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記住這幾句古語,會讓你受用終生

瓜田李下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記住這幾句古語,會讓你受用終生

出自:三國·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意思是,君子應該防患於未然,不惹人懷疑,在瓜田裡行走,不要彎下腰去穿鞋,免得被人懷疑偷瓜,在李子樹間行走,不要整理帽子,以免被人懷疑偷李子。生活中應該處處注意,免除嫌疑。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記住這幾句古語,會讓你受用終生

出自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李康的《運命論》:“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鑑不遠,覆車繼軌。”

意思是,一片樹林裡,如果一棵樹高於其他樹,大風過來時必然颳倒它,土突出了河岸,水就會把它沖走,一個人的言行高於眾人,大家必然會非議他,雖然前車之鑑不遠,但大家還是義無返顧的去做。一個人在工作中,如果能力太突出,必然會招來嫉妒,應該適當藏拙。

三人成虎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記住這幾句古語,會讓你受用終生

語出《戰國策·魏策二》: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意思是,謊話說的人多了,大家自然就信了,這說明了流言的力量之可怕,也說明了謠言的產生原因,生活中我們應該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流言蜚語,同時,對於謠言,也要多思考查證,不要看見什麼就信什麼,也不要傳播謠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出自明朝周怡《勉諭兒輩》: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時

意思是,儉樸的人變得奢侈很容易,但過慣了奢侈生活的人卻很難再過儉樸的生活了。我們平時吃飯穿衣時,都應該多想想這些東西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艱苦樸素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一定要堅持和發揚。

升米恩,鬥米仇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記住這幾句古語,會讓你受用終生

這個故事講的是有兩家人,一個家裡比較富,一個家裡比較窮,兩家並沒有什麼恩怨,平時關係也挺好。這一年,天氣大旱,田裡顆粒無收,窮人去富人家借米,富人給了他一升米救急,窮人千恩萬謝,覺得富人是他們家的救命恩人,他老婆對他說,你看他們家那麼富,你去他們家再借點米,這樣明年的種子就有了,窮人去了富人家,富人給了他一斗米,窮人回到家後,他老婆很生氣的說,這麼點米吃一下就沒了,哪裡夠種子,真是太小氣了,窮人覺得他老婆說的有道理,便對富人惡語相向,富人也覺得很生氣,從此兩家成了仇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在危難時幫助別人,別人會感激你,但是你如果持續的給一個人好處,他就會形成依賴,你一旦不給他,他就會恨你,這種事情我們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一人不進廟,兩人不觀井,三人不抬樹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記住這幾句古語,會讓你受用終生

一人不進廟是說古時候廟裡的住持多是惡僧,也有一說是廟裡供的佛像比較嚇人,膽子小的容易被嚇出病。

兩人不觀井一說是一個人尋短見跳井,另一個百口莫辯,還有一說是一個看的時候,另一個人加害。

三人不抬樹,是說兩個人要害另一個人,就一起去抬一個很重的樹幹,讓那個被害的人去抬樹的前面,另外兩個一個抬中間,一個抬後面,然後中間那個悄悄的挪到後面,前面那個人又看不見,最後被累出內傷,還不知道是另外兩個人害得。

這幾句話是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