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最招黑的是哪件事?

愛因愛生

薛寶釵最招黑的是金釧之死,她在襲人屋裡聽見一個老婆婆說金釧姑娘好好地跳井死了。襲人當時流下眼淚,二人身份地位相同,曾在一起說笑談天。金釧死襲人有兔死狐悲之感。就這點上,襲人在寶玉對黛玉表白的心情上也是有另一種心情,之前說是嫉妒二人。這個從寶玉話中求妒婦方可見。另一點,金釧的死因襲人未必不思量。所以對王夫人所說的意思是寶玉好,我們不求功,只落個好就行。便有對寶玉怕侍奉不周引來閒話作為侍女脫不了責任的擔憂。所以攆完晴雯後,王夫人對她們僕人的一番狠話襲人深以為悲。襲人也有自身安全的考慮,也為寶黛。事發免不了出現你死我亡之事。

而寶釵面對金釧之死,什麼表現?甚為驚奇。去王夫人處安慰王夫人。王夫人對金釧有感情,哭,多年主僕,情同母女。認為她氣而死自己有責。寶釵則為了勸慰王夫人,認為不是氣性大死。是玩失足掉下的,又認為縱這樣死,是糊塗人,不可惜。王夫人向她求兩套衣服她也答應了,而且金釧還穿過她的舊衣裳。

人多謂她冷,王夫人是寶釵姨母,自然心偏向王夫人,勸慰她心裡不好受想開些,也無可大加責難。而且金釧確實氣性大,不應投井而亡。尊嚴大於生命了。而寶釵如果對金釧有些同情,就不會去勸慰王夫人了。而是回到自己那裡。她善於逢迎從元春省親做詩也看到了。而寶玉捱打襲人向王夫人的對黛玉的一番話也有脫身之計,怕招惹上金釧那樣的是非而死。對王夫人也表示了一番辛苦與忠心,日夜為主人掛心,怕學壞。對王夫人心思。

寶釵與襲人各站不同利場,各為其利。


圃香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不大喜歡紅樓夢裡的薛寶釵,不喜歡她,不僅僅是她的成熟和圓融,更主要的是她做的事讓人喜歡不起來,當然,這都是讀者眼中的薛寶釵,曹公筆下的薛寶釵,其實跟林黛玉一樣,是可以齊家的裙釵,是脂粉隊裡的英雄。

很多人不喜歡薛寶釵,甚至不惜黑她,可能跟三件事有關。

第一件事就是滴翠亭事件。寶玉和姊妹們搬到大觀園之後不久,就遇到芒種時節,要餞花神,眾人見黛玉還沒來,寶釵就自告奮勇要去找顰兒,因此有了一段寶釵撲蝶的情節,這也是紅樓夢裡寶釵難得的少女心初露的時刻。

但這之後寶釵追蝴蝶追到了滴翠亭外,聽到了小紅和墜兒的私密談話,機警的小紅怕隔牆有耳,要打開窗戶看下窗外是否有人,於是情急之下的寶釵就用了一個金蟬脫殼的法子,假裝正在找黛玉,並說黛玉剛剛就在這裡,以此小紅認為林姑娘聽到了她們的談話。

很多人讀到這裡,從寶釵的心理活動中,都讀出了驚恐,原來薛寶釵這麼腹黑,不僅把小紅看成是“頭等刁鑽古怪東西”,為了脫身還嫁禍給黛玉。這可能是寶釵被黑最多的一次。

其實我們靜下心來去思考,寶釵這麼做是人之常情,因為我們總是喜歡佔領道德的高地,去對一切人和事做審判。人都是首先利己的,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如果把我們置換到當時的環境中,也許十有八九也會做出跟寶釵一樣的舉動,所以不能因此就說寶釵是有心機的。

那麼她為什麼一定是“嫁禍”給黛玉,而不是迎探惜三春或別人呢?這個更簡單了,她本身就是去找黛玉的,當時又是在情急之下,容不得她多想,所以直接就把黛玉搬了出來。

第二件事是金釧兒死亡事件。很多人不能原諒寶釵的不只滴翠亭事件中她對黛玉無心的“嫁禍”,還有在她面對金釧兒之死時的“無情”和“冷漠”。

這個情節說的是王夫人因為金釧兒“勾引”寶玉,把她趕了出去,結果金釧兒憤而跳井死亡,王夫人為了臉面,向寶釵掩蓋了真相。寶釵為了勸慰姨媽,對金釧兒的死毫無同情之意,還說她是自己玩不小心掉下去的, 又說她是糊塗人,死了也不可惜。

我們初次讀到這裡,再次對寶釵的冷漠和心機表示憤怒,甚至更加討厭她,對待無辜死亡的一條人命,她不僅無動於衷,還企圖把一切罪責推到死者身上,這個無論如何讓人無法原諒了。

先別急,我們還是做一下身份置換,你在寶釵的位置,你會怎麼勸自己的姨媽?難道說自己姨媽的不是嗎?可能很多人都會跟寶釵一樣,為了勸慰長輩,只能犧牲掉一些東西。

寶釵的圓融和成熟正在這裡,她知道人已經死了,怎麼說都沒意義了,而姨媽是長輩,作為晚輩的她,除了用話寬慰,還能說什麼呢?我們看寶釵是無情的,但王夫人會如何看寶釵呢?一定跟我們是相反的,不是嗎?

第三件事是柳湘蓮失蹤事件。寶釵的哥哥薛蟠是個呆霸王,有龍陽之好,在賴尚榮家聽戲時看上了串戲的柳湘蓮,結果被柳湘蓮一頓毒打後,兩人就結下了樑子,沒想到後來因為柳湘蓮一次出手相救,兩人結拜成了兄弟。

薛蟠回來後就到處為柳湘蓮的婚事張羅,結果沒想到柳湘蓮因為誤會了尤三姐,導致尤三姐自刎,他對塵世再也沒有什麼依戀,就跟著一個道士走了。薛蟠還哭了一場,薛姨媽也覺得可惜。沒想到寶釵卻不這麼認為。

寶釵對尤三姐的死和柳湘蓮的出走,不僅不在意,還說他們是命中註定,表現的非常冷清,一絲感情都看不出來。就連呆霸王這樣的人都能淌眼抹淚的,寶釵這個女孩子卻這麼淡定,這不由得令人倒抽一口冷氣。

寶釵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我們看薛寶釵一家三口,哥哥是個呆霸王,沒籠頭的馬,不能依貼母懷,而薛姨媽也是遇到事情就沒注意,常常犯糊塗,只有寶釵,時刻都能保持冷靜和理智。我在之前的拙作中曾分析過,薛寶釵才是一家之主,從柳湘蓮尤三姐這件事就看得出。

所以寶釵不在意柳湘蓮尤三姐之後,而是讓薛姨媽和哥哥商議,要請夥計們吃飯,而這對寶釵來說,這才是最該做的事。

以上這三件事,可能對很多紅迷來說,都是寶釵讓人喜歡不起來的地方,也是她被黑最多的原因,尤其是滴翠亭“嫁禍”黛玉事件和金釧兒之死一事寶釵的態度,都讓人覺得寶釵太有心機,太冷漠無情。如果我們聯繫上下文,結合當時的情況,以及寶釵的身世和性格可知,寶釵的可怕不是冷漠和無情,而是她的早熟,讓她過早地學會了剋制、理智和明智。

很早的時候,我讀紅樓,也是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分三六九等,有好有壞,但隨著閱讀的深入,閱歷的加深,發現這樣讀紅樓未免淺薄了。曹公筆下的女子,沒有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人,她們有缺點,但這不能怪她們,是環境改變了她們,讓她們學會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玉身邊的人和事相處,寶釵和黛玉,其實都是這樣的女子。


少讀紅樓

寶釵有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

《紅樓夢》第三十五回裡,寶釵的貼身丫環鶯兒對寶玉笑道:“你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次。”但寶釵又突然到來,鶯兒也沒有說出寶釵究竟有哪幾樣好處,我認為曹雪芹這樣寫有如下幾個用意。

一為了留下空白引人想像。普天下的男人喜歡女性哪一個好處,真可謂千差萬別。寶釵的這幾個好處是模樣之外的好處,不直接寫出,使每個讀者都能盡情地想像,想像出幾種好處,放到寶釵身上。這實際上是作者有意讓讀者參與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人物更有個性化,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體驗感,存在感。因此,作者在這個讀者最想讀到的地方戛然而止,真是不寫勝有寫,是更早的“此處刪去五百字”。

二是人物矛盾衝突的需要。這一情節的出現表現出這時的釵黛對寶玉的愛情衝突已達白熱化程度。黛玉先入賈府,寶黛情感已深,又有賈母支持,寶釵在愛情上是一個進攻者的身份。在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一節裡,鶯兒已說過通靈寶玉上的兩句話和寶釵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項圈上的八個字是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等語,可以說鶯兒是寶釵金玉良緣的忠實宣傳者。這裡又說寶釵有別人不知道的好處,是對寶釵的進一步宣傳,這一宣傳讓寶玉好奇心大長,但又欲說還休,吊足了寶玉的胃口,也說明寶釵對寶王的進攻更加強烈了,直接用自己的不為人知的好處來進攻,拋出了一張王牌,足見矛盾衝突之激烈了。

三鶯兒的話欲言又止,也符合寶釵一貫的性格特徵。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一個藏字,點出了寶釵不大愛表現自己,事不關己往往一問搖頭三不知。寶釵自己所獨有的好處,當然要藏得很深,深得可能連她母親也不知,但鶯兒卻知道得一清二楚,知道到還罷了,鶯兒還要把這個秘密對特定的對象說出來,這對寶釵這個持家嚴謹的人來說,只能是寶釵默許甚至鼓勵鶯兒說出來,從而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從這看來,鶯兒的所作所為都在寶釵的掌控之中。寶釵隱藏自己相機而動,真可謂藏愚守拙的典範。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曹雪芹高超的語言藝術,不寫卻比寫了更好,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一真詩文

薛寶釵最招黑的事情當然就是〝滴翠亭事件〞了,明明是她撲蝶撲累了,在滴翠亭外歇腳,無意偷聽了怡紅院的兩個丫頭小紅和墜兒的一番涉及男女私情的談話,卻因為怕被發現,急中生智喊〝顰兒〞,嫁禍給林黛玉,讓林黛玉背鍋,自己卻裝作一個沒事人。



其次是她面對金釧跳井事件發生後,本著安慰王夫人的想法,對王夫人說是金釧井邊貪玩,不小心失腳掉下去的,貌似毫無憐憫之心。



寶釧外表上好像和誰的關係都很好,特別注意維護和大家的關係,送禮物一眾人等一個都不落下,但心裡比較冷,吃的是冷香丸,住的是雪洞一般的屋子,也不愛花兒粉兒的,也不會和什麼人交心,和自己的貼身丫鬟鶯兒的關係,也不會像黛玉與紫鵑情同姊妹一樣親密。

但是寶釵真的有沒有那麼壞?有沒有存心要嫁禍於人,或者是存心落井下石,看別人的笑話,可能也並不是。她只是堅守著自己的價值觀,她只是不干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明哲保身,自雲守拙。她還是有她自己的立場和出發點的,她那麼做,並不是我們有些擁林派所特別厭惡至極、人心叵測的做法。


冰珊醉紅樓


寶釵招黑的根本原因是起先入住賈府不久就看“玉”、示“金鎖”,拋出癩頭和尚的“金玉良緣”,弄得林妹妹生了多少氣、流了多少淚、吃了多少醋、和寶玉吵鬧了多少回呀!

後來釵黛結為金蘭姐妹,黛玉非但不再生氣了,反而向寶姐姐承認是自己“小性兒”。黛玉又要認薛姨媽做娘,場面溫馨和諧………

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是“黛死釵嫁”,薛寶釵這個破壞“木石姻緣”的第三者怎麼可能不招黑呀!

寶釵的招黑事件:

a寶釵滴翠亭嫁禍黛玉事件。

b金釧兒事件中,寶釵對王夫人的勸慰語言表現其“冷血”內心。

c柳湘蓮因尤三姐自刎事件出走,寶釵規勸哥哥和母親的話表現出“無情無義”。

d寶釵對黛玉玩笑,要薛姨媽討黛玉給哥哥薛蟠做媳婦。真是“其心可誅”!

e寶釵在悄悄幫王夫人換掉賈母用來配藥的朽壞人參時,居然敢私下對王夫人嘲諷賈母。

f寶釵被寶玉“說楊妃”時怒了,又訓斥丫頭靛兒、又諷刺寶黛二人上演“負荊請罪”。

g寶釵幫湘雲辦“螃蟹🦀️宴”是虛情假意,後來抄檢大觀園的第二天就將湘雲交給李紈,自己當天就搬出大觀園。寶釵實際上是不顧別人、只顧自己的冷漠無情人。

h寶釵太狡猾了,利用黛玉在行酒令時說錯話收服了黛玉。寶釵騙取黛玉的純真感情,實際上是為了向黛玉顯示自己有母親、有哥哥,還讓薛蟠為黛玉帶回江南土產。這一切都是為了讓黛玉明白自己父母雙亡、離鄉背井、寄人籬下以此剌激黛玉,讓黛玉更傷心病情加重。

i寶釵懂醫理,送給黛玉燕窩熬粥喝,這會讓黛玉的病情加重。

j寶釵和薛姨媽共謀,欺騙黛玉說要去賈母處為黛玉做媒。實際上薛姨媽和寶釵根本就不願意真正去辦,這是對黛玉的欺騙、是見死不救落井下石。

k寶釵和襲人志同道合兩人都勸寶玉讀書上進,寶釵小恩小惠拉攏襲人。襲人向王夫人的彙報讓寶玉搬出大觀園,因為想阻擋“寶黛姻緣”。

總之,寶釵乾的那一件事情不是“心機婊”,不是“腹黑”呢?

最後寶釵終於成功了,黛玉淚盡而亡、寶釵達到目的做了“寶二奶奶”。

是呀!在“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的激烈競爭中,“金玉良緣”脫穎而出取得勝利,“木石姻緣”愛情自由慘敗了。觀眾和讀者怎麼可以能不同情失敗的“弱勢一方”,痛恨勝利的“強勢一方”呢?

可是我們都想過嗎?

為什麼薛姨媽在嫁女之時充滿無助與無奈?

為什麼寶釵會在出嫁之前,手捧著嫁衣無聲淚流呀……


阿丹151014015

對我來說,她最招黑的事就是嫁給了寶玉,因為我是黛玉粉。我承認她的聰慧與知書達理,也認同她的為人處世。生活中我行為上面更傾向於寶釵,但黛玉更能引起我的內心共鳴。

從書籍描述黛玉的外貌開始,“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再到黛玉進賈府,寶黛初相見——這個妹妹我曾在哪裡見過的,我已經站定黛玉不動搖了。

雖然不喜歡寶玉,但是黛玉喜歡啊!結果寶釵嫁了,這還不招黑啊!


春風裡沉醉

薛寶釵在《紅樓夢》中定位是自雲守拙,人謂藏愚的角色。剛進賈府便能和上下人等打成一片“丫頭們都愛跟她玩”,史湘雲更是問過黛玉“你能挑出她一點不是來,我就服你。”。可是,聰明事故的寶釵卻做過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和兩件極無情的事,讓許多讀者有美玉微瑕之憾。

1、滴翠亭嫁禍林黛玉

寶釵撲蝶不想遇到怡紅院丫鬟紅玉和墜兒在講悄悄話,當時窗是關著的。作為大家閨秀的寶釵姑娘完全可以繞開走,但她卻‘剎住腳往裡細聽’,此舉已傷體統。被紅玉和墜兒發現後,寶釵急中生智喊出黛玉小名“顰兒”,這個做法又讓人看不懂了,按說寶釵在聽丫鬟們講話時已思襯過兩人品性:“自古姦淫狗盜之人,心機都不錯”,但寶釵卻在此時拉出黛玉,不免有嫁禍黛玉之嫌。

2、金釧死後勸慰王夫人

金釧和寶玉在王夫人面前舉止不當,惹惱王夫人被攆,性子烈的金釧百般求告無果後跳井身亡。寶釵趕到王夫人處時,王夫人兩眼垂淚,此時的王夫人應該處在深深的悔恨之中:“我只說氣她兩天,還叫她上來,誰知她氣性那麼大,就投井死了,豈不是我的罪過?”。寶釵卻不以為然“依我看來,她不過是下去住著,或在井邊玩掉下去,豈有這樣大氣的理?若是這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值得可惜”。一通話下來沒有一個同情的詞語,冷若冰霜,黛玉尚在憐花葬花,一條人名在寶釵眼中卻賤如螻蟻,讓人不寒而慄。

3、柳湘蓮出走後勸慰薛姨媽

薛蟠在外被劫,遇得柳湘蓮搭救,兩人一泯前仇結為兄弟。得知柳湘蓮與尤三姐要結親,薛姨媽高興地準備為他買房子,治傢伙,擇吉娶親,不想東窗事發尤三姐自刎,柳湘蓮出走。薛姨媽聽聞後一個人在難過,寶釵見之便勸:“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是他們前生命定,現在死的死,走的走了,依我說,由他罷了。媽媽也不必傷感。到時哥哥打江南迴來了一二十日,帶回的貨物也該發完了,那同去的夥伴們辛辛苦苦的,媽媽和哥哥商議商議,也該請一請,酬謝酬謝才是,別叫人看著無理似的”。在寶釵眼中,他人的生死都是小事,即便是自己親哥的救命恩人,還不如自家一個“知禮”的名聲重要。霸道無知如薛蟠,尚在柳二郎出走後大哭不止,寶釵卻一語帶過,內心毫無波瀾,此女子內心冷如鐵石可想而知,此事看來“知書達理”的寶釵還不如呆頭呆腦的薛蟠來得有情義,有人味兒。

寶釵聰慧博學,世故圓滑,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點,但人都會有不是的時候,而“無情”較“心機”才是最招黑的一點。


微影窺人生

我個人以為,就是盯著寶二奶奶的位置不放、不達目的(金玉良姻)不罷休。當然,這不是她一個人的事,這首先是薛姨媽和王夫人的意圖。

小說中已經交代得很清楚,薛寶釵的“熱毒”是胎裡帶來的,這等於告訴我們,這熱毒之源,不是薛姨媽就是他兄妹二人的父親、那姓薛的皇商。薛蟠的素常習性,也是“熱毒”的孽火齊攻的表現。

所有其它的事情都脫不開為了這一個終極目標。


TeaC

很多人不喜歡薛寶釵,認為她不真誠,少年老成,沒有花季少女應該有的模樣。當時進入大觀園的時候,大家普遍都是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小男孩,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年紀,以寶玉為首的大觀園成員團,本該在大觀園內歡度青春的,但是薛寶釵的處處儒家思想的做法,讓人看著有些生厭。其實多數的情況下,寶釵的做法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次,雖然也是小事兒一樁,但總是那麼不能讓人感到舒服。

就是寶釵在院裡無意間偷聽到了一對丫鬟的講話,而這些講話都是很私密的,她唯恐丫鬟們對她又不好的印象,而故意嫁禍於黛玉,讓兩個丫鬟的敵意轉移到黛玉的身上,我覺得這樣做的不太光明磊落。

第二個方面便是,她做事的根本在於符合不符合理法,反而很少去考慮人的問題。舉一個栗子,在金釧跳井之後,她去勸告王夫人,很少能夠聽到她語言中的關心的成分,這是讓人覺得不舒服。


大野澤的風

不喜寶釵,獨鍾黛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