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泉州分手了,有什麼理由留下我

去年年中,同事給我分享了一條新聞:

2017年二季度,杭州遠超北上廣深,成為年輕人首選的城市。

當時我還和她開玩笑,說“你發現沒,可以跳的城市不止是北上廣了”。

我和泉州分手了,有什麼理由留下我

今年春節一結束,我這位可愛的同事就給了我一個告別。

“嘿,我拿到了去杭州×××的offer”。

“可你從來沒說過要離開這裡啊。”

“嗯.. 其實想離開很久了,只是需要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

在剛過去的金三銀四,我聽到了許多類似的茶水間八卦。

“那個誰誰誰,聽說去深圳的XX公司了!”

“行政部的那個妹子,好像聽說是回家結婚去了!”

“小林好好的穩定工作不要,非要去外地做什麼創業公司。”

開年後,就是跳槽高峰。因為跳槽而引起的這場城市人口流動,可以稱之為跳潮。

這些年,不僅是在北上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似乎也在慢慢逃離泉州,這就是我最深切的感受。

我和泉州分手了,有什麼理由留下我

參與到這波跳潮的人改變的不僅是工作,也是重新選擇了另一種生活。

今天我聯繫了幾位跳潮er,想聽聽他們的故事。

他們去了哪裡?為什麼離開這座熟悉的城市?

是什麼契機,讓他們告別安穩,參與到這股跳潮中,去擁抱不確定?


我和泉州分手了,有什麼理由留下我

泉州的年輕人都去哪兒了

@緣分

24歲,女,文員,泉州人

有一種孤獨,叫好朋友們都結婚了。

想做一名跳潮er,是在去年春節的時候。

我大學在上海唸的,畢業後父母安排我回泉州工作。

天天都是三點一線,工作忙起來後,朋友圈也越來越窄。

初一到初三被各種親戚轟炸介紹相親對象。我說不想將就,還有理想。一說出口,就受到了各方反駁。

“你表妹二胎都生了”

“女孩子回來就是圖個安穩,找個好人家”

“不要太理想化,不要太挑剔,差不多就得了”。

其實我也不挑剔,就是覺得身邊好像沒有能聊得來的年輕人,也不知道去哪找新的朋友。孤獨,就是這種感覺。

我喜歡收集可樂瓶,可發現這個城市八百萬人口,好像沒有另一個人好我這口。喜歡看展,可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想去旅遊,已經當媽的閨蜜們甩不開兒子的手。

我沒想跟我優秀的閨蜜一樣,一畢業18萬年薪忙得忘記逛街的感覺,但我也不想跟我的鄰居一樣,到點下班回家做飯,看孩子看老公看電視。如果有一些好玩的活動,好玩的組織,我還是願意去看看有沒有新的朋友的。


再過十年,泉州還有年輕人嗎

@飛呀飛

26歲,男,律師,華大畢業

在泉州待了3年,我還是決定離開。

跳潮er?你們這個詞挺有趣的。(笑)

那我也算,跳出泉州,奔向了上海。因為我害怕那種過分安逸的生活會侵蝕自己上進的慾望,人嘛,本性都是懶的,我也不例外。我覺得,過分安逸是一種慢性毒藥。

我是一名律師,這個行業往上走靠的是經驗和案例。我在泉州讀書,這麼多年已經喜歡上了這裡,也積攢了一些人脈,但工作3年後,我開始糾結要不要離開。

我和泉州分手了,有什麼理由留下我

起因是我去上海出差,見了之前的老同學,他在上海也是做律師。我們白天的工作沒有區別,跟著案子走,要麼一天在外面跑,要麼一天在辦公室,不同的是晚上。

他每天晚上不是加班就是學習,因為身邊優秀的人太多了,節奏太快了,一方面害怕被落下,一方面大環境帶著你跑。但我在泉州,壓力沒那麼大,晚上偷懶看看娛樂節目,打打遊戲,和朋友喝喝酒,案子照來,錢也照賺。

一天的差距沒感覺的,但一年積累下來。那次我們聊個案子,我發現,我們視野、格局、專業上的差距已經不是一點點了。

如果你不是鋼鐵般的意志,環境對你的塑造和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離開舒適的泉州,去了上海是因為我想逼自己一把,離開舒適圈,因為我還年輕,我對自己還有要求。

說個題外話,咳咳,這個世界變化很快的,特別是有了互聯網。年輕人都不上進的話,都會被淘汰。但是,如果都像我一樣離開了這裡,再過十年,泉州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和泉州分手了,有什麼理由留下我


住進自己房子的那一刻,

感覺皺巴巴的人生一下子舒展了

@瑪森

90年,泉籍北漂,廣告人

曾一年被北京的房東趕了3次。

跳潮er?我這種泉州長大跳出去又跳回來的人算嗎?

(我)“算,說說你為什麼回來吧。”

我回來泉州最大的原因是:買得起房。特別土味,對吧。但舒服啊。

我去北京4年了,跟男朋友租一個臥室,合租的人有 3 家。剛開始,覺得辛苦打拼很興奮。舍友五湖四海忒給勁,可時間長了,住在侷促的房間裡,忍受半夜隔壁傳來奇怪的聲響,“呼吸都被抽乾般侷促”。

漂泊久了,總會累。抬頭看看北京的房價,心更累。感覺要供完這套房子,按照我的年薪,先努力奮鬥50年,再向天再借500年,這中間還得不吃不喝不生孩。身邊有人選了更辛苦的方案:在天津或河北買房,在北京租房,週末回一次家,我折騰不起。

春節回家那會,陪朋友看房子。一年沒回來,路寬了,橋多了,城市新得我都不認識了。歌劇院也有了,圖書館也有了,動車也方便,去哪都行。主流片區也就1-2萬,首付一算,月供一算,可以啊。北京一個首付能在泉州買房,還是全款。我原來因為買房而不敢想的事情,又可以做了。比如旅遊,比如去讀書,比如生孩子。

一線城市的房價讓你有種夠不著的感覺。在泉州你會發現,不用靠父母,你使勁踮一踮腳,可以夠到的。

買房這事,對於我們女生來說,也不是說買房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有一套房,跟老公吵架離家出走的時候也有地方去,這種安全感,拿什麼都不換。安全感有了,日子不就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的事兒嗎~

我和泉州分手了,有什麼理由留下我

聽完上述故事,是不是有點喪。

直到下面這位叫木凡的朋友,突然彈出了對話框。

其實就是這樣。當有人想從這裡出發去遠方時,也有人遠遊來到這裡。他們風塵僕僕,對這座城市充滿期待。

865萬泉州人,就你好這口,你就贏了

@木凡

86年,男,互聯網從業者,安徽

有句話很有意思,我常聽人說:“在泉州做這行,沒前途的。”可是,後來我發現,正好相反。

任何專業的人來泉州,都可以和它擦出火花。你看花巷也報道過的武漢人韓唯東,是學金融的;廣告出身的北京人青馬,就特別喜歡這裡,為這座城市做很多事情。說白了,這裡就是10年前我在廈門大學時候的廈門。

很萌芽的狀態,鼓浪嶼島上開始遍地開奶茶店、民宿,做個明信片都能掙錢。當然我自己不是做文旅的,對這個不感興趣。我是做數據分析的,喜歡對比城市,所以我能感受到現在圍繞古城形成的旅遊熱。

我也喜歡歷史,所以就跟青馬、韓唯東遇到泉州一樣,像偶然翻到的歷史倒帶片,有點欣喜若狂。越是深入越是喜歡這裡。閩南建築、宗教傳統、戲曲音樂、傳統手工藝、小吃……像一本讀不完的書。

我是真心希望,有更多不同行業的人聚集過來。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就不可估量了。

我和泉州分手了,有什麼理由留下我

你是否也想過,成為一名跳潮er。

上面的故事裡有你嗎?

有沒有讓你想起身邊的某個TA,如果你的身邊也有糾結於要不要參與跳潮的朋友,轉給TA,然後把你們的心情和想法,留言告訴大家。

你的糾結、焦慮、孤獨,也許會因彼此的故事被傾聽,被解答。

讓我們一起做個小調查,看看答案在哪裡——

1.你是跳潮er嗎(以離開這座 (單選)
0
0%
已經離開
0
0%
正準備離開
0
0%
糾結很久,不知道去哪兒
0
0%
打死都不離開泉州

你的性別(單選) (單選)
0
0%
0
0%

你的年齡(單選) (單選)
0
0%
19~24歲
0
0%
25~29歲
0
0%
30~34歲
0
0%
35~39歲
0
0%
40~44歲
0
0%
44歲以上
0
0%
我未成年哦

你的職業(單選) (單選)
0
0%
金融
0
0%
IT(互聯網)
0
0%
媒體
0
0%
學校
0
0%
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
0
0%
私企
0
0%
旅遊(餐飲、住宿)
0
0%
房產
0
0%
文藝工作者
0
0%
自由職業者
0
0%
自由創業者
0
0%
其他

你離開泉州的最重要3個理由? (多選)
0
0%
環境:城建不夠都市,居住不適
0
0%
職業:平臺少,工資低
0
0%
文化:社群少,玩不起來
0
0%
氣質:過於安逸,不夠進取
0
0%
外因:外面的誘惑大
0
0%
外因:被同齡人逼得
0
0%
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