約車市場將不再是B2C與C2C的模式之爭,而是基於高品質專車的運營與服務之爭。

對於這場出行市場的全面戰爭,陸正耀表現得相當樂觀,他表示:神州專車的線下運營經驗和能力,滴滴學不來。自營車和加盟車的運營管理上一個重一個輕,神州由重到輕易,滴滴由易變重難。商場拼殺,誰能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