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購LG南京工廠並深度合作,掌握了中國最好的電池製造技術?

吉利收購LG南京工廠並深度合作,掌握了中國最好的電池製造技術?

衡遠內部曾有人稱“這條生產線有2000多個專利,中國最牛的電池製造技術現在是吉利衡遠!”

5月17日,《華爾街日報》報道“沃爾沃在中國製造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上將使用高端的韓國電池技術,與直接採購不同,這些LG化學的動力電池產自浙江衡遠。”

這也解釋了沃爾沃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3月在日內瓦車展上說的“我們的解決方案是與吉利合作,並根據沃爾沃相關電池的要求,提供中國本土生產的電池產品。”

《汽車商業評論》向吉利集團負責海外兼併合作業務的副總裁餘寧求證時被婉拒。僅承認曾負責過LG,沃爾沃和領克等國際公司業務,拒絕透露更多信息。

但《汽車商業評論》已經能從之前掌握的一些信息和大量公開報道基本還原事件始末。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件大事。沃爾沃是第一家沒有切換電池設計方案而解決電池國產問題的汽車廠商。

2016年5月1日起,中國政策要求獲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必須採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目錄的電池企業作為供應商,由於LG、三星等韓系電池未能上目錄,導致採用韓系電池的新能源產品需要切換供應商。

沃爾沃、上汽、通用、大眾等企業均採用韓系電池,政策變化讓其他企業都選擇了切換供應商,加上開發、驗證工作,不少車企的新能源產品開發週期被延長。上汽集團相關人員曾經提出,“至少一年時間才能把現有的電池換掉。如果加上產品的升級換代,需要兩年過渡期。”

吉利收購LG南京工廠並深度合作,掌握了中國最好的電池製造技術?

受影響更大的是三星SDI、SK、LG等在中國建廠的韓國電池企業,先後減產甚至關停。

《汽車商業評論》從不同渠道獲知,吉利隨後開啟了與LG化學的談判,2017年4月上海車展時雙方完成簽約,吉利全資收購了LG南京工廠所有生產設備和製造技術知識產權的使用權,雙方還確立了後續合作,LG將幫助吉利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含沃爾沃)繼續升級電池技術。

吉利收購LG南京工廠並深度合作,掌握了中國最好的電池製造技術?

2017年中,吉利把該工廠的生產設備拆遷至浙江金華的衡遠電池基地(衡遠是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專注車用動力電池的企業)。最多時超過百名LG工程師幫助衡遠調試生產線,以達到LG的品質標準。2017年底完成調試進入量產階段。

該工廠產能1GWh,可以供應8萬輛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需求。衡遠內部曾有人稱“這條生產線有2000多個專利,中國最牛的電池製造技術現在是吉利衡遠!”

車用動力電池分為電芯、模組、PACK,據稱此次合作吉利拿到了從電芯到PACK的全部技術使用權,收購價格非常公平。

吉利收購LG南京工廠並深度合作,掌握了中國最好的電池製造技術?

行業專業人士分析,因為南京工廠無法按計劃生產,設備一天天折舊,還要花費人員、維護保養成本,而沃爾沃是LG的大客戶(歐洲的最大客戶),現在還增加了領克和倫敦出租車客戶,賣給吉利是快刀斬亂麻解決了南京工廠空置問題,挽救甚至擴大了在中國市場的訂單,留住了一個全球大客戶,全盤算下來並不吃虧。

沃爾沃的受益更為明顯,“國產電池”政策出臺後其他採用外國電池的車企都經歷了2年的中斷和供應商切換,沃爾沃受影響的時間要短得多。

吉利收購LG南京工廠並深度合作,掌握了中國最好的電池製造技術?

另外,我們觀察到領克和沃爾沃共享CMA平臺,將LG電池工廠設備和技術收購到自己旗下還保證了領克新能源車型的電池供貨,以及讓領克與沃爾沃保持了相同水準的零部件供應商。

對沃爾沃、領克這些立足全球市場的品牌而言,在國內外採用同一電池供應商的產品顯然是重要的品質保證和最經濟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