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分清善惡嗎?

你能分清善惡嗎?

龐子博先生解讀《朱子治家格言》系列之四十八

你能分清善惡嗎?

你能分清善惡嗎?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龐子博先生:“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有一部電影裡的新少林五主將“以德服人,日行一善”時常掛在嘴邊,就是善欲人知。現在的捐款,弄個那麼大的支票牌子,一個領導舉著出來,覺得是做善事,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假善的行為肯定是有目的的,這種善不真實,得不來子孫的榮耀,得不來世代的榮光。

你能分清善惡嗎?

經常看到有的企業捐款,世界五百強,民族五百強的,宣傳費裡邊摳出幾十萬就出來站臺,烘托場面,就為了要一個鏡頭。還有那些為殘疾兒童,智力有問題的孤兒捐款,捐款人把孩子放到第一排,做戲一樣的去拍照。這種行為,都是隻得財福,不得他福的。就是你將來會越來越有錢,但是其他的福報得不住。

比如說你們現在學習,你們將來會得到智慧福報。你通過學習,有很多事情想明白了,現在過得非常開心,知道幸福和錢權沒有關係,得到了很多快樂,這個就是智慧報。我們現在很多人都認為,錢一到,就能解決很多問題,其實不然,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

你能分清善惡嗎?

善惡也好,別的什麼也好,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道理,沒有什麼善惡區別,就在於你怎麼樣去宣揚。富人在大災的時候都會去施捨。為什麼?因為在大災面前,如果富戶不去施捨,就會像電影《1942》演的那樣,糧食存餘都被搶光了,災荒年代窮人都回去吃大戶,是一個道理。

真正的善與惡不是我們現在標榜的,不是把善做成一種牌坊,不是把善打成一個金匾掛在門上就行了。你看關公,整個人基本上挑不出來大毛病,他做的事情,不管是敵是友都佩服,這就是好的狀態。把善表彰出來不是真善,而是真惡,之前講的捐款就是一個典型。

你能分清善惡嗎?

“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做壞事恐怕別人知道了,就是真正的大惡。這句話有兩說。還有一句話是“惡恐人知,便也是善因“,就是你知道自己做的是壞事,說明你自己的善心還沒有消亡,你還有改過的機會。但是朱伯廬先生在這裡邊,為了對應前邊的“不是真善”,所以他就講“便是大惡”。

你怕別人知道自己做的壞事,總是遮遮掩掩,裝成一個好人,每天慈眉善目,嘴裡邊滿是仁義道德,但是背地裡邊去害人,別人不知道,害人更深。別人認為你是個好人,把什麼都託付給你了,你反而去幹了一件極糟糕極傷害人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大惡。

你能分清善惡嗎?

一個真善一個大惡,一真一偽,就形成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偶然發生的事情。一個表面上善意的家族為什麼會形成最後家破人亡的結果,就是源於這個。

你能分清善惡嗎?

《朱子治家格言》往期內容:






你能分清善惡嗎?

你能分清善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