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港女北嫁”這種現象?

掘寶獵人

不久前,香港一家研究機構發佈了《香港與內地跨境婚姻第二次探討報告》。報告顯示,過去20年來,兩地跨境婚姻數量超過48萬,並呈現四大趨勢:香港女性嫁給內地男性數量大增、雙方教育程度顯著提高、夫婦年齡差距縮小、內地配偶在港就業人數增加。

婚姻現象變化的背後是兩地經濟、社會和文化觀念的變化。“港女北嫁”現象的實質是內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吸引力逐漸超過了香港。

在改革開放初期,內地經濟發展水平尚低,大陸人的收入和消費能力遠不如香港,甚至一度以“內地女嫁港男為榮”。雖然婚姻並不完全取決於經濟因素,但它的確是一個重要因素。就以深圳為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年代,香港的金融市場規模和經濟實力令人豔羨,深圳作為經濟特區的改革和創新之路,在很大程度上在學習模仿香港,也接納了許多港商投資和產業轉移。但近年深圳的經濟增速超過香港,GDP已達1.93萬億人民幣,等同於2.17萬億港幣,已經逼近了香港的GDP——外界普遍認為深圳經濟規模超過香港,只是近一兩年的事情。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才會讓“港女北嫁”擁有“現象級”的特徵。

從個體角度看,在經濟因素之外,知識水平、價值觀念(尤其是文化觀念)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過去一些香港人對內地的偏見,除了覺得內地“土”或“窮”之外,也在於思想觀念上的差距。以高等教育為例,香港有港大、港中大、港科大等享譽世界的名校,即使是那些在香港稍顯普通的大學,在亞洲高校排名也一度位居前列。近十幾年來,內地大學的排名不斷上升,人們也不再盲目崇拜留學港校的“神話”,也能看到內地名校的實力和潛力。在有教育精英群體數量和質量的同時,內地年輕人接受大學教育的數量和所佔人口比例也在逐漸上升,相較香港的高等教育情況,差距已經不大。

“港女北嫁”不只是個人選擇,其社會影響也是深遠而多面的,它能增強兩地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人際交流。在媒體調查中,約55%的受訪者稱,除了香港,也願意考慮在廣州、深圳等其他城市長期定居。超過七成受訪者認同,跨境婚姻對兩地融合有正面影響,夫妻及其親友的接觸和溝通有助於兩地相互瞭解。或許,當“港女北嫁”不再值得媒體特別關注,成為一個尋常多見之事的時候,是更值得欣喜的,到那時候,兩地的關係不再只是經濟上的互動,而是血緣和情感上的交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