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1.鞍本鋼鐵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包括鞍山鋼鐵公司和本溪鋼鐵公司。位於遼寧中部工業區,東倚千山山脈,北臨遼河支流太子河,兩側千里平原,南望渤海灣。鞍山與本溪兩鋼鐵公司之間相距僅10O公里。周圍資源豐富,鐵礦的探明儲量近百億噸,其中工業儲量40多億噸,居各大基地之首位。現有鐵礦開採能力約4000萬噸左右,是全國最大的鐵礦基地。

2.京、津、唐鋼鐵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包括首都鋼鐵公司、天津各鋼廠及唐山鋼鐵公司,是全國重要的鋼鐵基地之一,主要鋼鐵產品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0%左右。其中,成品鋼材產量佔全國鋼鐵總產量的13%。

3.上海鋼鐵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寶鋼是我國第一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985年底第一期工程投產,1992年4月寶鋼二期工程全部建成。二期工程正式投產後,將形成年產鐵650萬噸、鋼671萬噸、400萬噸熱軋板卷、210萬噸冷軋板卷、50萬噸無縫鋼管和260萬噸商品鋼坯的綜合生產能力。

4.武漢鋼鐵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武鋼位於武昌青山區的長江沿岸,是1949年後我國新建的大型鋼鐵工業基地。現已形成鍊鐵600萬噸、鍊鋼500萬噸、熱軋400萬噸、冷軋122萬噸、硅鋼片19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主要產品有:中型材、薄板、中厚板、大型材、帶鋼等,是我國最大的鋼板生產基地。

5.攀鋼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位於四川渡口市,建於“三五”時期,是我國戰略後方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攀鋼所在的攀(枝花)西(昌)地區蘊藏極其豐富的釩、鈦磁鐵礦,釩、鈦儲量居世界首位,與其共生的鈷、鎳、銅、錳等十多種稀有金屬元素的儲量也十分驚人。這裡還有巨大的水能和焦炭資源,為發展鋼鐵工業提供了條件。

6.包頭鋼鐵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包鋼位於內蒙古包頭市新區昆都侖河兩岸,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正式投入生產。包鋼基地近鐵近煤。礦石基地在白雲鄂博,南距廠區僅150公里,有包白鐵路及公路相遇。廠區東北約80公里處有石柺溝煤礦。包鋼靠近黃河,地勢平坦,用水條件好。

7.太原鋼鐵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太鋼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是“二五”時期重點擴建、改建項目之一。1990年生產生鐵133萬噸、鋼179萬噸、鋼材96萬噸。太鋼周圍焦煤資源豐富,品種齊全,這是太鋼佈局的突出優勢。太(原)古(交)嵐(縣)鐵礦是我國主要鐵礦區之一;但礦石品位低,礦區分散。水資源不足、運輸緊張及鐵礦資源的缺陷是太鋼進一步發展的限制因素。

太鋼也是我國特殊鋼生產基地,以生產優質板材為主。

8.馬鞍山鋼鐵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馬鋼位於安徽省東部馬鞍山市內,臨江近海,交通十分便利,資源豐富。附近的寧蕪鐵礦是我國主要鐵礦產地之一,距淮南、淮北煤產地不遠。主要產品有各種鑄造用生鐵、用於製造鐵路運輸的火車輪、輪箍、各種異型斷面的環形件、各種角鋼及中小型鋼材等。生鐵產量大於鋼產量,1990年年產生鐵223萬噸、鋼204萬噸、鋼材154萬噸,是江南重要的生鐵基地。

9.重慶鋼鐵基地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包括重慶鋼鐵公司和重慶特殊鋼廠。重慶鋼鐵公司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境內,前身系抗日時期由原漢陽兵工廠、六河溝鐵礦和上海鋼鐵廠的一部分設備組建而成。新中國成立後經40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綜合生產能力的鋼鐵聯合企業。

10.臺灣中國鋼鐵公司

中國出名的十大鋼材城市基地 最後一家是我們的一個大省

我國臺灣省鋼鐵工業是在缺煤少鐵條件下,靠大力發展拆船行業興辦起來的。60年代臺灣利用解體舊船板生產改制鋼材,用拆船所得廢鋼生產電爐鋼,70年代臺灣年拆船量曾佔世界拆船總量的60%以上,一年拆船能力達200萬噸。為了進一步滿足臺灣本島生產發展的需要,臺灣當局決定在高雄建一座年產鋼600萬噸的大型鋼鐵廠,並命名為中國鋼鐵公司。該廠的鐵礦石、焦煤及主要原燃料全部經高雄大港進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