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談李娜|她對職業網球的好奇心,大於對破殼失去安全感的恐懼

姜山談李娜|她對職業網球的好奇心,大於對破殼失去安全感的恐懼

「李娜之所以願意破殼而出,拿鳥來打比方的話,就是對天空的嚮往太急切了。她對職業網球的好奇心,大於對破殼失去安全感的恐懼。就是這種好奇心的慾望,以前在國家體制、專業體制裡,她太想知道職業的圍城裡面究竟是什麼樣子。」

文|李斐然

攝影|高遠

《人物》:李娜過去的定義是「網球運動員」,現在除了「退役的網球運動員」這個身份,你希望她的下一個定義是什麼?

姜山:說偉大一點,是把她作為年輕人的標杆、旗幟性的人物。但我覺得應該實際一點,就是讓大家看到,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怎麼去做到90%的人都不可想象的事情。

過去人們瞭解的她,是她如何成長,怎樣去獲得大滿貫,有了夢想以後如何達成目標。但夢想是怎麼來的,這才是關鍵。因為你首先得有一個想做成的事情,才叫做夢想。你做不成的那叫做妄想。

這得是一個確切可行的夢想,雖然看似很遠,但可以做得到。夢想的開始是一個什麼樣的出發點,把這個分享給大家,讓大家樹立自信,形成自己的夢想。

《人物》:在你看來,李娜的出發點是什麼?

姜山: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之所以選擇體育,是沒有選擇。我們是被父母選擇的。孩子的興趣是父母給予的,你天天送我去打網球,所以我只能打網球。李娜真正形成對網球的熱愛,或者說對攀登職業高峰的執著,說可憐一點,是因為「我這輩子只能做這件事情」,我只能覺得這件事最適合我,即便其他路我都沒有嘗試過。

這樣導致體育界所說的「你要我練」,在李娜這兒變成了「我要練」,「我想,我需要,我渴望」。所有一切在這個轉變中變成了主動。很多運動員接受採訪,「很高興我們完成了國家給予的任務」,你可以這麼回答,完全不錯誤,這很正常。但李娜在這件事上轉變了,她不覺得這是你們給予我的任務,而是我身體力行想要達到的目標。這就是李娜出發點的一個轉變。

《人物》:你如何理解職業運動員?

姜山:職業運動員,就跟超市售貨員一樣,跟你的職業也一樣,每天上班、回家、吃飯、睡覺。體育老師從小教的有句口號叫「為國爭光」。我們一學體育,就必須走上為國爭光的道路,但售貨員每天干售貨的活兒,她需要為國爭光嗎?她是為自己賺錢。既然售貨員可以,運動員為什麼不可以?

中國99%的運動員還都不是職業運動員。在職業體育裡,沒有「重要的比賽」,因為每一場比賽都關係到你的工資、獎金、業績。並不因為這場比賽是奧運會就很重要,就得拼了命。職業體育的每一場比賽,就像是你的每一天工作,沒有區別。為什麼大滿貫大家都看重,都說這個比賽重要?因為它獎金高啊!

運動員比賽就跟明星演電視是一樣的,其實就是放在一個地方,觀眾花錢來看你倆表演。那只是一個舞臺而已。運動員的工作就是保持健康的身體,在球場上跟對手一起,表現出運動的美。

你要是把每場比賽換做勝利,把體育搞得非常體育化,那就太糾結了。

《人物》:所以在你看來,職業網球的運動團隊更像是一個公司,李娜是其中的一個合夥人?

姜山:我們有時候講笑話,說李娜是董事長。我是CEO,首席執行官,真是幹活的。再有經紀人CFO,還有教練和體能教練。他們都是一個團隊,李娜付錢給他們,從他們的工作中換取贏得比賽的報酬,他們也通過李娜體現自己的工作價值。

世界排名前十的選手,就相當於十家不同的公司,球員自身是最瞭解公司運作的人,他知道自己缺什麼,就去尋找什麼。所以你也能看到在這些公司裡面,員工也經常跳槽,換這個教練,換那個經紀人。

《人物》:李娜在這個過程中,總有一些時刻特別疲憊、特別艱辛,熬不下去的時候,支撐她繼續的動力是什麼?

姜山:我覺得是打破很多人對網球、對中國人自己的看法,做一些別人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她一直生活在一個不自信構成的繭裡,她太想闖出來,用行動告訴你,很多人都說這件事不行,但我們可以做到。

她做的事情,直到現在還是很多人不相信,總在說李娜擁有歐美人的體質。這些人的腦筋固化了,老覺得自己是很弱的,做不成這些事。這是中國每一行每一業都在發生的事情,就像是學英語,明明可以,就是不敢開口。李娜就是想突破你的不相信,我就是要做,衝破這一層不自信的繭,告訴大家,其實繭是可以打破的,讓大家把自信武裝到自己身上,邁出第一步。

《人物》:這個過程中也會有不安全感嗎?

姜山:一開始會有。我們單飛以後,前期沒有經紀公司,也脫離了國家贊助,什麼都沒有。相當於一隻鳥剛破殼,下面都是水,出了鳥窩有可能被沖走,但也有可能飛出去,飛得很高。

當時我們商量,大不了花光所有儲蓄去玩一下,不行就重新開始。破產就破產,不打了回來掙錢。我覺得這叫做有得有失。

現在很多球員覺得過得很安逸,他們都不想單飛。並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覺得很穩定,不想失去安全感,有國家資助每年掙這個錢很開心。

李娜之所以願意破殼而出,拿鳥來打比方的話,就是對天空的嚮往太急切了。她對職業網球的好奇心,大於對破殼失去安全感的恐懼。就是這種好奇心的慾望,以前在國家體制、專業體制裡,她太想知道職業的圍城裡面究竟是什麼樣子。

《人物》:在職業網球世界裡,最大的體會是什麼?

姜山:每次比賽都會有一個冠軍。現在中國很多喜歡網球的人。

姜山談李娜|她對職業網球的好奇心,大於對破殼失去安全感的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