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進退為難時,讓孩子指引你吧

當你進退為難時,讓孩子指引你吧

人生有兩大遺憾:

一是關鍵時刻難做選擇,好不容易做了,還是錯的;

二是該堅持的時候沒堅持,想再啟動已不可能。

那些持續規劃好一生,怎麼打擊都不退卻的人物,比較罕見,稟賦、教育、健康、機遇,缺一不可,多數人是缺了其中幾點的,所以遺憾的發生率比較高。

怎麼減少遺憾呢?

對於多數人來說,可以藉助孩子的力量。

對自己的孩子好,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未來,這是寫在基因裡的,這不需要學習。

不少人懶散、無所謂,但有了孩子後卻變得勤奮、有責任感,就是這種基因的力量在起作用。

好逸惡勞是人性,照顧後代也是人性,後者竟然經常戰勝前者,你就知道其力量之大。

一個人放棄一件正確的事情,往往是惰性在起作用。不少學霸,年輕時很聰明,當他有了一分穩定的工作時,技能好像瞬間冰封,因為他覺得,吃的苦到頭了,再也不想那麼累,再過幾十年看,他的聰明已經消失了。這些人的忍受力,並不低於常人,所以,有了藉口,有了一點安穩就停止,是普遍存在的。

這時候,孩子可以引領你。

昨天,有位讀者的問題是:

當你進退為難時,讓孩子指引你吧

在這種進退兩難,進退似乎都有道理的情況下,家庭的居所,家庭的資產配置,從“怎麼對孩子更好?”的角度考慮問題,就相對容易解決。

孩子在上海出生長大,他的起點,一定是更高的,他將來的機會,也會更多。

這個前提一確定,就會發現上海很多好處:

一是上海的門檻雖然越來越高,但門還是開了一條縫,你們社保滿5年,就能夠買房留下了,房子再小再偏,也是上海人了。這門檻還篩選出一批像你們一樣的人,有耐心、會規劃、能吃苦,又進一步提升上海的優勢。當然,這不意味著我贊同各類限制措施,我認為人口自由流動是最好的,只是說,任何限制措施,都擋不住真心想進入一個城市的人。

二是上海這樣的發達城市,既是高學歷人才的天堂,也是低學歷人才,甚至是文盲的天堂。高學歷的人活得越好,低學歷的人也活得越好,富人活得越好,窮人也活得越好,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城市化的魔力。高學歷的人、富人的時間越值錢,他們需要外包的工作就越多,低學歷的人、窮人就越容易找到工作。僅僅快遞小哥與家政小妹,沒有門檻,想幹活就行,養活了多少人?勤快的、眼裡有活的,還很搶手。回到小城市、甚至鄉村,大家的活都自己幹了,你機會反而更少。越害怕失業、越要呆在發達城市。

三是可以意識到,人想逃離發達城市,本質上是向惰性認輸,以為自己攢下一點錢,再加上低慾望,從此就可以在小地方退休了。照顧父母之類的,基本上是託辭。因為你呆在發達城市,機會更多,收入更高,照顧父母的能力也越強,照顧,最終還是錢說了算,再說了,你能力強一點,把父母接來上海照顧,不是更好嗎?發達城市的醫療與養老資源,一流的。

很多孩子,是父母的救星, 是父母的指引。為了孩子的遠大前程,很多父母走上了繁盛之路,挖掘出了自己的潛能。

但願昨天這位讀者留在上海,也但願所有類似處境的讀者留在發達城市。多年後,你們及你們的孩子,都會感謝今天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