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佛門熱鬧,道門冷清?

導讀:這是一篇語言平實的短文,裡面包含了真修實證者的超然靜觀,在宗教爭辯沸沸揚揚的今天,如何平靜看清修行的本質和途徑,作者給了你一些很實在的觀點。自己慢慢品,慢慢悟。佛門熱鬧道門冷清,其中有很深原因。

現值艮八運,正是佛道、氣功昌盛之際,很多高人出山傳法,一時間,學習佛道法門的人也多了起來。佛門興盛,到處都有不少佛門弟子在傳法,密宗也有不少上師進入了大陸傳法。而道家隱了這麼多年,也慢慢開始在民間擇人授學。有不少虔誠的傳統道法、丹道愛好者到處拜師參學,使得佛道法脈傳承可以延續下去,香火不斷。誠為可喜之事。只是,前來拜師學法之人之中,有些人只是憑興趣愛好來學習,有些人是為了想學點治病救人的方法,有的只是想單純的健身防身,還有的是想學點道法,以後當個術士混碗飯吃,還有人是因為喜歡佛道文化,想來學習做研究,只有極少數人是想真正的通過修行來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的。

為何佛門熱鬧,道門冷清?

也許,正因為大家的目的不一樣,所以對修行的理解也就不同,追求也就不一樣了。有不少人對修行的理解還非常的膚淺。我發現,有很多學佛之人,對於佛法也並不太理解,也不想去理解,他們不想成佛,覺得那個目標離自己實在是太遙遠了。當一個目標離自己太遠的時候,人們通常就會對其失去信心。所以大部分人學佛的目的就非常實際,就是希望得到菩薩的保佑,保佑自己在現世生活中的利益,比如為自己,為家人求福求貴求平安,這就足矣。又或者,更深一點的追求,就是為自己和家人多積累一些福報,用佛教術語來說就是“廣種福田,積累資糧”,希望下一世還能繼續投胎做人。能有這種追求的,也不簡單了,至少他已經接受了佛教的“因果輪迴”的理論。相信六道輪迴的存在,相信因果的真實不虛。有這種追求的佛教徒,因為在認識上已經提高了,所以會知道要多行善事多積德少作惡。

期望自己來世可以投得一個好人家裡再繼續享福。再有更深一層的,就想以後可以遠離這個濁世,通過每天唸佛,希冀可以藉助佛陀的願力,死後可以投生在西方極樂淨土當中去享福,傳說西方極樂世界,是要衣得衣,要食得食,遠比人間快樂。正因為淨土是如此美好,也許修淨土宗的人才很多吧!唸佛,往生淨土,是一個不錯的方便法門,只是難以堅持,唸佛要做到一心不亂,也需要長期的修為。不是三兩天就可以做到的。能堅持每天唸佛,這其實已經是進入修行的層次了。當然,還有更高的境界,靠自身的力量成佛,比如禪宗、密宗。不過那都需要多年的苦修了,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大家看看密宗的米勒日巴修得有多苦就知道了。大成就者都是苦修出來的。

佛教之所以影響力大,很大一個因素就是宣揚來世。只要這輩子好好唸佛積福,下一世就可以去淨土,再不濟還可以再投胎為人繼續修行,這種說法迎合了很多人。而道家不怎麼講來世,只講這輩子就要修煉成功。師父告誡我一句話:“只有今生,絕無來世”。他的意思就是說,別想著還有下世可以繼續修行,下一世的你能不能再投人身都很難說了。道家就是要斬斷自己的退路,今生就要發勇猛心精進心去發奮修行。一講到還可以有來世繼續修行,很多人都有了偷懶之心,把修行不當回事。可事實上,今生都把握不住,來世也只是一句空話。

很多人對道家不瞭解,以為就是畫畫符水治治病,看看風水算算命,或者驅個妖邪捉個鬼。其實那隻不過是修行中的一些下乘之法,混口飯吃罷了,算不得真本事。道家高人大部分都隱在民間,深藏不露,不怎麼出來顯擺。即使是傳法,也多是隱秘傳承,不為人所知,不像佛門四處傳教,知者甚眾,信眾也多。大家去看看廟宇和道觀就知道了。廟宇多半是熱鬧的,和尚們忙個不停,而道觀總是冷冷清清的,道士們只管自己清修,對遊客大多是愛理不理。正因為道家長期隱而不顯,所以世人對道家的認識非常膚淺。其實,佛門有成佛之法,道家亦有成仙之道。一顆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道家的元虛奧妙,並不比佛法遜色。只不過佛法雖然傳得廣,影響深遠,但傳的也只是一些普法,一些方便法門罷了,真正的密法也是密而不傳的,尤其是密法,更是萬兩黃金都難換。有幾個人能靠一些方便法門成就的呢?就好像天天唸佛的人很多,有幾個真正往生了?道家的法不廣傳,只尋找有緣之人來傳承法脈。其實,這一點上,佛道都是相同的,還是那句話,法不輕傳。

為何佛門熱鬧,道門冷清?

有很多小孩子來問我,修道是什麼?是不是也分築基期,靈動期,金丹期,元嬰期,分神期、度劫期和大乘期。我對此只能是苦笑和無語。玄幻小說裡面定下來的修行標準,只是作者腦子裡面臆想出來的,怎麼可以和真實的修行相提並論呢?不過,很多東西,幾句話講不清,很多時候,我也只能是無語。

修道是什麼?我覺得簡單的來說,就是修身,修心,也就是常說的“性命雙修”!道家說:“只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只修命,不修性,壽同天地一愚夫”。

師父常說“煉氣為本,修心至上”。道家認為,宇宙萬物,莫不由氣化而成,氣乃道之顯化。人也是一樣,氣聚成人,氣散成鬼。所以煉氣可以修身,保養肉身。人的修行離不開這個肉身,正所謂“人身難得”,又云“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一旦失去這個肉身,修行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我們也不能想象一個病懨懨的人怎麼去修行。可修行到了最後,修來修去,仍然是修的一顆心。心性不定,不穩,不靜、不誠,道也難修成。正如佛家所說,一顆心“貪嗔痴慢疑”都佔齊了,還修什麼佛,成什麼道呢?

其實,修佛也好,修道也好,都是一樣的,最終都是殊途同歸。我們不要用宗教的觀念來看待修行,不要起分別心,因為修行不分宗教。但修行者個人要分別,修道和修佛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比如《悟真篇》的作者張紫陽真人就是修道的,但他羽化後也燒出不少舍利子來,不是修佛才有舍利,這是個殊途同歸的可能。而民間很多傳法者聲稱自己佛道雙修,這是很值得思考的。

之所以道家的修行不為人所知,除了道家本身喜歡隱匿,我想還有個原因就是道家的傳法方式的問題。道家很少去迎合世人,這是很關鍵的一點。大家看老子的《道德經》開篇第一句話就講:道可道非常道。又把世人分為上中下三種根器的人,並說:上士聞道,勤而習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為何佛門熱鬧,道門冷清?

道家是很孤高的,傳法也只傳上士,或者中士也行,所以造成了道家的法脈傳承流傳不廣。越是高層次的法脈,越是傳人稀少。而且道家對收徒極為苛刻,收徒三年,還要看徒三年,不輕易傳法。大家知道呂洞賓如此大根器之人,他的師父鍾離權尚且都對他進行了十次考驗後,方傳他大法。大家再去看看《大道行》這本書,龍門派的王力平又是被他的師父考驗了多少次,吃了多少苦,方傳他道法。一旦真正確定師徒關係,那感情就如同父子一般。

今天有人在網上找我,問及學道之事,說他的誠心有十分,可說實話,我實在看不出他有這份誠心。他就不高興了,說我不相信他。我很無語,我只不過和他打字聊了幾句話,對他的情況幾乎都不怎麼了解,和他也無交情,就要我相信他,這是不是太強人所難了呢?他又說:你們不是有道法嗎?可以感應一下,查一下不就知道了嗎?我對他這種論調感到非常的好笑。有些事用不著動不動就去感應去查吧,難道每來一個人拜師,就要用功能去查他?那還不累死了,本來神通這個東西就要少用,要會而不用。他又不是我們看中的人,有必要去查嗎?何況,做師父的又不是傻子,難道一個人有沒有誠意都看不出來?有時候自己的言行舉止都一一說明了自己到底有沒有誠意,難道誠意就是憑自己嘴上說的?而且還要強迫別人相信自己是有誠意的。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照他這樣說,王力平先生的那三個師父道法通神,隨便感應一下某個人的心性,覺得好就把法傳給他算了。幹嗎還要千里迢迢到處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傳人,幹嗎不乾脆點,直接把法傳他算了,幹嗎還要去磨礪他,考驗他。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其實,師父對自己越喜歡的徒弟,就越是會去考驗他,磨礪他,而不是去感應他。

道家不怎麼喜歡整天講普渡眾生,對於那些“聞聽到道法就大笑的下士”,道家是不會去度的,道家是很務實的,不喜歡講道理,大家看《道德經》,也就五千字。言簡意賅。要不是當年尹喜先生死命的拖著老子,求他留本書來傳世,估計我們連這本道家經典都看不到。道家就是這樣,不喜歡花裡胡哨,看不上的人,永遠不會去過多的理睬,不會因為你不相信,就要講得你相信。道家只喜歡上士,喜歡有靈性的人。因此道家總是給人一種高高在上,消極避世的感覺。也許正因為這個態度,所以道家在世間的影響力遠遠沒有佛家大。佛教東進,在中國乃至在全世界都是積極入世,打的就是普度眾生的牌,無論上士,中士,還是下士,只要你肯加入,就來度你,這和基督教的宣傳手段差不多,耶穌大聲疾呼:“你們都是有罪的,我是來拯救你們的,信我者上天堂。”所以基督教在西方大行其道。不得不承認,這個牌打得很好,一個說普度,一個說拯救,都迎合了世人的心理需要和精神追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相比之下,道家顯得默默無聞,曲高和寡。所以現在世人知道西方三聖的多,知道三清尊神的少。我常去寺廟裡面,寺廟裡面有專門給居士或一般俗人講佛的地方,我去長沙某寺廟,就常常看見一個年輕尼姑在臺上講課,下面幾十個居士在聽課。佛教就喜歡講課,道觀通常沒有這樣的講壇,道家不喜歡講。有緣之人自然會來結緣,無緣之人也不用理會。這就是道家的想法。

其實,佛教雖然說普度眾生,可也常說另外一句話:“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否定普度。事實上普渡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對於無緣之人,你再怎麼發心去度也是枉然,他都不理你,不信你,不來和你相應,怎麼去度他?一棵草連根都沒有生根在地上,即使天降雨露又有什麼用?求法也是這樣,必須有人發心發願努力來求,才有希望得度,並非什麼人都可以度。

這個道理,佛道都明白。但佛教還是要打這個招牌,因為只有積極入世,才能擴大影響。大家現在看看寺廟的方丈有出門坐寶馬的。有誰見過道家的師父這樣顯擺的?尤其是民間的師父,出門可能頂多也就帶一把雨傘,後面帶一兩個徒弟而已。

為何佛門熱鬧,道門冷清?

現在民間散落的道家法脈也慢慢開始流傳出來了。雖然還談不上普度,但畢竟開始慢慢現世了。比如兩廣傳的“六壬仙教”,民間還有一些茅山道法也有在傳承。不過,同樣的道理,凡是普傳的法,層次永遠不會太高。沽名釣譽者有之,以法斂財者有之,學法想要超凡入聖,那是不大可能的事。這其實和佛教一樣,教大眾念念經,磕磕頭,每天念念佛,吃吃齋,告訴他們這有助於為自己積累福報,也可以為家人積福,保平安,大多數人是願意來學的。他們也不願意再深入學下去了,就這樣已經很好了。沒有幾個人修道的目的是為了超脫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真正的成佛成仙。所以,對大眾,永遠不可能去傳他們更深湛精深的法門,他們也不願意去修,畢竟要付出的代價太大。真正的密法,永遠只有極少數人願意去修習。

其實,修行不分佛道,關鍵是要有緣得其法,密法和普法的區別,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這個要自己真正修了才知道。我在這裡也不好具體的說,說了會得罪人。只是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得了真傳的人唸咒,和那些沒得真傳的人唸咒,即使是念的同一個咒,那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點,只有自己去體會了。

所以,既然想修行,那麼最最重要的,就是去求得真法。修行的四大條件“法財侶地”之中,“法”是排在第一位的。不得其法,後面的一切功夫都是白費力氣。只有得了真法,才好真正下手修煉。

說了這麼多,在這裡,也只能談談自己一點膚淺的認識,但願我這篇文章,能對傳統道家文化感興趣的朋友起一點參考作用,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