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一杆、一漂、一墜、一線、一鉤、一餌

——

碧溪上,河彎處,小湖邊,

時常可見,穿蓑衣的漁翁垂杆而釣。

有時是老者,有時也會有孩童,

他們鍾愛著垂釣這件“思想家”乾的事,

從早晨到傍晚,一動不動坐著,

等著哪條活潑可愛的魚兒上鉤。

因為“驚喜”,

垂釣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只要備好一杆、一漂、一墜、

一線、一鉤、一餌,

任何人都可以去河邊享受垂釣的樂趣。

只是有的時候,有的魚兒連連上鉤,

有的漁人卻枯坐一天,一無所獲;

只是“古今同為漁,釣者各所求”

在對垂釣這件事上,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三年練拋竿,五年練餌料

——

事事有技法,行行有門道。

垂釣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默契配合。

欲想滿載夕陽和滿筐的魚而歸,

6點釣魚秘技,請君試看:

首先,要鍛鍊個人的垂釣技巧,

過硬的技術才是最大的資本。

上餌、拋線、盯漂、拉桿、收魚,

操作遊刃有餘,才能立竿見“魚”

技能煉得七七八八之後,

接著就要“入行”摸門道了。

諺語說:“三年練拋竿,五年練餌料”

不同的水質會生長出不同的魚類,

不同的魚類喜歡的食物也不同,

能因地制宜,調配出魚兒喜歡的誘餌,

這不是垂釣者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的。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暖

——

然而,出門要看天氣,釣魚也是。

雨天、霧天、雪天,魚兒一般不進食。

而微風輕拂,陽光溫煦的天氣,

人心情暢快,魚也胃口大開。

緊接著的,是垂釣要找準位置。

“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暖”,

季節不同,魚群覓食的地點不同;

“早晚釣近,午釣遠,黑夜釣岸邊“

魚隨水而動,水溫變化,魚也同遊。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看水質,聞水聲

——

找位置時,也要看水質,聽水聲,聞水味

察言觀色,對河流“望聞問切”

垂釣老手能根據水的顏色,水泡的大小,

推測出湖中有哪種魚及魚的肥瘦。

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出發,

配好魚餌,選好位置,“診”過水質後,

就垂杆望漂,只等魚兒上鉤了。

垂釣是一門思考的學問,需獨往,

需沉思,需耐住性子靜靜等待。

急躁則影動,影動則魚驚,

魚驚會如何?——“不應人”。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垂釣是人和魚的較量

有時候,就算天時地利人和具備,

釣魚行家們也可能枯坐一天,一無所獲。

所以,沒有對垂釣的滿歡喜,

很難體會到其中隱藏的樂趣。

如一次次“功虧一簣”的刺激,

如一杆杆“功敗垂成”的興奮,

如微風在水面吹出的波紋,

如蜻蜓在水面點出的漣漪,

這一切,唯有在靜坐裡才能獲得,

細微之處的美,

只被那些喜愛垂釣的人看到!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垂釣因人而異

——

古人愛吃魚,也懂垂釣的樂趣。

然而垂釣者,也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

只是借“垂釣”一事,排遣內心所思所想。

古時,山青水魅魚兒肥,

垂釣是一技之長,習得可以果腹。

垂釣者,靜默無聲,一心望魚漂,

這本就是一件很有意境的事,

所以,在詩詞曝光的頻率很高。

然而,“古今同為漁,釣者各所求”。

有的是以垂釣為事,尋歡為樂

有的是學一技之長,養家餬口

有的是想偶遇伯樂,毛遂自薦

有的則是一心歸隱,閒居避世

有的是以垂釣為喻,聊抒哲思

有的是看淡了官場,隨遇而安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垂釣之樂

——

有“尋歡作樂”,閒情逸趣。

如劉孝威的《釣竿篇》:

釣舟畫採鷁,魚子服冰紈

金轄茱萸網,銀鉤翡翠竿。”

富有人家的垂釣,是一種奢華的消遣。

又如徐凝的《避暑》:

“一株金染密,數畝碧鮮疏。

避暑臨溪坐,何妨直釣魚。

盛夏避暑,怎麼可以少了臨溪垂釣?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以釣果腹

——

有養家餬口,以垂釣為生計。

范仲淹的《江上漁者》說: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風波里的漁者,艱難而辛酸,

為一日三餐果腹,風裡來雨裡去。

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說: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漁翁以垂釣為生,生活沒有保障,

在大雪天,若是沒有滿載而歸,

寒冬臘月又怎麼熬得過?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等伯樂“垂釣”自己

——

有的是毛遂自薦,期待抱負的施展。

李白在《行路難》有句: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仕途受阻的他內心很苦悶,

卻仍然一篇熱心,愈挫愈勇,

保持昂揚情緒以待伯樂賞識。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就更直白了: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詩人滿懷出仕的凌雲壯志,

表達卻委婉含蓄,不亢不卑地求薦。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逍遙垂釣

——

有的閒居避世,一心歸隱。

如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騖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自然山水風光可以陶醉,

樂釣而忘歸,此中有真意。

如李頎的《晚歸東園》說:

“樵者乘霽歸,野夫及星飯。

請謝朱輪客,垂竿不復返。”

此情寄於自然山水,自得其樂,

還要那官場的陽奉陰違作甚?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垂釣雅趣

——

有的是隨遇而安的閒適,寵辱偕忘。

如胡令能的《小兒垂釣》:

“路上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孩在草叢中側坐,一門心思專注垂釣,

路人問路,連忙招手示意:“噓!”

如王維的《青溪》雲: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垂釣者如我,我如垂釣者,

寄情山水的王維在清溪邊流連忘返。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垂釣是心靜之人的娛樂

——

垂釣,有時是聊抒哲思,尋生活意境。

王昌齡的《獨遊》說:

“時從灞陵下,垂釣往南澗。

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

天上白雲飄,河裡船兒相對行,

物我兩忘,山是山,水是水,各得其所。

張正元在《臨川羨魚》裡說:

“結網非無力,忘筌自有心。

永存芳餌在,佇立思沉沉。”

垂釣需要拋開雜念,神遊物外。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溪水河邊,人人垂釣,

而“垂釣”的目的卻各不相同。

湖邊潭裡,人人慕魚,

而技法、眼力、耐心多有差異。

在垂釣上投資的時間、精力和興趣,

所獲得的回贈也天壤地別。

垂釣是心靜之人的娛樂,

垂釣“釣”的不是魚,是垂釣者的心境!

臨淵羨魚,不如持竿垂釣,

在榆柳旁,尋一處初夏的涼蔭,

在溪河邊,圈下一席小天地,

而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耐心等待著“驚喜”上鉤!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今日互動話題·

---

說到釣魚,禮節君也想“釣”一下大家的胃口

明天發新品,猜對有獎

---

一杆 一漂 一墜 一線 一鉤 一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