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權謀家曹操(74)

主筆:江湖閒樂生

孫權打敗關羽奪取荊州後,也很清楚自己在得了便宜之餘,也惹下了大麻煩,他既怕劉備找他報復,又怕曹操南下趁火打劫,所以不得不放低姿態,上書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稱帝。

孫權多慮了,曹操已沒心思再南征了,他打仗打太多年,老了,煩了,不如先休息一陣,讓劉備小弟和孫權侄子自己拉出去單練。

於是,曹操上表拜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劉備如果不服氣,大可以去打孫權,曹操不管。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至於稱帝一事,65歲的曹操似乎也該考慮考慮了,畢竟他年華已老,時日無多。群臣也多有勸進者。在大家看來,曹操的天下是自己一刀一槍打來的,“尺土一民,皆非漢有”,談不上篡位,最多隻是借用了漢朝這已倒公司的招牌,借殼上市而已,但養許都朝廷這麼久,什麼“借用費”也該付清了,自立門戶理所當然。

然而,曹操在把孫權的書信給群臣看過後,竟然表示:“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

皇冠雖然漂亮,可又治不了頭疼,曹操沒興趣,真想要早就要了,何必等到現在?歸根結底,這是劉備孫權自己想要而又不敢要,所以一個個憋著在裝逼,就等我曹操先當出頭鳥,想得美!

曹操雖然老了,但從來都是一個堅定的現實主義者和頭腦清醒的政治家,所以才能明心性,淡虛名,知進退。

擁有極強的權力慾,卻又能控制自己的權力慾,此謂雄桀也。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然而,現在這種情況,卻有點由不得曹操了。畢竟你轎子已經搭好了,就算你不想坐,大家也非抬不可,目的無非是要保存自己既得的利益。

於是,面對群臣不堪其擾的勸進,曹操只得一聲長嘆:“子曰‘施於有政,是亦為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你們真要抬,就去抬我的兒子曹丕吧!至少他沒有頭風病,暈不了。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次年(公元220年),春正月,曹操班師回朝,卻沒有回鄴城,而是直接來到了洛陽。

曹操的仕途是從洛陽開始的,他也準備讓自己的生命在這裡結束。

自從曹操將漢朝的都城遷至許昌,洛陽這座廢都就更加沒人管了,只見宮殿殘破,街市蕭條,人戶稀少,一片荒蕪,曹操一路追尋著記憶的影子,來到了他初入仕途的洛陽北部尉官署,嘆息良久,然後下令重修官署,並特別強調要修的比原來還要氣派。

接著,曹操又下令在洛陽再修宮殿,名字就叫建始殿。一元建始,萬象更新,這座充載了大漢王朝與曹操的回憶的千年古都,需要重建,天下社稷,也需要重建。

就在這時,孫權將關羽的頭顱送至洛陽獻給了曹操,此一則邀功,二則示威,三則嫁禍也。劉備張飛的怒火可不是開玩笑,所以孫權就想移禍於魏,聲稱自己是奉了曹操的命令才殺了關羽,自己是無奈的是無辜的。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圖:今湖北當陽之關陵,史書記載,孫權殺了關羽後,便以侯爵之禮在此地安葬了關羽的身軀

曹操看著關羽那年邁的臉龐,無數回憶湧上心頭,不由一聲苦笑:“可惜,可惜。”然後命人用樟木雕刻了關羽的身軀,跟首級一起裝入樟棺,以諸侯王之禮厚葬於洛陽城南。一招將計就計,輕鬆化解了孫權嫁禍之計。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圖:今洛陽關林,即史載關羽頭顱埋葬之處。民間從此有關羽“頭定洛陽,身困當陽”的說法

雖然曹操覺得惋惜,但關羽之死對他卻是一件大好事。因為關羽劉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被殺,劉備必大興軍為其報仇,所以吳蜀幾年內必定爆發全面戰爭。而蜀軍若大舉攻入荊州,吳必悉國應之,此時便可聯弱伐強,割荊州予劉備,而發大軍渡江襲吳。不出旬月,吳國必亡。吳亡則蜀孤,當可從容滅之。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當然,曹操恐怕是等不到那個時候了,這輩子該做的事兒沒做完,只好最後花點心思給後代鋪好路,先立不敗之地再說。至少當前,孫劉聯盟尚存,與曹魏成鼎足均勢,不打破這個均勢,勝機不可能出現。如無勝機,則三方小心保持和局。就是勝機來臨,也得小心。曹魏南進只會加固孫劉聯盟,所謂“急之則相保,緩之則爭心生”也;孫劉聯盟北上也不好辦:搞得好,瓜分北方;搞不好,又要分贓不均,刀兵相向,反受其害。所以這天下三分,其勢莫敢先動。在沒有勝機的情況下,先動者,先倒黴。關羽之死就是教訓。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曹操非常明白,天下長期分裂是非常危險的,不僅因為長期戰爭很消磨國力,而且長期的輿論戰爭,也會使得曹魏政權的合法性不斷遭受質疑,權威遭受挑戰。這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後遺症。所以,早統一,曹魏政權的國祚也就能越長,兩者成正比。

總之,希望後代爭氣吧,老爹這輩子也差不多了,雖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人終究是逃不過自然規律。想到這兒,曹操忍不住披衣夜起,彷徨忽已久,白露沾衣裳……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曹操在洛陽房地產項目還沒搞完,就病如山倒,爬不起來了。躺在病榻上,他唯一的樂趣只剩下回憶,回憶中盡是金戈鐵馬,無邊征塵。薤露行、蒿里行、塘上行、秋胡行、善哉行、苦寒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卻東西門行,那一次次行程,一首首詩歌,想來恍如昨日,唱響無數風流。董卓、陶謙、公孫瓚、張邈、張繡、呂布、陳宮、袁術、袁紹、袁尚、袁譚、高幹、孫策、孫權、劉表、劉備、馬超、張魯……那一張張臉龐,一個個對手,想來翻騰腦海,驚起無數波瀾。

但最後停留在曹操腦海裡的,卻是他當年在這個洛陽當北部尉的時光,那時他是多麼的年輕氣盛,抱負滿腔,意氣風發,青春蓬勃……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莫不有終期。聖賢不能免呵!……想著想著,曹操只覺頭疼欲裂,全身也如散架一般,每個關節,寸寸欲斷。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念此一生,戎馬三十年,南征北戰,平定天下群雄,歷經大小戰役五十餘場,就算是鋼筋鐵骨銅腦袋,也經不住這樣折騰啊!

許久,曹操似乎想通了,臉上一片通脫,於是他開心的扯掉頭巾,忽然,瀟灑一笑:“不戚年已往,只憂世不治;存亡皆有命,慮之為愚痴……”

曹操最後的時光為何要選擇待在廢都洛陽?因為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正月二十三日,魏王曹操在洛陽病逝,一個月後葬於鄴城西面的高陵,享年六十六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