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選擇在南海閱兵?

習主席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選擇在南海閱兵?

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部隊並發表重要講話。48艘艦艇、76架戰機、萬餘官兵參加受閱,是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是新時代人民海軍的豪邁亮相。

耐人尋味的是,此次海上閱兵的地點和時機都非常特殊。習主席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選擇在南海閱兵?

“實戰化”閱兵

此前,新中國曾舉行過4次大的海上閱兵活動,最近一次海上閱兵還要追溯到2009年4月23日,中國海軍在黃海舉行了慶祝海軍成立60週年的閱兵式。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下一次中國海軍閱兵式會在明年,也就是慶祝海軍成立70週年時舉辦,完全沒想到閱兵式會在今年舉行。

實際上,以前歷次國慶閱兵,包括海上閱兵,體現更多的是“國家形象”,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從2015年的“9·3”勝利日大閱兵開始打破常規,向世界宣示中國維護和平的決心。2017年7月30日舉行的慶祝建軍90週年閱兵,是一次“沙場點兵”,充滿了濃厚的金戈鐵馬的實戰風格。此次的南海也閱兵是真正“有實戰背景”的閱兵。參加海上閱兵的全體人員都身著迷彩作訓服,這是以往歷次海上閱兵沒有的,是實戰化的體現。而且以後這種實戰化的閱兵會越來越多,充分體現出中國軍隊的訓練水平和實戰能力。

習主席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選擇在南海閱兵?

展現實力,反擊挑釁

從當前戰略形式看,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打壓中國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一方面,特朗普發起了對中國的貿易戰,妄圖給中國經濟帶來大麻煩,一方面不斷拉攏在亞太的盟友,加強軍事合作,從戰略上對中國進行“合圍”,就在這幾天,美國的“羅斯福”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打擊群還正在南海執行例行演練,這是對中國明目張膽的挑釁。更讓人難以容忍的是,特朗普政府在臺灣問題上小動作不斷,從簽署“臺灣旅行法”、鼓勵美臺官員交往,到擬向臺方轉讓潛艇技術,每一件都觸動著中國的底線。

面對美國的這些挑釁手段,中國的化解手法非常巧妙,剛柔並濟,一舉一動都透露出大國的定力與智慧。據媒體報道,習主席是在8號結束博鰲演講及三亞諸多外事活動之後,隨即在南海開始視察活動,並舉行閱兵儀式的。在博鰲論壇上,體現了柔的一面,習主席以廣闊的胸襟,表達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維護世界發展的美好願景,對美國的貿易戰而言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此次閱兵式則充分展現了剛的一面,閱兵對外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和維護和平的能力。中國軍隊不懼怕任何勢力的挑釁,有能力保護好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任何勢力膽敢挑戰中國的戰略底線,到會遭受可恥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