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福利一直是職工很關注的話題,提到福利,職工總有很多的話想要說。

最近發生了一件與工會福利相關的事兒,很有爭議。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事件:江西有單位用現金髮“工資”

2017年7月,江西省撫州市紀委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專項監督。紀檢組發現,撫州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的賬目中出現了一張2016年初總額為7000元的工資發放明細表。

撫州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梅志華向組織坦白:“這是我們中心春節期間給全體幹部職工發放的工會福利,每人1000元。”為了通過財政部門審核,要求商場在提貨記錄卡上註明為14瓶山茶油(每瓶500元),並以發放工資的名義在財務報銷。

而根據江西省《關於貫徹落實全國總工會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若干意見》,節日慰問品不得以現金和購物卡方式發放。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早在之前,全國總工會就發佈了《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還有網友表示:總算有了明確規定。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管理辦法的第二十二條提出了基層工會經費使用的“八不準”,工管家給大家整理出來↓

基層工會應嚴格執行以下規定:

(一)不準使用工會經費請客送禮。

(二)不準違反工會經費使用規定,濫發獎金、津貼、補貼。

(三)不準使用工會經費從事高消費性娛樂和健身活動。

(四)不準單位行政利用工會賬戶,違規設立 “小金庫”。

(五)不準將工會賬戶併入單位行政賬戶,使工會經費開支失去控制。

(六)不準截留、挪用工會經費。

(七)不準用工會經費參與非法集資活動,或為非法集資活動提供經濟擔保。

(八)不準用工會經費報銷與工會活動無關的費用。

全總最新發布的經費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工會經費可以用於職工集體福利支出,包括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和會員生日、婚喪嫁娶、退休離崗的慰問支出等。並且規定:不準濫發獎金、津貼和補貼。上文所述的工會以現金方式發福利,並以發放工資的名義進行財務報銷的做法事實上已經違反了工會的規定。

但是對於此事,許多網友表示不解,認為工會應該以現金的方式發放福利。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也有評論說,工會的福利自己沒有享受到。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為什麼現實總是這麼扎心……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更嚴格苛刻地執行規定,發的東西真的對不起福利二字”。一直具有爭議的“反腐”和“反福”的問題看起來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從以上的評論可以看出,許多網友對這件事不理解,為什麼工會發福利都能被批評?

其實,個別單位在發放過節福利的時候,往往沒有嚴格遵守相關的財務管理規定,存在挪用、套用單位正常工作經費發福利的現象,個別單位甚至打著為職工謀福利的理由私設小金庫、賬外賬。

一般所說的違規發放過節福利,在形式上多表現為打著逢年過節名義向幹部職工隨意發放現金、購物卡、代金券,或者是發放數額上明顯超標的高檔奢侈商品等。這些行為既無法體現傳統節日組織慰問幹部職工的性質,也明顯違反廉潔紀律、財經法律法規、財經紀律等黨和國家的各項規定。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當你覺得工會的福利沒什麼用,那麼請看,除了慰問品和慰問金,工會還可以這麼發福利↓

辦集體活動↓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除了父母,只有單位工會和辦過的會員會記得你的誕生”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滿足一個吃貨的要求↓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電影代金券+蛋糕店優惠卡↓

工會發福利怎麼被批評了?

工會好不好,職工說了算。這些單位工會沒有給職工發現金,而是通過舉辦活動、慶祝生日和發優惠卡來滿足職工的需求,從職工的話語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真的很開心。

有時候,滿足精神需求比滿足物質需求更重要,一個能說出“除了父母,只有單位工會和辦過的會員會記得你的誕生”這句話的職工,會認為工會發點錢更實在嗎?

當然,工會也要懂得職工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職工有困難時,一筆慰問金能溫暖職工。大多數情況下,也許一次集體活動,一句生日祝福就可以讓職工很開心。多多關心職工就會慢慢發現,福利真的很簡單、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