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一个真实的案例

半年前一位企业老板找到我们,帮他处理一个棘手的问题:公司导入绩效考核快半年了,刚开始门店经理还很努力,大概2个月后,工作状态就越来越不好,执行力也变差了,公司下达的政策和要求,总是执行不到位……这位老板很困惑,却找不到解决方案,所以向我们求助。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经过调研,我们知道这家公司门店经理的薪酬结构是:底薪+提成+绩效工资

这种薪酬结构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模式,这位老板具体操作如下:

公司为了鼓励门店经理多做业绩,采用的是低底薪+高提点的薪酬模式,同时每月拿“底薪+提成”总工资的30%来做绩效工资。

比如: “底薪+提成”=1万元,就会有3000元拿来做绩效工资,然后按占不同比例分解到8个指标上,企业每月对每个指标都会提出相对应的目标,最后根据目标达成率用KPI评分方式进行打分,最高分是100分。但经理几乎没有拿到过100分,也就是说每个月都会被扣掉几百元。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这种传统的薪酬绩效模式相信读者们不会陌生,也许你所在的公司正在使用这种方式考核员工,效果如何相信更是不言自明。

可以肯定的是上面的那为老板已经入坑了,老板挫败,员工反感,看起来做的没错,但是老板和员工就是无法实现共赢,结果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反思

1、绩效考核有错吗?

首先,考核没有错,员工最关注考核的工作!关键是不能只有考核思维,如果只有考核的思维,企业就像是在打劫员工,原本是员工自己努力创造的收入,却要被强迫贡献出一部分归还企业,长久以往,员工无力反抗,只好消极抵触或怠工。此时,员工和企业就像是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员工怎么可能积极主动去执行好工作?

2、目标与薪酬拉挂钩,是企业和员工矛盾的开始

这种考核方式,企业每个月都会根据去年同比及市场现状,定出较高目标让员工去冲刺,做不到目标,员工的工资就会被扣。因此,企业和员工每月都为了定多少目标而产生大量的矛盾,员工希望目标越低越好,企业希望目标越高越好,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和员工就是敌对的关系,员工怎么可能会对企业有归属感?如果利益都不能趋同,何来统一的思维和行为?

3、员工要的是激励,不是考核

考核本身是不符合人性,考核是企业需要的。何为人性:员工追求高收入就像企业追求高利润一样,员工希望多劳多得,就像企业希望投资了就得有回报是一样的。所以员工真正想要的不是考核,是激励。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如何将考核和激励融合在一起?需要改变思维,不要再天天盯着员工的问题,而是想着如何让员工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如何做到员工收入越高代表着企业的利润也越高,这样的高工资才是企业最低的成本,因为员工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同时也不怕人才流失,更不怕招不到人。

看看大佬们是怎么做的

马云: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1. 他是这样说,外国人或者一些跨国企业,喜欢给高管涨工资。给员工涨工资的倒不是很多。

  2. 其实,咱们中国企业应该多给员工涨工资,因为企业的发展和士气有很大关系,而士气与员工有非常大的关系。

  3. 而且,你给一个高管加个30000元,50000元,高管根本没什么感觉。但是,如果你给一个普通员工加薪3000,5000,这个员工就能感激你很久,工作也会更加的努力。

董明珠: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不要等员工要求涨工资,而要主动给员工加工资,超越员工的期望。

董明珠认为,一个企业的责任,应该主动给自己的员工与工作付出相匹配的工资待遇。

主动给员工加工资,这是企业主观上就要做的一件事,不能因为企业成本的上升就挤压劳动力成本。

前段时间董大姐不是也主动给格力的员工涨工资了吗?

大姐大做事风格就是不一样,老板啥时候也能主动加工资呢?很多老板又何尝不想呢!只是......

想为员工增加收入,而又不增加企业成本的,怎么办?

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连续下降,这几乎成为很多企业的经营现状。大家都把利润下降的根源归结为人力成本高企,实际上,中国员工的工资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根源是:

  1. 人效水平太低:人均创造的价值、产值过低,而工资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步丧失。

  2. 人效浪费太大:组织管理、岗位设置非常不合理,人浮于事、因人设岗、因岗设人,造成效率低下、人才浪费、资源浪费。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工资人效比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是反映企业绩效、员工创造力与员工收入之间的平衡关系的一项参考性指标。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说明:

  1. 如果企业的工资人效比下降,表示员工的收入增长低于其创造力价值。反之亦然。

  2. 某岗位工资人效比上升,思考:是否该岗位过往的工资水平偏低,岗位人员流动较大,或重要性得到重新确认。

  3. 某岗位工资人效比下降幅度大,意味着这个岗位的收入严重跟不上价值上升。要重点思考:

1)是否由于外部原因造成效率增长,例如机械化生产、智能制造、工艺改造、设备更新等。可剔除这些因素重新计算。

2)若非主要外部因素引起,未来可能造成该岗位人员流失或动力下降。

再来看看传统薪酬如何让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以固定薪酬为例)

1、固定薪酬在支出预算上,就已经是一种固定预算,比如说,你有100名员工,平均工资6000元,每月固定工资出支就是60万元,哪怕企业一天都没生产、没有什么收入,这笔工资费用还是要支付的。

2、使用固定薪酬的岗位,通常加薪也是固定加薪。比如说,你有一个运营经理,去年月薪1万元,今年要求加薪,你为他加到1.1万元。即使今年公司销售下降了、成本上升了,这笔加薪或多或少都要付出去的。

3、如果你不愿意为员工加薪,管理层就会要求增加人员、增加其他投入及各种工作性奖励或福利,哪怕企业没有什么增长,但是员工人数、工资总额、人力开支还是上去了。

4、为了应付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很多企业开始着手减员增效加薪,但由于采用的是固定薪酬模式,岗位与人员减少后,直接影响销售、服务、运营,损失了业绩、客户价值、内部管控等,反而得不偿失。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好的薪酬方案是怎样的?

好的薪酬方案要具备激励性、增长性、公平性、规范性四个特性。前二者是价值的核心,后二者是设计的基础。但要实现四性必须完成以下四个转向:

  1. 将刚性转向弹性;

  2. 将定薪级转向定薪幅;

  3. 将薪酬与绩效挂钩,转向薪酬与绩效融合;

  4. 将以考核评估为导向,转向以价值管理为导向。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同传统薪酬、绩效模式相比,KSF着眼于五个要点:

1、大弹性、宽幅定量薪酬讲求的是稳定,变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励。变量越大,弹性就越大,激励性就越强。因此,KSF要求从原来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于50%的部分用于宽带激励设计,通常比例锁定在60-80%。

2、高绩效高薪酬: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

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3、利益趋同:在传统模式之下,员工与老板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员工工资属于管理成本,工资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会上升,而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老板内心不太愿意增加员工工资。而KSF认为员工工资应该属于资本,员工是来创造价值的,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

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4、激励短期化:激励设计有两种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长期化,即三年以上。不过,任何激励设计都不能忽视短期化的趋势。没有努力的现在,何谈美好的未来。所以,KSF倡导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励,再扩展到年度及长期。

5、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管理者做事,经营者做价值和结果。管理者管人,经营者要经营人。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点是先得到,经营者的起点是先付出。KSF认为,管理者关心自己的收入却在为别人干,经营者关心绩效和结果但为自己干,企业应该让更多的管理者转变成为经营者,贡献更高的价值就能获得更多的分享。

薪酬绩效为什么没效果!看看大佬们怎么做的,别赖别人就赖你!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