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职业发展“768”工作机制解读

人才职业发展“768”工作机制解读

人才职业发展“768”工作机制解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司法体制改革确定了法官精英化的改革目标,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待和要求也日益增长,这都在呼唤着更多的司法人才。

人才职业发展“768”工作机制解读

“768”工作机制旨在通过科学规划人才职业发展,打破制约我院人才发展的壁垒,建立一支具备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能够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队伍,推进我院各项工作向高水平高质量迈进,并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资源、营造氛围在全院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768”工作机制包括一个框架文件和八个配套文件。

“7”是指建立七项保障机制

一是全面深化审判团队建设。二是规划员额法官成长路径。三是建立法官助理岗位交流和分级培养机制。四是建立三级人才库的人才梯次储备制度。五是建立与司法改革后审判格局调整配套、有序的人员岗位流转机制。六是打通审执部门与职能部门人员的双向流通渠道。七是建立立体多元的菜单式培训机制。

“6”是指开展六项专项活动

一是在员额法官中开展“五个一”专项活动。二是在审执团队中开展“标杆团队”争创活动。三是设立半自治型的案件质量评查委员会。四是开展从业务领军人中评选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的活动。五是开展从法官“五个一”优秀成果中推荐参加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百佳奖的活动。六是组织我院法官和法官助理参加全国及北京市学术论文讨论会。

“8”是指提供八项政策支持

一是完成法官职级套改,落实法官等级按期晋升与择优选升制度。二是与党政机关积极协调,促进法官转任司法行政人员、党政机关人员。三是优先推荐进入三级人才库的法官、法官助理参加上级法院遴选。四是积极构建与上级法院或其他法院的短期岗位交流机制。五是深化与法学院校的共建合作,鼓励法官参加学术和教学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六是帮助法官、法官助理提升媒介素养,实现与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七是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为各项人才发展工作提供支撑。八是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大力宣传表彰突出人、突出集体。

人才职业发展“768”工作机制解读

Key words:

“三级人才库”

建立“三级人才库”,培育具有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专家型法官。即根据工作成绩,行业影响、创新能力、发展潜力选拔丰法“业务领军人”、“业务带头人”、“业务骨干”三个层级的人才,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培养方案,给予不同层次、水平和领域的倾斜性支持。

“人员岗位流转机制”

每年确保立审执部门之间以及审判格局前后端之间一定比例人员的岗位交流。此外,打通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人员的流通渠道。以综、深、精、展、尖为培养目标,让初任员额法官在速裁庭、执行局、人民法庭、传统民商事审判庭、专业审判庭等庭室间流转并实现成长。

“菜单式培训体系”

改变过去行政化、单一化的培训模式,明确法官自我学习为基础,院、庭、团队动态分级培训为路径,开放共享资源为支撑的分层分类、立体多元的菜单式培训体系,支持开展爱好型和互动性培训,充分满足干警个性化的培训需求,从而更好调动干警的参训热情,提高参训获得感。

“五个一”专项活动

员额法官每年度完成一篇优秀裁判文书、一篇精品案例、一篇优秀论文、一次精品庭审、一篇精品调研报告。

“强化团队建设助力孵化人才”

通过突出“自我管理”,培养团队负责人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管理意识,使其快速成为中层干部储备人选;通过突出“以老带新”,培养团队骨干的团队管理能力;通过突出“人尽其才”,储备员额法官的后续力量;通过突出“工匠精神”,培育团队秘书的综合行政管理能力。

人才职业发展“768”工作机制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