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對比高校綜合實力的十大指標

前一篇文章介紹了評價專業實力的七大指標,本篇介紹對比高校綜合實力的十大指標。

高校基本情況及實力比較

截止目前為止,全國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703所,其中本科院校1281所,專科院校1422所。按權屬性質來分,共有公辦高校1957所,民辦院校746所(其中獨立學院265所,中外合作辦學11所)。

不同高校之間辦學實力上有一定的差距,社會上亦有各種各樣的高校排名。本書使用10個國家指標對院校綜合實力進行分類,這10個指標分別是:

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重點學科、研究生保送資格、博士後流動站、博士點、碩士點、國家特色專業。

在大部分情況下,高校的綜合實力可以按以下梯隊排序:

高考志願填報:對比高校綜合實力的十大指標

需要說明的是,大部分前面梯隊的院校同時包含後面梯隊院校的指標,比如985工程院校均同為211工程院校;211院校都有國家重點學科,均有研究生保送資格。

另外,這個梯隊排名也不是絕對的,比如部分政策性高校。但總體來看可以反映出高校的實力特徵。

985工程

標記為“985”

985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建設工程。名稱源自於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講話。985工程院校為國內頂尖院校,共有39所。2016年6月985工程正式停止實施,一般認為由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雙一流)取代,但985工程仍然是國內頂尖高校的標誌。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標記為“雙A”和“雙B”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合稱雙一流建設。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40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8所。

本文將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標註為“雙A”,將世界一流大學B類建設高校標註為“雙B”。和985工程高校一樣,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屬於國內頂尖高校。

原39所985工程高校全部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中36所進入一流A類建設高校,3所進入一流B類建設高校(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另有3所原211工程院校進入一流B類建設高校(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

211工程

標記為“211”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 211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國家正式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的重點建設工程,是國家九五期間提出的高等教育發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業的系統改革工程。

211工程在1995年11月開始實施,2016年6月與985工程同時停止實施,一般認為由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替代。

全國一共有115所211工程高校,是國內高水平院校。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標記為“一流”

所有211工程院校均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另有15所非211工程高校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合稱為雙一流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140所(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其中原211工程建設高校115所,非211工程高校15所,因此可以簡單的認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取代了211工程成為國內高水平院校的標籤。

國家重點學科

標記為“重”

需要注意的是,本書統計的高校國家重點學科數量(含重點培育學科),是以研究生二級學科為標準的國家重點學科數量,所有一級學科均已換算為二級學科。據統計,具有國家重點學科(含重點培育學科)的院校有222所。由於本書篇幅有限,就不在此一一列舉,考生可以通過本書軟件進行查詢篩選。

研究生保送資格

標記為“保”

保送研究生的正式稱謂為“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稱

推免;保送讀研的學生簡稱推免生;研究生保送率簡稱推免率。本書為了通俗易懂,將推免簡稱為保送研究生。在這裡有幾點特別說明:

不是每一所大學都具有推免研究生的資格。我國目前具有推免資格的院校一共有365所,每一所具有推免資格的大學的推免率也不相同,且相差較大(最低為1%,最高為清華大學的62%)。高校的推免率由教育部制定。

推免生不參加統一考試,但需要參加高校組織的面試;並不是一定要讀本校的研究生,推免生也可以讀其他院校的研究生。

高校在招收研究生時更青睞推免生。頂尖985高校招收研究生時推免生佔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國家重點學科,往往推免生的招生比例達到80%以上,甚至部分院校的重點學科只招收推免生。

高校的推免率針對整個學校,而不是針對專業。全校每個院系每個專業的推免率基本都相同。因此對有意於深造的考生來說,讀推免率高的院校的非優勢專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中國礦業大學(推免率16%)的非礦產類專業(如建築類專業)。

高校的定向委培生、專升本學生、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免費師範生、獨立學院的學生均不具有推免資格。另外,部分高校給予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推免名額,部分高校不給予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推免名額。

博士後流動站

標記為“後”。

注意,博士後不是學位。一般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的院校,都是科研實力較強的院校,因此博士後流動站也是衡量一個學校終合實力的標誌之一。

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的院校有311所(不含軍事院校)。

博士點

標記為“博”

本書對博士點的統計以二級學科為準,將所有一級學科博士點換算為二級學科博士點。

設有博士點的院校有355所(不含軍事院校)。

碩士點

標記為“碩”

本書對碩士點的統計以二級學科為準,將所有一級學科碩士點換算為二級學科碩士點。

設有碩士點的院校有603所(不含軍事院校)。

國家特色專業

本書軟件標記為“特”

特色專業是高校實力十大評價指標中最弱的一項指標,在標有前面6項中任一項指標的情況下可以忽略本指標。

具有國家特色專業的院校有657所(不含軍事院校)。

其他指標

當然,還有很多反映院校實力特徵的指標本書軟件沒有統計,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副教授人數、兩院院士人數、長江學者人數、青年千人計劃人數、ESI千分之一學科數量等,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查詢。

對院校特徵進行標註

我們在軟件中使用簡稱對院校指標進行標註,如:

高考志願填報:對比高校綜合實力的十大指標

該圖表示浙江大學屬於985工程建設高校(簡稱985)、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雙一流A類,簡稱雙A)、211工程建設高校(簡稱211),同時具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8個(簡寫為一流18)、研究生保送率為25%(簡寫為保25)、國家重點學科81個(簡寫為重81)、博士後流動站54個(簡寫為後54)、博士點212個(簡寫為博212)、碩士點247個(簡寫為碩247)、國家特色專業35個(簡寫為特35)。

再例如:

高考志願填報:對比高校綜合實力的十大指標

該圖表示寧波大學具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簡寫為一流1)、研究生保送率為3%(簡寫為保3)、博士後流動站3個(簡寫為後3)、博士點12個(簡寫為博12)、碩士點114個(簡寫為碩114)、國家特色專業6個(簡寫為特6)。

高考志願填報:對比高校綜合實力的十大指標

該圖表示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保送率為10%(簡寫為保10)、國家重點學科1個(簡寫為重1)、博士後流動站6個(簡寫為後6)、博士點27個(簡寫為博27)、碩士點97個(簡寫為碩97)、國家特色專業7個(簡寫為特7)。

通過指標標記,考生可以一目瞭然的比較院校實力。

練習:下圖中是某同學查詢到的部分院校,考生可嘗試分析圖中的院校指標。

高考志願填報:對比高校綜合實力的十大指標

下期預告:

很多家長比較關注如何挑選志願,下期文章將介紹如何通過最近幾年的分數挑選志願,歡迎大家收看。

我是校園網,專注於高考志願指導服務十年,專注於高考志願指導軟件大數據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