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8枚導彈被攔截5枚,面對戰斧導彈空襲,敘利亞還能攔得住嗎?

以軍8枚導彈被攔截5枚,面對戰斧導彈空襲,敘利亞還能攔得住嗎?

2018年4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敘利亞當局發出警告,表示將在48小時內做出“重大決策”,與此同時歐洲航空安全局也發佈72小時預警,提醒地中海東部地區航空人員警惕北約向敘利亞發射導彈。目前,美國海軍已有兩支航母艦隊在海灣地區部署就位,輿論認為,敘利亞即將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軍事力量空襲打擊,而空襲的主要武器毫無疑問就是大名鼎鼎的戰斧巡航導彈。

實際上就在幾天前,4月9日,敘利亞境內一處政府軍空軍基地遭到以色列空地巡航導彈襲擊,以色列戰機發射8枚導彈,其中5枚遭到攔截,3枚命中目標。能攔得住以色列的空地巡航導彈,但面對可能來臨的戰斧巡航導彈的打擊,敘利亞還能攔得住嗎?

敘利亞戰爭從2011年爆發,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輪番上演拉鋸戰,且各自都有外國力量明裡暗裡提供支持,包括輸送軍火,提供訓練或指導,外部輸血源源不斷,導致雙方能把這場內戰打得曠日持久,至今分不出勝負手。

從敘利亞內戰的戰爭形態來看,迄今為止,交戰雙方的交鋒主要還是以地面攻防戰為主,也就是搶地盤,期間或有空中行動,也都是為爭奪一城一池而服務的,在2015年以前,反政府武裝依靠西方國家的援手,節節勝利,若不是當年俄羅斯果斷派兵參戰,幫助政府軍挽回頹勢,敘利亞早已是反政府的天下。俄羅斯的強力介入,讓勝利的天平重新倒向政府軍這一邊。

以軍8枚導彈被攔截5枚,面對戰斧導彈空襲,敘利亞還能攔得住嗎?

圖注:美國、法國以及俄羅斯等國在敘利亞海域的兵力對比示意圖

2017年底,俄羅斯宣佈從敘利亞撤軍,應該說,此時敘利亞政府軍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俄羅斯的撤軍,是很有可能讓政府軍的勝利成果得而復失的,俄羅斯為什麼要撤軍?現在看來,俄羅斯撤軍的決定,實際上是服從於2018年初普京再次競選俄羅斯總統這個需要罷了,集中精力打贏選戰,這才是頭等大事。

如今,普京已經成功連任,短時間內重新對敘利亞用兵的部署可能還不是優先選項,這對敘利亞反對派及其西方國家支持者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窗口期,趁俄羅斯主要軍事力量部分撤出,戰鬥力一定程度減弱的情況下,此時集結力量給敘利亞政府軍沉重一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幾天,以色列出動空軍對敘利亞進行空襲,打擊其重要空軍基地,美國海軍幾支航母編隊開赴海灣集結,很難不讓人對大戰來臨的氣息有所察覺。

如果說此前敘利亞戰爭主要是以地面攻防戰為主,那麼此後敘利亞政府軍遭到戰爭打擊的行動自然會以空襲戰為主,這也是美軍已經在打伊拉克、利比亞時屢試不爽的拿手戲。

當然,美軍空襲的導彈可不是以色列空軍使用的戰術空地巡航導彈,以軍的導彈由戰鬥機搭載,射程一百或兩百公里,戰鬥部重量幾十千克,而戰斧導彈由軍艦或潛艇發射,射程高達上千公里,戰鬥部重量500公斤,更重要的是,以軍空地導彈發射後,是從數千米高空不斷下降高度,飛得高,當然就容易攔截,這也是前文新聞提到以軍8枚導彈有5枚被攔截的原因,而戰斧導彈遠在一千公里外發射,掠海飛行高度最低只有7米,根本就是雷達的探測盲區,突防能力很高,要成功攔截是很難的。

以軍8枚導彈被攔截5枚,面對戰斧導彈空襲,敘利亞還能攔得住嗎?

圖注: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和政府軍士兵交談場景

何況美軍戰斧導彈的攻擊行動,往往是一次幾十枚、上百枚齊發的飽和攻擊,且不是一個波次就停了,而是一連好幾個波次,連續的攻擊波,首先遭殃的就是防空雷達陣地,眼睛首先被刺瞎了,這仗接下來還怎麼打,自然就打無還手之力了。

總而言之,目前敘利亞政府軍一旦遭到美國為主的軍事力量的大規模空襲打擊,單憑自身的不濟實力,完全不是對手,要想繼續維持存在,還是要看俄羅斯再次軍事介入的程度,如果俄羅斯短時間內沒有迅速做出部署,大舉投送海空軍部隊參戰,敘利亞政府軍的失敗結局恐怕是難以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