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大滿貫得主李娜|過去活得像一個冠軍,現在活得像一個李娜

對話大滿貫得主李娜|過去活得像一個冠軍,現在活得像一個李娜

「除了發佈會和退役儀式上,我私底下一次都沒有哭過。一次都沒有。因為我做這個決定並不是唐突的,不是因為我一時興起、心情不好所以退役。我經過了長時間的考慮,加上自己的身體狀況,我覺得是時候了。

作為個人而言,我在事業上已經盡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但在家庭上,一直是姜山在付出。家庭是需要兩個人經營的。我跟姜山說,我已經不能再回到球場了。其實我很感謝他一直陪在我身邊,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時間點,現在讓我回報他。」

文|李斐然

攝影|高遠

冠軍的回憶

「網球冠軍其實挺慘的」

《人物》: 還能記起站在大滿貫決賽場上是什麼感受嗎?

李娜:你知道在球場上打比賽,其實就跟演戲一樣,你不能讓對手察覺到任何變化。球場就相當於戰場,你不把對手擊敗,她就會把你擊敗。所以運動員就跟演員一樣,在場上的時候,就算你已經辛苦得不行了,還是要裝出一副至高無上的樣子,就是那種誰也打不敗我的樣子。

《人物》:如何裝有訣竅嗎?

李娜:儘量不去看對方的眼睛。因為眼睛是最容易洩露秘密的地方。你要麼看著自己的拍子,要麼看著自己的團隊,在潛意識裡告訴自己,相信自己,你非常強大。

比賽的時候我還會一直提醒自己,你不可以分心,你要保持專注力。網球是一個非常神奇的項目,在裁判沒有說結束的時候,任何人都有機會贏得比賽,就算你大比分領先,一樣有可能被人翻盤。

我會告訴自己,網球只有黑跟白,沒有其他顏色。

真的,網球就只有黑跟白,你想太多顏色會干擾思維。不光是網球,我覺得任何事情都只有黑跟白。如果想太多,會混亂。我覺得應該讓每一件事情簡單化,不要想那麼複雜。

《人物》:網球運動的特徵裡,你最喜歡什麼?

李娜:

進取。我更傾向於進攻型打法的選手。防守型球員是靠別人的失誤來得分的嘛,我喜歡進攻型,要靠自己主動的意識去得分。

《人物》:害怕輸嗎?

李娜:我覺得卡洛斯帶給我最大的改變是,過去我會以輸贏來定論好壞,但是後來,我會慢慢去接受不完美。就算打了亞軍也沒有關係,我也走到了比賽的最後,拿到了第二名,也就還差一點點而已。後來我進了前四名也很開心,我沒什麼對不起自己的,最起碼這是我對自己努力付出的一個回報。球就是為自己打的,我們不是為了別人。

後來我覺得,能夠取得一場勝利的原因是綜合的。你不可能一個環節特別突出,對手又不是傻子。當一個地方特別突出,你肯定會有弱點。只有把自己的技術分配到差不多的時候,對手才看不出你的弱點。

所以,就算贏了大滿貫決賽,也未見得是我打得最好的比賽。只能這麼說,今天我比對手工作得好一點。比賽不是全部,它只是我們的工作。

《人物》:成為冠軍的感覺好嗎?

李娜:我相信可能我要不說的話,大家都不會知道,網球冠軍其實挺慘的。網球的冠軍感是最短暫的,打完比賽等頒獎、採訪、尿檢全部弄完差不多都夜裡一點多了,但可以慶祝的時間只有這一晚上。因為決賽一般是禮拜天打比賽,等第二天早上醒過來,又要開始新的比賽了。

運動員不像別人那樣,我們可能隨時會出發比賽,每天都得把行李收拾得特別乾淨。所以雖然自己是拿了冠軍,回酒店行李還是得自己整。

唯一能享受冠軍感覺的時候,只有等待頒獎儀式開始前,燈光暗下來以後。可能也就幾分鐘時間,默默地為自己高興。

冠軍感言我完全沒有練習過,真的就是站上臺以後想說什麼說什麼。我跟經紀人說,thank you for making me rich。很多人以為這是在說錢的問題,其實不是。Rich的富有不光只是金錢,我想說的是,謝謝你讓我的人生變得很完美,這也是一種富有。

對話大滿貫得主李娜|過去活得像一個冠軍,現在活得像一個李娜

關於退役

「我們都等你吃烤串呢」

《人物》:在宣佈退役的新聞發佈會上,你說頭天晚上睡覺前想了很多話要說,但是到了現場沒說出口。原本想要說的話是什麼?

李娜:發佈會上場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會很開心地跟大家說再見,完成這最後一件事。最開始我不喜歡網球,20多年了我付出了很多,現在終於可以卸下它了,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以為我會很輕鬆,本以為可以談笑風生地把退役發佈會開完。

沒想到在內心深處,我對網球的感情還是非常深的。當我說起退役那些話的時候,突然回想起以前的自己,又看到經紀人和姜山都坐在第一排抹眼淚,我開始覺得,原來做出這樣的決定真的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時間會讓人改變看法,一件事情做了20多年,真的很難說再見。

《人物》:你覺得李娜為什麼能成為李娜?是什麼樣的內心驅動力讓李娜取得了她的成就?

李娜:跟卡洛斯合作的兩年,應該說是痛並快樂著。他會很深層次地挖掘你的內心不想被別人挖掘的東西,比如我的教練。之前我不想跟她緩解關係,覺得我可以不用再聯絡她了。但卡洛斯讓我接受了「不去逃避」。不管這件事情有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最起碼我走出來這一步。我之前看過一本書《從零到一》,從一到一百很簡單,但是從零到一是最難的。邁出這一步真的很難,但是邁出第一步,現在的我遇到困難就不會選擇逃避,我會想,這要怎麼去解決。

《人物》:為退役儀式做過什麼準備嗎?

李娜:退役儀式上的衣服是我自己挑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式的場合,挑了一套黑色的正裝。我希望大家記住的不再是球員時代的李娜。老實說,我不希望人們記住我。如果人們記得我,就證明中國網球發展得很慢,因為只有球員超過前一任,前一任才不會被人記得。

《人物》:退役儀式結束後是怎麼過的?

李娜:當我跳進車子準備離開的時候,我覺得,現在真的要跟這一切說再見了。可還沒等我開始回味,我的朋友就發短信催我,你趕緊的啊,快點來,我們都等你吃烤串呢!

《人物》:做出退役決定後,你哭過嗎?

李娜:除了發佈會和退役儀式上,我私底下一次都沒有哭過。一次都沒有。因為我做這個決定並不是唐突的,不是因為我一時興起、心情不好所以退役。我經過了長時間的考慮,加上自己的身體狀況,我覺得是時候了。

作為個人而言,我在事業上已經盡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但在家庭上,一直是姜山在付出。家庭是需要兩個人經營的。我跟姜山說,我已經不能再回到球場了。其實我很感謝他一直陪在我身邊,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時間點,現在讓我回報他。

對話大滿貫得主李娜|過去活得像一個冠軍,現在活得像一個李娜

關於職業網球

「重新見到14歲的自己,我會告訴她找一個專業的教練」

《人物》:在你看來,職業網球是什麼樣的?

李娜:我覺得現在大家有一個誤區,什麼叫職業運動員?職業就是要依靠它維持生計,我覺得很多人只能叫專業運動員,並不是職業。職業運動員的運動就是工作,你工作得好,收入就多,工作得不好,收入就少。就像其他人經營的是公司,我們經營的是網球這個職業。現在解說員或者新聞報道,老說職業運動員,我特別想讓他們想一想,在中國到底有幾個人是真正的職業運動員?

《人物》:職業運動員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李娜:我覺得職業生涯最後兩年,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和成長。之前我一直都是懵懵懂懂,可能這麼做,可能那麼做,但最後兩年我很明確地告訴自己,你一定要這樣做,你必須這樣做,為了讓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績。

比如說,原來沒有賽季的時候,我會跟朋友喝點啤酒,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職業生涯最後兩年,我一直告訴自己,你是職業球員,你不可以喝酒,你不可以有任何懈怠的時間。你一年365天都要嚴格管理自己,不能那麼隨心所欲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會想,這對我的網球生涯有沒有好處?能不能讓我打得更好?

比如吃東西。你想,中國人是誰都能拋棄,就是不能拋棄自己的胃。我很喜歡吃辣,特別討厭吃海鮮。但在賽前,我不吃任何辣的東西。為了讓自己脂肪含量減少,練得細緻一點,我只吃海鮮和白肉。我必須強迫自己去工作,而且從不喝飲料。我唯一會喝的是可樂,就是從一個地方飛去另一個地方,因為體能教練跟我說,剛下飛機第一餐,你先喝可樂,就不會拉肚子。我只有這個時候才會喝。

《人物》:尿檢也是讓你感受非常強烈的事情?

李娜:從打完比賽開始,有一個專門的人要跟著你的,直到尿檢結束。我們連洗澡都要開著門洗,你不可以離開她的視線範圍。我們每天會在網上申報,這一個小時你在哪兒,然後檢查機構會飛行檢查,就是隨時來檢查。如果我今天填北京,突然我要回武漢,我就要馬上更換地址,如果我沒有更換,被發現三次後就要停賽一到兩年。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慕尼黑訓練,她敲門。一看,凌晨6點。我說誰啊?她說我要尿檢,我說我填的是7點啊,她說我們可以任意時間來。他們是不會按照我填的時間段來的。然後特別逗,尿檢的規定是如果檢查的人和運動員一旦見面,你就不能離開我的視線範圍,去任何地方我都要跟著你,直到尿檢結束。所以凌晨6點來的那個就跟我說,沒關係,你睡吧,我在旁邊看著你。問題是一個大活人坐那兒看著,我怎麼睡?

《人物》: 退役後,這些職業習慣有變化嗎?

李娜:有了孩子以後就睡不了整覺了,晚上要起來餵奶。但懷孕的時候就感覺特幸福,我覺得我要把之前沒喝的飲料全部補回來。

《人物》:退役後給自己的未來做過計劃嗎?

李娜:我會有一個大概的規劃,家庭肯定要排第一位的,其次是網球學校,這是我一直想要去做的事情。

最難的是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合作方。我不能很緊湊地修幾輪網球場,讓小朋友來打球就行了,我是希望可以全面發展。

《人物》:你所希望的網球學校是什麼樣的?

李娜:國內現在有太多相當於俱樂部的地方,可能有幾塊網球場,它就叫網球學校,可它明明只是體育訓練而已,沒有文化課教育。這種是對網球學校概念的混淆,它們應該叫俱樂部,而不是tennis shool。

《人物》:通過網球學校,你最想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李娜:我希望運動能夠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雖然奧運會收視率很高,但大家也只是看熱鬧而已。中國健身房裡,好多人都是去拍照的,為了發朋友圈。可是在美國、歐洲,那麼多人喜歡體育,老太太都會去健身房健身。這是他們的習慣了,並不是為了炫耀,就好像吃飯一樣正常。體制是靠什麼?體制是靠我們自己去培養的。

《人物》:在網球教育上,你想讓青少年得到什麼樣的教育?

李娜:其實說老實話,我很小的時候,別人問我想要什麼,我的想法很單一。只有隨著年齡成長,看的事情多了以後,想的事情才會周到。如果現在見到14歲時候的自己,我會想告訴她,找一個特別特別專業的教練。

在這個圈子裡,中國教練會教你很多技術上的規則,但老外教練會告訴你很多細節性的東西。我記得我小時候訓練,打了20分鐘就想去喝水,教練就會不讓我們喝,我讓你們喝水的時候你們才能喝。後來我慢慢養成習慣,不太愛喝水。但是當我自己去美國的網校學校,教練就說,你這樣是不對的,等你口渴了再去喝水,身體已經缺失水分了。老外覺得你要不斷補充能量,才能持續很長時間的訓練。

其實教練跟隊員應該是平等的,並不應該感覺教練在上面,隊員在下面。就這麼說吧,很多老外球員打球是從小玩出來的,放個小球,挑個高球。但在中國訓練,教練會告訴你,不能這樣,我說怎麼樣你就要怎麼樣,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要辦網球學校,必須要有這種玩的樂趣。就在遊戲的過程中,發現樂趣。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集中在青少年訓練上。我覺得這個是我最想做的。跟小朋友打交道非常單純,不像社會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點爾虞我詐在裡面,沒那麼單純。小朋友就算胡鬧,最起碼他不會在背後給你捅刀。

母親,妻子,女兒

「這是最好的安排」

《人物》:生兩個孩子的時候順利嗎?

李娜:生孩子的時候,姜山一直握著我的手,鼓勁加油。等孩子生出來以後,被抱到旁邊清理,你就可以明顯看到他的視線已經過去了,後來人也跟著過去了。因為我稍微有點大出血,挺危險,醫生說出血了,給我打止血針,然後他才過來,還特別假地說,我應該站在哪邊呢?我說你去那邊吧!心思都已經在那邊了。

我生得挺快的,姐姐生了25分鐘,第二個孩子才16分鐘。生老二的時候,我還在使勁呢,他就跟我說,我們要老三吧!我說你去死吧,我跟所有人說,姜山如果有老三,肯定不是出自我這兒。

《人物》:什麼時候開始感覺到,我是一個媽媽了?

李娜:生完孩子以後,孩子放在我的胸口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就是我的孩子。那個時候會覺得有更大的責任感。特別是抱著孩子的時候,我會想起我的媽媽,當時是不是也是這麼抱著我。之前我和媽媽關係不好,老覺得媽媽怎麼說這麼多,管這麼多,覺得太嘮叨。但真的自己做了媽媽,才體會到當媽媽的辛苦。

以前打比賽的時候,我很少跟媽媽聯繫,總想逃避,但現在我基本上每天都問一下,媽媽你在幹嘛?

《人物》:如今你怎麼理解你的媽媽?

李娜:過去覺得,很笨。最開始的時候,我一直覺得爸爸特別聰明,爸爸怎麼會找到媽媽這樣的人?等爸爸去世了我才知道,原來爸爸的聰明都是媽媽培養的,很多主意都是媽媽在做決定。

現在會覺得,媽媽很偉大。我媽在生我的時候大出血,那時候醫療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可能更危險,所以現在看到她,會更加體會媽媽的不容易。

《人物》: 現在的媽媽是什麼樣子?

李娜:媽媽的想法其實完全變了。之前因為爸爸生病、去世,媽媽會覺得生活壓力很大。她就變得覺得,哎反正人(活著)就這樣了。後來我跟媽媽說,你不用擔心我,你想怎麼生活怎麼生活。孩子我會自己帶,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條件,你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現在她可能自己思想轉變了,活得很瀟灑。生完弟弟我出了月子,媽媽就回(武漢)去了,我給她打電話,你不想孩子啊?她說沒事兒,你跟我視頻聊天,我看一下就行了。

其實也因為媽媽現在生活得這麼瀟灑,我才不會去擔心她。

《人物》:你理想中和孩子相處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李娜:就一個希望,發生一件事以後,不要讓我最後一個知道,能排進前五就行。我不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就只有父母不知道,最不想要這種關係。

說實話,我也並不希望跟他們是第一親密關係。我們生活環境不一樣,經歷不一樣,等他們長大,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會有自己最親密的人。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並不是生命的繼續。

《人物》:現在的生活重心排序是什麼?

李娜:家庭肯定是第一位。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都是這樣。工作任何時候都可以做,但小朋友長大以後你再想陪他們是不可能的。時間過了就過了。他們以後會有自己的朋友,到時候會嫌你煩。

《人物》:工作也分時機的。如果過了風口的話,特別是商業項目,很多也都做不成了?

李娜:我覺得我陪孩子的滿足感可能大於我在事業上的滿足。現在大滿貫拿完了,再來陪孩子,我覺得是最好的安排。有了孩子,我覺得我肯定沒有精力再回去訓練了。我很難想象,有了孩子還能百分之百訓練。我肯定不能,我的注意力會放在他們身上。

孩子剛剛出生時,我做夢,夢見我又回去打比賽,經紀人在,姜山也在。可回來以後,阿姨跟我說,孩子丟了。我立馬給經紀人打電話,把所有出口封住,不能讓人出去。說完我就嚇醒了。以前就是獨自上場,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現在我所有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對話大滿貫得主李娜|過去活得像一個冠軍,現在活得像一個李娜

關於現在和未來

「生活,沒有明著的敵人」

《人物》:卡洛斯說,他剛跟你合作時,讓你列舉自己身上的5個優點。結果你當時愣住了,一個都說不出來。這件事讓他很驚訝,他在你身上看到很多好品質,但李娜自己卻不知道自己的優點。

李娜:和卡洛斯合作的兩年,讓我挖掘了很多我自己都不知道的能量。以前我覺得,李娜不就那樣嘛。直到退役了,還有好多人跟我說,哎呀,你成績太好了。一個人這麼說還沒覺得,但人多了以後就在想,我很厲害嗎?網球就是我的工作,我只是把工作做好了而已啊。但他讓我發現,其實我也是有很多面的。

《人物》: 現在的李娜能說得出自己的優點嗎?

李娜:執著。我覺得執著包括了很多,一方面算個優點,你對一件事認定了以後,不會輕易放棄,另一方面就是貶義的,不太會轉彎。很多人說,如果她沒有那麼犟就好了,能少走彎路啊。可是我覺得如果沒有這個犟在裡頭,可能也不知道這條路會是什麼樣。

《人物》:為什麼會這麼執著?

李娜:因為我不相信其他投機取巧的路。我從小就覺得,我沒有這樣的命吧。我不是可以靠走捷徑得到自己想要東西的人,我必須腳踏實地做一件事。就像我從來不會去賭,不買彩票,也不買什麼基金啊股票,因為我覺得我沒有這個命可以得到一筆不義之財。如果我想要賺錢,我就要努力工作。

我記得小時候拿2塊錢買刮刮樂,我中獎了。媽媽問,你要不要再買一個?我說我不要。我不想要意外之財。只有拿我的努力換回來的東西,我用著才會心安理得。

現在有很多人好高騖遠。他可能只有10塊錢,但他要借到其他90塊錢,去辦100塊錢的事。在我身上只有10塊錢的時候,我可能最多做11塊錢、12塊錢的事情。

《人物》:如果你想做一件大事,單憑自己以力換力,很難達成目標吧。

李娜:

所以我有多大的能力就幹多大的事情。從小到大,我從沒想過我要做多大多大的一件事。包括退役後,我想要辦網校,我只想在我的能力範圍內,能營造我想象中最好的環境,就行了。

其實,越是看上去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反而越難。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都是成千上萬個簡單的小事積累而成的。也許有時候走捷徑真的能走到,但不是每一次都能碰到捷徑。所以如果想每次都走到終點,就要學會完成簡單的每件小事。

《人物》: 你喜歡自己身上的哪一種特質?

李娜:隨遇而安。就是說,在任何環境下,我都可以生存。我覺得生活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應。什麼樣的狀態就過什麼樣的生活。之前當球員,就是球員的生活方式,現在退役了,就是退役的生活方式。我不會退役了還老想著,我是球員我怎麼樣。你已經退役了,不能再回到那種方式了。

《人物》:如果形容一下現在的李娜,跟過去有什麼不同?

李娜:主線肯定沒有變,是一個堅強的人。因為球場上的風格不可能到了生活裡就一下子丟掉。這是性格所致。在球場上,你不可能表現出柔弱。你一柔弱,對手就看出來了。那裡本來就是你死我活,跟打仗一樣。

不同的是,現在生活裡沒有像球場上那樣「明著的敵人」。生活中,很多時候不知道敵人在哪裡。比如我預約8點出門,過去時間可以安排很好,但現在有了孩子,就沒法安排這麼明確了。可孩子是你的敵人嗎?時間是你的敵人嗎?都不是。現在這種未知感更多。

《人物》:姜山說他希望你能成為一個偉大的運動員,讓人們喜歡的不再是大滿貫冠軍,而是真正的李娜。

李娜:對,這就像卡洛斯說的,winner和champion是不一樣的。winner只是贏了球而已,但champion是各個方面都要做得像個winner。

現在退役了,如果以家庭為主,就要把家庭經營好;如果想開網校,就把網校那件事做好,這才是champion。如果只是球員時代成績很好,退役後一般,大家對你的印象就永遠是當運動員的李娜。只有後續也一樣優秀,大家才會覺得,這個人是champ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