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雲私塾倡導“易經決策生活”之理念

今天為您分享的是第807期內容

龐子博先生經典系列解讀之

《弟子規》專欄 之十七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冬則溫,夏則清”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龐子博先生:“冬則溫,夏則清”,“清”字一共有三個讀音,讀“jìng”就是乾淨的意思;讀“qìng”的話代表乾燥;而讀“qīng”指的是水清冽、沒有汙染。在這裡應該讀“qīng”,無汙染的意思。

從“冬”開始講,什麼叫冬?冬加個絞絲邊叫“終”,絲束捋盡。“冬者終也”,為什麼叫終?冬是四季之尾,就是完結了的意思。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冬跟夏剛好是相對的,夏是什麼意思?它在古代不讀這個,而讀“假”或“霞”的音,三個音是一個意思。現在小孩子冬天要放寒假,夏天要放暑假,“假”其實是“夏”字最根本的含義,假以時日,令萬物生長的意思。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天就是給他一段時間讓他隨便長,這是自然界當中所有物種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教育中不可違背的準則。

我們講“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也一樣。出生如春,春天讓他生髮人生的善念,做一些好的學問,孩子在長成的時候要接觸最好、最善、最向上的、最有益的東西。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抽菸喝酒、吵架罵人,尤其是兩口子吵架,千萬不要!一定要記得:讓孩子在小的時候、生長的時候要生髮善念,看最好的東西,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然而現在家長都給孩子報很多課外班,其實上學已經很辛苦了,如果沒有一個很寬鬆的環境讓孩子學習,這就違背了天道。天道是什麼?你見哪個農民一看麥葉黃了去給它修葉?看玉米長歪了拿棍捋捋?這個時間能夠假以時日讓他自然生長,越不管到秋天越能長出好的果實。讓孩子有自由空間生長,這是第二步。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第三步是秋收,這個“收”其實是收斂,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往外開放型地生長,但人不能一直向外。美國皇室公園裡有一種巨型杉樹,一直生長,最後的結果就是自己轟然倒掉,因為太高了、重心太偏上了,本身的重量把自己壓倒了。

人也一樣,如果沒有規矩,一直在盲目擴張的話,就會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所以中年階段要收,把心向內看,因為能夠看的、學習的東西,在三十歲之前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就該向內尋求了,尋求更高的認知和心性,尋求關於心靈的東西。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現在聰明的人非常多,有見識的人卻沒有,有智慧的人基本為零。人們經常說“這孩子聰明”,聰明不值得高興,用不好的話會招災,很多人都是隻會耍小聰明而已。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見識,放暑假、放寒假的時候不要給小孩上什麼班,去趟故宮都比這個有意義,古人叫“增長見聞”、“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知見合一”,“知”就是從書上知道的東西,“見”就是見識。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你說長城是蜿蜒不斷的、故宮是四平八穩的,我要去看看為什麼是這樣。你說它是9999間半房子,為什麼不弄一萬?為什麼到大殿裡面,樑上飛的全部是龍,沒有鳳?鳳那麼高貴,為什麼這上面沒有?麒麟是瑞獸,皇宮裡哪兒有?仔細看過沒有?這些全部都是見識。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最後是冬藏,這個年齡一般在五十歲左右出現,現在退休的年齡,男人60歲,女人55歲,這個很符合天道。因為55—60歲這個年齡段,一般人是到老年的狀況,我說的是身體,不是腦子和心,身體往下走了。

這時候肢體要含藏,一旦含藏就會內斂,神就會足。其實眼睛瞪的很大的時候並不是真的精神很旺,真正精神旺應該是眯眼的,你去看畫的佛、菩薩,眼都是眯著的,那是智慧成熟的一種象徵。智慧成熟了,慢慢就會長成那個樣子,肢體不再動了,也不想說了,開始含藏,心如止水、波瀾不驚。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古人為什麼說“家有一老,勝似一寶”?如果家裡每天都有一個泰然處之的老人,給你什麼心理暗示?現在我們往往認為人老了之後會沒有社會價值,其實這是西方的價值觀,中國的價值觀永遠都是“家有一老,勝似一寶”。老人永遠都是氣定神閒、精神俱足,往那兒一坐,微合二目,如果你老了能做到這個,就沒有人煩你了。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冬則溫,夏則清”,其實講的不僅是孝順的方式,關鍵是心態上能夠滿足他的需求,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往期《弟子規》內容: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人生如四季,你過得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