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一種智慧

快樂是一種智慧

雲私塾倡導“易經決策生活”之理念

今天為您分享的是第806期內容

龐子博先生經典系列解讀之

《弟子規》專欄 之十六

快樂是一種智慧

快樂是一種智慧

“父母責,須順承”

快樂是一種智慧

龐子博先生:“父母責,須順承”。“責”字,我們可以直接理解為訓導和責罰,其實“責”在古代跟欠債的“債”是同一個讀音。作為父母,如果你想讓子孫尊重你,包括老師也一樣,想讓學生尊重你的話,道理非常簡單,無論在什麼時候、任何狀況下,你保證會得比他多,你就一定被尊重。

快樂是一種智慧

他會玩電腦,你會編程,那他永遠尊重你;他打遊戲上不去,你一上手通關了,他給你磕頭,叫你“神仙”。所謂“人知我不知謂其神”,別人知道我不知道的,那別人就是神;“我知人不知也謂其神”,我知道別人不知道的,那我就是神。所以父母也好,老師也好,永遠要保證比學生、孩子知道得多。

快樂是一種智慧

“須順承”,現代人從骨子裡是不願意的,總覺得自己就有這樣的個性,不會這樣、不會那樣等等,那你一定吃虧。

有人總是喪著個臉,動不動發脾氣。原來經常有人說“別憋著,發出來就好了”。其實,憋著是傷肝,發出來連肝帶肺傷。

你們大聲喊過沒有?小時候喊過,你聽小孩喊的聲音,非常尖銳,他沒事,因為他很愉悅,玩得很開心,要表達一下激動而亢奮的心情,“吱”一嗓子,聽著那個聲音非常脆,不是震耳欲聾,是震耳膜,喊出來的是元氣。

快樂是一種智慧

現在你們所有的人晚上去找一個沒人的地方試試,我敢說喊完之後直接嗓子就劈了,再說話都啞了,為什麼?因為用的根本就不是元氣,而是肺氣。

肝血不放鬆,肺就沒有水潤它了,就乾癟了,肯定就壞掉了,然後說話什麼都不行了,接著就會使人“容顏老去”。所以大家記住:要想養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生氣、不發脾氣,如果真想發脾氣的話,也是動口別動心,吵完人算了,一轉臉就忘。

快樂是一種智慧

如果你一生氣把人吵一頓,自己再氣八天都回不過神來,那無異於服二兩砒霜,

發怒是有劇毒的。不要發脾氣,不要生悶氣,這是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快樂是一種智慧

孝順父母不僅僅可以得到你應該得到的東西,而且還會讓你的脾氣、性格都轉好,最後得到一個非常大的因果回報,就是身體好。孝順父母的人沒有那麼大的個性,不生氣、不較真,逆來順受,什麼時候都是樂呵呵的,這種人往往不得病,氣不起來、惱不成。

快樂是一種智慧

我們老師父說過一句話:想要好身體,記住一個詞“沒心沒肺”!學一個沒心沒肺的人,你就有好身體。大家從古至今看,特別精明的人往往不長壽,要麼是自己暴死了,要麼是被人幹掉了,為什麼?他算計得太多了,太精明瞭,把不是他的東西都算成他的了,最後付出的代價是生命。

“須順承”。“順”字右邊是個“川”字,

其實順就是川流不息的意思。父母所交代、命令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像流水一樣順水推舟地去做。“承”者秉承也,就是拿得起,放得下,能夠承受。

快樂是一種智慧

文字:涵鈺 | 攝影:安旻

視覺:侯樂 | 技術:渤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