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調整按金額分不同擋次,高的少調,低的多調。不分行業,這樣是不是更合理呢?

rxhzn

必須建立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在調整時需要考慮到工資增長、物價、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以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確定。



定額調整就是每個人先增加相同的金額。 掛鉤調整: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根據本人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進行掛鉤調整,體現出“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適當傾斜: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企業職工少得的原因是當時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按最低標準上繳社保費,企業造成的不平,是養老雙軌制造成的。對於這種不平衡國家也是很重視的,現在養老保險已經並軌,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以後新人退休統一,退休金都是執行一個標準,不管企業、事業單位都統一個標準。


職場之文化

養老金的調整是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不僅取決於退休時計發的數額,還要隨國家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而增加。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將成為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計發辦法只是計算確定了參保人員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水平,而參保人員退休後平均還要生活25年以上,需要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因此,必須建立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在調整時需要考慮到工資增長、物價、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以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和上年度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確定。

定額調整

定額調整就是每個人先增加相同的金額。

掛鉤調整: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定額調整之後再根據本人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進行掛鉤調整,體現出“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兩類退休人員養老金可多漲

按照人社部的要求,此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將成為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查悅社保APP

由於繳費標準、繳費方式、政策扶持力度不同,參保人員養老金可大致分為3類,即機關事業單位、銀行、國企退休人員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金。

在經濟條件、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可月領3000元,機關事業單位卻能領10000以上;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民居民生活較為拮据,參加了養老保險後,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僅為125元,與城鎮退休人員相差甚大。

這時候,有人就想,如果養老金調整按金額分不同檔次,高的少調,低的多調,不分行業,這樣是不是更合理呢?如果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最高5000元,企業退休人員每月3000元以上,城鄉居民每月領1000元養老金,調高保低,這樣是不是能得到更多人認同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企業、員工還需要繳費嗎,退休後都等著拿錢不就好了?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種,是國家規定企業和職工按照不同的比例共同繳納的。法律規定,繳納社保既是法定權利,也是法定義務,即使參保人在退休前已經繳滿15年,還得繼續繳費,直至職工退休。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企業人員、城鄉居民養老金額度的差異,主要來自於養老保險制度的區別。在企事業人員養老保險未實行並軌以前,機關事業單位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養老金按工齡計算;2014年養老金並軌之後,由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很高,企業人員繳費基數很低,計算養老金時會出現3—4倍的差距。企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差距大的根本原因,由養老金雙軌制轉變成了二者繳費基數的差距。

對於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來說,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高、城鄉居民養老金低,是因為城鎮職工繳費水平較高。職工所在企業繳納20%,進入當地統籌賬戶,這部分錢會換算成基礎養老金;職工個人承擔8%,進入個人賬戶,這部分錢會換算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構成基本養老金的主體。城鄉居民每年最低只需要繳納100元,城鎮職工每月至少繳納500元的社會保險,養老保險多繳多得,計算養老金時自然就不一樣了。

養老待遇是“千人千面”,並沒有任何固定的檔次高低之分。很多人都希望按工齡調整養老金,如果工齡高,繳費年限和繳費水平低,又該怎麼算呢?


重慶中公教育

養老金調整應該採取兩種方法進行平衡:一是已經退休的老人,因雙規制造成的養老金相差懸殊過大的問題,在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是高的少調,低的多調,以求達到平衡。否則按同一標準調整,因養老金標準不在同一起跑線上只會越調差距越大,有失公平;二是從2014年10月1日(即並軌後)以後,應不分行業,應按統一繳費標準、統一養老金計算辦法進行,這樣才不致造成新的不公平。現在所謂的並軌也就是形式上並軌了,但本質並沒有並軌。雙規制造成的待遇差仍然沒有解決,所謂並軌仍然是一句空話。如我本人,1986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企業辦的一所技工學校,先後從事教學、行政管理,在校任中層幹部20餘年,直至2015年退休,在校工作30年整。上級規定:凡是有教師資格證者,不論是否在教學崗位退休時按事業單位計算辦法執行,其他後勤人員、行政管理人員不論在校工作多少年,即使終生在校工作,退休時仍按企業退休計算辦法執行。在同等條件(同學歷、同職稱、同工齡……)下,兩者計算出的養老金待遇相差千元以上。難道一所學校只有老師重要,而其他人員可有可無嗎?實際是這是對工人階級的一種岐視。並軌了怎麼還執行兩種退休辦法呢?


存善22

一個省份,這個地方,不可能搞特殊化的,如果這樣降低待遇的人誰願意,要知道別人為何拿高薪資,是公務員,是有一定原因的,養老金的調整需要的數據是很多的,不會因為部分人而修改,以上內容由我的社保app提供,下載我的社保app自助繳費查詢更方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ecd815f86b2d830b3729a8a9fc95ca0\

鍾建峰

現在的養老金調整,從絕對值上看是高的多調,低的少調,但從比例上看,為向低收入群體和老年群體傾斜,已經是高的少調、低的多調了(詳情你可查看以前年份各省(市)自治區關於調增退休人員養老金辦法的相關文件),也就是說養老金高的人增加的比例是低於國家公佈的比例的,而有的養老金低的人增加的比例要高出國家公佈的比例。

你看看下面的例子:調整標準一樣,增長比例不一樣,增加額也不一樣。以我們這裡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標準為例: (一)定額調整 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7元。這一條增加的額度是每一名退休人員都能得到的 。(二)掛鉤調整1、按照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退休人員按照本人2016年12月基本養老金水平的2%增加基本養老金。從這條規定看,領取養老金多的人是多漲的。

如甲每月5000X2%=100;乙每月2000X2%=40,這就是多交多得。2、按照繳費年限掛鉤調整。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一年增加1.5元。從這裡不難看出,繳費年限長的人也是多漲的。甲繳費43年X1.5%=64.5;乙繳費25年X1.5%=37.5,這就是長交多得。 從上面看: 甲47+100+64.5=211.5元,佔5000的4.23%,低於5.5%的調整標準;乙47+40+37.5=124.5元,佔2000的6.2285%,高於5.5%的調整標準。 為此我說調整標準一樣,養老金多的人增長比例低,養老金少的人增長比例高;養老金多的人增加額多,養老金少的人增加額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框架下的基本養老保險,最基本一條就是體現多交多得、長交多得,如果向你說的那樣高(高的原因與交費多有關)的少調、低(低的原因與交費少有關)的多調,就公平了,這樣交得多的人不就吃虧嗎?如果這樣在交費上大家都會十五年交完後即停交,國家還得確定交費值(不能再工資比例交了)。

至於你說的不分行業,不知從何說起,養老保險費(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為例)交費是分別按每個職工工資額的28%向社保局交納的(其中單位交20%、職工個人交8%),退休領養老金是用全國統一計算辦法計發的,這個辦法並沒有行業之分。

你看看下面這幾張圖表,或許能幫你解開迷團。


我愛我家214230147

樓主問的是養老金這個每年的上調比例吧。

養老金的上調並不是根據你的這個,自己拿養老金的金額工資,來調!高的什麼少調。低的多調,這樣來說的。

養老金的上調,一共有三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就是定額調整。定額調整,不論是養老金拿多少的人,他調整都是一個數字。

第二個因素就是掛鉤調整。掛鉤調整,主要是就是考慮你繳費年限長的,和拿退休金多的人群,他所調整的,相應的也多一些。

第三個因素就是傾斜調整。 清潔調整,主要是針對高領退休人員,和我國在艱苦邊遠地區的一些配修人員的調整。

所以這三個因素根本沒有樓主所說的。那工資高的調整的少,拿工資低的調整的多,這樣一個說法。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養老金調整按金額分不同檔次高的上調低的多條部分行業,這樣是不是更合理呢?

凡是提這種問題的,都是退休養老金比較低的。是不是合理,站的角度不同,看法可能就會不同。


養老金連續增長13年,今年有望實現第14年增長,每年工資調整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相結合的辦法來進行調整。定額調整就是不管你工資高低,每個人都調一定的數額,體現了公平合理。定額調整對養老金低的是有利的。掛鉤調整,基於退休時養老保險的交納年限和退休養老金的高低有關係。至於傾斜調整,每個人都不要計較因為每個人都能到70歲以後。

王大姐交城鎮居民養老保險15年,現養老金1500元,58歲,以山東省的2017漲幅為例。定額調整55元,工齡調整15×1.7=25,5,工資掛鉤調整1500x2.1%=31,5,

每月工資增長為112,增長比例112/1500=7.4%

所以現在的養老金增長辦法已經向工資低的人進行傾斜,養老金低的,實際上,每年增長都比平均高。

其實提出這種想法的人,也可以站在另一個角度考慮,如果你在崗時交的養老保險多,工齡也長,退休時,養老保險金高,退休時養老金逐漸拉平,那你在崗時的貢獻是不是不被認可了?

好就聊到這,不喜勿噴


二妮子

養老全調整按金額分檔,高的少調,低的多調,不分行業,這樣看似公平合理,其實不然。首先,養老保的繳納是按每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來繳費的,繳費基數高,指數高,繳納養老保險的費用高。反之繳費基數低,指數低,繳納養老保險就少。一般工資高於當地社平工資的300%的,接當地社平工資的300%來確定繳費基礎,繳費養老金保險的金額多,自然到退休基本養老金就高。低於當地社平工資60%的,按當地60%的社平工資來確定繳費基數,這樣繳納養老保險的金額低,退休時領的基夲養老金低。這樣看來繳費多,繳費時間長,自然繳納的養老保險多,繳費低繳費時間短,自然到了退休後,領的基本養老金低。由此看按統一的比例來調整養老金才是最公平的。


花貓53

你好!你提的問題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現在有許多拿低養老金的都有這種想法,憑什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老人比我們企業退休老人的高出2-3倍?太不公平了,於是乎,出現了按工齡拿退休金的呼聲,一年100元40年就每月4000元,不考慮其他因素。高的拉下來,低的調上去。我們農村有一句俗語:“哇事容易做事難”,國家真這樣做了,拿低養老金的企業職工倒

是高興,舉雙手贊成,可那些拿高養老金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老人他們會同意嗎?他們會樂意嗎?那是肯定不會樂意的。我們這邊高興了,可他們那邊不高興,這不又產生新的不高興,新的不平衡了?所以你說的這個想法是好的,但執行起來就難了。所以說你這種想法是行不通的,起碼目前是行不通的。



我們國家的社保原則是“多繳多得,少繳少得”。企業職工少得的原因是當時企業為了節約成本,給我們按最低標準上繳社保費,所以,我們今天就少的拿,這是企業給我們所造成的𣎴平,是養老雙軌制給我們造成的不平。對於這種不平衡,其實我們國家也是很重視的,這不現在不是養老保險已經並軌了嗎,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以後新人退休就統一了,退休金都是執行一個標準,不管企業、事業單位都統一個標準,再也不會出現“你多我少,我少你多”的情況。

然後,以前雙軌制造成的那種不公平,我相信國家也會逐步解決的,我們我們相信這一天會很快到來。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