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打鐵需要自身硬,正因為傳祺有能力走向全球,所以在競爭已經國際化的中國市場,它才有如此作為。

最近,豐田汽車宣佈,未來豐田會使用廣汽集團(GAC)的標誌而並非自己的豐田標誌在中國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廣汽ix4,這臺由廣汽集團研發、廣汽豐田製造的首款量產EV車型,是基於廣汽傳祺GS4打造的電動版本緊湊型SUV,有望在第三季度導入廣汽豐田渠道銷售。

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無獨有偶,豐田並不是第一個看中廣汽的公司。在它之前,三菱就已經通過合資企業廣汽三菱,生產和銷售廣汽旗下車型PHEV車--祺智,並在市場上有不俗的表現。

也正是得益於祺智的成功示範,三菱與廣汽正在深化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北京車展期間,廣汽三菱旗下另一款新能源概念車E-more已經亮相,該車基於廣汽集團技術研發,是廣汽三菱首款純電動SUV。

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自1980年代中國汽車合資以來,幾乎都是合資公司生產和銷售合資外方的產品。原因當然也很簡單,中方沒有能力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

但ix4在廣汽豐田的生產,卻標誌著合資企業中方導入技術、車型的形式,將被再次“上演”。也折射出中方話語權和主動權的提升。

廣汽的這兩款車就是很好的樣本,它是怎麼做到的?到底是什麼吸引了豐田,三菱這樣的企業紛紛想要和廣汽合作?

生命線

對於任何一家企業,產品品質是核心,對於自主品牌來說,那就是生命線,想要續命就得有高品質的產品。

與其他大多數的自主品牌都以低質低價產品起家,忍受痛苦與折磨向上攀爬不同,廣汽傳祺第一款產品--傳祺GA5就是定位中高端,也就是說傳祺一開始就是以高標準高姿態進入,並利用先天的優勢去規避這些自主品牌以往發展中的缺陷,堅持正向研發,堅持智能製造,堅持品質管理。

比如這樣一件小事,在傳祺GS4車輛線束問題上,黃梅珊與供應商就產品生產工序問題需要優化改善持強烈態度,雙方現場爭論一天,最後黃梅珊提出的論據和解決方案讓供應商心服口服,不僅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同時也讓供應商們對傳祺在零部件上的品控如履薄冰。

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比如,傳祺GS4在量產之前跑了將近500萬公里的路,做600多項的試驗,模擬各種極端的用車環境,其搭載的變速箱經過累計超1000萬公里的耐久試驗,以確保換擋迅速、平順、節能以及最重要的穩定性。

質量的管控首先就要從主機廠內部開始,從上而下開始,從領導重視質量開始。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就曾多次表示對於產品質量非常重視,將產品質量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

廣汽傳祺歷屆領導始終將質量作為非常重要的考核標準。這也是廣汽傳祺為什麼這五年產品質量提升這麼快一個重要的原因,和經營理念是有非常大的關係。

高品質的背後是強大的技術團隊和研發人才支持。

早期廣汽乘用車的核心團隊成員幾乎全部來自於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公司,並將合資公司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方式移植給了廣汽乘用車。可以說,廣汽傳祺是在起跑線上就贏了,它也由此創造了從中高端切入市場的發展模式。

事實上,廣汽傳祺很多高管的履歷裡都有在合資品牌擔任與質量、技術相關的重要崗位。而廣汽傳祺也通過人才的國際化戰略,通過機制創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現任廣汽傳祺首席質量官浦上嘉文擁有超過35年工作經驗,他曾長期擔任合資企業質量總負責,專注於未來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僅廣汽研究院現有研發人員近千人,此外,還擁有一支來自日本、歐美的核心技術專家團隊,他們有著平均15年以上行業經驗。正是這種精準高效的質量管理、創新與人才吸收,確保了傳祺產品質量的高度穩定和領先水平。

廣汽的採購方式

在供應鏈管理上,傳祺構建的“廣汽採購方式”很有名氣,其“六大體系”對供應商來說簡直是嚴苛律例。1、“資格認證體系”利用三方“會審”從源頭把控供應品質;

2、“配套選擇體系”利用公開公平的競爭方式嚴格甄選;

3、“考核評價體系”對質量稍次零部件一票否決;

4、“培育改善體系”通過相互學習借鑑實現供應商自我提升;

5、“價值工程體系”引導供應商在設計階段就介入,開發符合質量與成本要求的產品;

6、“戰略合作體系”打造核心供應鏈體系,在產品研發前期便將供應商與研發設計團隊融為一體,為主機廠提供更科技、更前瞻的技術,保障產品從開發階段就處於技術領先地位。僅在供應商環節,廣汽傳祺的質量控制體系就已經遴選出高標準、國際頂級供應商。

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比如,大7座SUV傳祺GS8使用了愛信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換擋、操控、節油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最近,廣汽與愛信合資簽約落地,雙方在自動變速器及其相關零部件的製造、銷售、售後服務及其相關技術的諮詢等方面開展合資合作,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品牌溢價能力。

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廣汽集團執委會副主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鬱俊與愛信AW株式會社社長尾崎和久在出席嘉賓的共同見證下進行簽約

眾所周知,愛信對客戶資質要求很高,其配套的車企大多為國際知名品牌,而廣汽傳祺成為其客戶並與之合資,除了廣汽傳祺龐大的市場份額,主要還是愛信看重了傳祺的品質把控以及產品口碑,畢竟,誰都不會讓自己的口碑被人搞砸。

目前,傳祺已經擁有18家全球頂尖的戰略核心供應商夥伴,領域涵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電子、鈑金、內外飾等各個整車關鍵部件,這些國際頂級的供應商為傳祺高品質汽車做了產品和技術保障。

▲廣汽集團執委會副主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鬱俊與採埃孚集團天合亞太有限公司副總裁 Peter Lakie現場簽約

在與傳統供應商合作外,廣汽還積極與互聯網、IT等企業合作。與科大訊飛合作,傳祺旗下車型智能化部分的語音識別系統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市場反饋甚至優於國外供應商。

而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推出自己的“AI in Car” ,則極大程度的提升了中央娛樂系統方面的整體水平,給更多用戶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和樂趣。

新車質量五連冠

因為傳祺的高品質追求,近年來獲得諸多殊榮,例如中國汽車產業年度貢獻獎——軒轅獎,例如廣東省政府質量獎。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連續五年獲得J.D.Power新車質量中國品牌榜首。

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J.D. Power 中國區資深研究總監謝娟表示,廣汽傳祺是目前J.D. Power三個層次的汽車質量評估體系中都能保持優於行業平均的唯一一家中國自主品牌。並且,傳祺GS4每百輛車問題數今年上半年比2017年又進一步減少17%。整個傳祺品牌每百輛車問題數(PP100)2013-2017年均為自主品牌PP100最小,同時相對於部分合資品牌,傳祺品牌表現更為出色。廣汽傳祺旗下明星車型傳祺GS4連續兩年位列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報告緊湊型SUV細分市場中國品牌榜首。

不僅如此,這款車更榮獲“2015最佳中國量產車”、“2016年度品牌SUV”、“2017年緊湊型SUV綜合性能金獎”及“C-ECAP金牌評價”等等。

走向全球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底氣,廣汽傳祺準備進軍美國。它在3月底參加了全美經銷商大會,並在推介會上與超過150家美國及加拿大經銷商建立了聯繫。

豐田和三菱為什麼都看上了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美國市場是一般車廠望而生畏的地方,已經有很多慘痛教訓,而傳祺敢於進入就意味著它已經準備好了。

我們看到,傳祺GS4符合北美SUV車頂抗壓標準的強化車身,也說明了傳祺一開始就以國際標準和水平打造每一款產品的初心。

目前,傳祺已在硅谷、洛杉磯分別設立了兩個研究分部,硅谷方面負責前瞻技術,洛杉磯方面負責造型和內飾,接下來會在底特律設立研究分院,未來還會在歐洲設立研究分院,研發部分會率先全球化。

在北美之外,廣汽俄羅斯子公司設立已經兩年。今年的莫斯科車展和巴黎車展,傳祺也將參加,其國際化步伐也是令人感嘆。

打鐵需要自身硬,正因為傳祺有能力走向全球,所以在競爭已經國際化的中國市場,豐田和三菱才會看上廣汽傳祺新能源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