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雲私塾倡導“易經決策生活”之理念

今天為您分享的是第808期內容

龐子博先生經典系列解讀之

《弟子規》專欄 之十八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晨則省,昏則定”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龐子博先生:“晨則省”,這是過去的一種禮儀,它存在於兩個地方,一個是對父母,再有一個就是對師長,學生到了學校,第一件事情是要給老師問好,過去叫請安。我個人建議把這個禮恢復起來,這樣對老師是一種尊重,對孩子是一種教育。

孔子是中華民族的聖人,是文化精神的載體。學校大廳如果擺一個這樣的像,每天早上都來看,而不是講《弟子規》才能看到,那每個人心裡都會種一顆什麼樣的種子?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與聖賢為伍,每天都能見到聖人,向聖人看齊。家長去接孩子時不僅向老師致意,也知道聖人在看著我們,心裡是不一樣的。“省、定”這樣的禮數,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要恢復,這樣民族文化才能復興。

如果基礎都做不好,光做好外表的東西是沒有用的。家裡供著佛,出去吃喝嫖賭,有什麼用?還不如不供!所以恢復禮數是我們這一代人或者幾代人應該做的,最起碼要有這個思想意識,這樣對民族和國家才會有幫助。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接著講“晨、昏”,什麼叫晨?我們經常講早晨,其實“晨”不是指太陽出來,是指眾星將退、其日將升的時候,就是我們說的黎明之時,所以日在上,辰在下。尤其你到很廣闊的曠野裡面去看,星星還在那面亮著呢,太陽這面已經魚肚白了,等太陽完全亮起來之後,星星立刻就看不見了。所以日與星交替的時候叫晨,也就是我們說的黎明。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那什麼叫昏呢?“昏”還有一個寫法,底下不是“日”字而是“白”,上面是個“民”,因為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字,就把“民”改成了現在的“氏”,但在這之前全部寫的是“民”字。什麼叫昏呢?

“昏”是日落而息,不是我們現在講的太陽下去了,而是到這個時間可以收工、不幹活了。為什麼叫黃昏呢?因為這個時候太陽往往似落非落。“黃”在《易經》裡面坤卦爻辭寫的是“其血玄黃”,這個“黃”就是昏暗、不明亮的意思,玄可以解成幽黑、褐色的,像血漿乾枯的顏色。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其實“昏”字的意思就是可以收工回家了,外面事情幹完了,回家見到父母必須要定。“定者止也”,古人叫“止定”,只要一講“定”,就是一定要停止的意思。

“天下大定”,就是指戰爭停止了,天下安定了。“昏則定”,參見過父母之後不能再出門酒肉喧譁了。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為什麼要“晨省、昏定”?還有一個更深的含義,就是叫老人見了放心,其實老人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早上出去、晚上回來的時候報一聲,他的心就會放下了,就開心、長壽了,你也健康、安樂了,不會出什麼問題。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其實大部分出事的地方都是險地,孔子講“君子不履險地”,現在大家總是理解成山溝、窮山惡水,其實還代表人心險惡的地方。亂七八糟的場合,大家一定不要去,因為往往那裡出事的幾率最高,比如說黑衚衕、夜路。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龐子博先生經典系列解讀《 弟子規》專欄之十七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熬夜賴床,進來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