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剖析: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一直爱到底?

真实案例剖析: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一直爱到底?

背景:老公叶先生(30岁)从农村出来,所学专业是国画,当过兵,退伍后经家里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目前国企单位,小有成就,是个小领导,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是家里的主心骨,非常爱儿子,脾气不错,被评为顾家的好男人。

妻子朱女士(30岁),从小家庭条件好,父亲人脉关系广泛,人生诸事顺利居多,性格独立,理性,毕业后进入父亲安排的事业单位,虽家庭条件好,并不娇气,按部就班生活,做好工作,照顾丈夫和孩子,接受平淡的生活。

在丈夫毫无征兆提出离婚前,两人无明显矛盾,甚至一家三口刚出去旅游回来没多久,一切看起来很正常,也没有发现丈夫出轨的迹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对朱女士来说无法接受,她一直问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一向情绪较稳定的她,扛不住了,焦虑和失眠让她很快瘦了十斤,她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说服丈夫放下离婚的想法,为儿子着想,丈夫完全听不进去,且威胁要搬出去住。在这种情况下,朱女士找到了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她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挽回老公。

咨询结果:丈夫在2个多月后决定搬回家,第4个月元旦节正式搬回家,跟妻子和好,妻子忧虑回归后是否能幸福的生活下去,修复咨询没有做,半年后丈夫有反复的迹象,了解到回归后一切都很好,但是遇到了不顺利的事情,丈夫有点忧郁脾气暴躁的情况,妻子有了上次的经验,妻子担心出现上次离家的情况,预约了做了20天巩固咨询,后再无咨询。

咨询要点:找到丈夫坚决离婚的原因,分析以往婚姻中的问题(隐藏的问题),化解问题,找到胡萝卜和大棒恰到好处运用的方法。通过咨询师的方法跟朱女士的丈夫通上了电话:自述从有离婚想法到坚定提出离婚的“心路历程”

1、 一开始跟结婚,跟妻子没有爱的感觉,当时觉得家里人介绍,确实是个适合结婚的对象,就结了。

2、 婚后很快有了孩子,两人还未建立感情基础,又陷入孩子、菜米油盐等现实生活中,一地鸡毛。

3、 两人性格差异巨大,叶先生感性,喜欢艺术,注重精神生活,妻子朱女士理工女生,理性,对丈夫的兴趣爱好无法理解。

叶先生总结说:随着他事业与生活稳定后才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己的感受,越来越觉得过得并不幸福,妻子跟自己不合适,自己情感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越觉得自己为家人(双方的父母,为孩子等)付出太多,内心有委屈。(分析:当年的叶先生低微,现在他事业有成,不愿意再委屈自己,像寻求自的幸福和价值,重新开始人生,自然家庭成了阻碍)

从想离婚到付诸行动,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先他需要先放下对父母、面子、妻子甚至工作未来,最后是孩子。

当他最后心里能过了放下孩子这关,他内心已决绝,一向爱孩子的他,会表现出冷漠和绝情,他内心的想法是:以前都是在为别人活,从现在开始要为自己而活,无人无事可以阻止我对新生活的向往,父母、婚姻、孩子、工作、世俗都不行。

叶先生从第一次跟妻子提出离婚,态度就非常坚决,不留后路,但同意给妻子一个月的时间接受。

真实案例剖析: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一直爱到底?

妻子朱女士一直都希望知道为什么要离婚,丈夫给的答案始终很抽象,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矛盾,在妻子看来都不足以达到要离婚的程度。妻子怀疑丈夫是否有了外遇,后经过她了解,丈夫确实无出轨。

叶先生为了让妻子顺利接受离婚,采取的方式是:

(故意冷暴力,完全屏蔽妻子,不给任何回应),对孩子只做该做的事情,对孩子态度冷淡,对于这点他认为“为孩子提前适应没有父亲的状态”,此处让朱女士非常愤怒,不能理解,担心儿子受伤害。

妻子(朱女士)的应对:认清自己和丈夫的我问题,丈夫需要一个感性的妻子,支持丈夫的艺术兴趣,如画画、摄影,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照顾和一成不变的生活。

更多关注丈夫,人(接手做早餐,以前都是丈夫做,坚持为他洗衣服,表达自己的感情,甚至个他送吃的等),但是丈夫一概不接受,表现得很冷漠和反感。

朱女士疑惑的地方:情感上对丈夫的好,他不肯接受,但理所当然的享受物质上的照顾,如(车子是女方父亲买的,他继续开着,女方父母支持买的房子,丈夫继续拿着房租),隔三差五的丈夫找妻子拿钱做投资,穿着妻子洗熨烫的衣服也很自然,他到底是什么个意思呢?

朱女士当然很愤怒,但这位妻子说先不管他的问题了,我先做好我自己的,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我也没有什么遗憾。

焦灼、僵持的状态:持续了20多天,丈夫似乎看不到妻子要接受离婚的希望(反而更坚定维持婚姻),他的冷漠没有吓住妻子,他意识到采取下一步行动:

直接通知妻子,搬出去住(果然趁妻子不在家时,简单收拾衣物,搬走),不再去岳父母家吃饭(平时每周会去两次),朱女士发现后感到无助和愤怒,没想到丈夫的态度这样绝情,情绪过去后,她希望丈夫能搬回来。

调整方案后,妻子还是做自己能做,但同时她用合理的方式取回了车,接送儿子。过去从不管钱的她加强了对钱的掌控,毕竟丈夫现在取钱投资不再跟她商量以及告知用处。慢慢的双方父母都知道了此事,朱女士没有阻止他们的参与,他们都不同意离婚,婆婆很快住到了家里来,丈夫回来几次后,对婆婆说了很绝情的话,婆婆默默流泪,不久朱女士送婆婆回去,朱女士的父母来劝说,叶先生也毫不给面子,不欢而散。她明白不论是婆婆还是自己的父母都无法劝说他回心转意,但是双方方家里人的参与,让丈夫的离婚之路不那么顺利,让他知道这事情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

凡此总总,妻子想了很多,她承认自己过去对丈夫的好是表面的,她没有谈过恋爱,只是认为丈夫适合结婚,从未想过爱不爱的问题,理所当然认为过日子就是平淡的菜米油盐,既不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更没有好好去真正了解丈夫的想法和需要,夫妻两个人没有真正的亲密关系,丈夫没有外遇却这么积极的寻求离婚,一定过得不快乐,自己呢,其实也不是真的快乐,我们的所谓幸福是别人看起来的幸福,她想改变。

真实案例剖析: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一直爱到底?

她仍然尽自己做妻子的本分,对他好,不同的是,她不再带着自己强烈的期望,不再带着讨好去做,她不再恐惧离婚。这让她掌握了使用了“大棒”的时机,不该妥协的时候,她强硬起来,不再纠结离婚或者不离婚,要求丈夫做他本分该做的事情,至于离婚可以谈。

1、 照顾孩子,这跟离婚与否不冲突。

2、 钱的问题(之前父母支持的钱拿出来还掉)

3、 处理房产问题(父母出钱买,先卖掉处理好)

等着一切处理完,可以去谈离婚的事情,一开始丈夫要求先离婚,再处理,后看妻子态度坚决,丈夫不再主动提离婚的事情。

十几天后,丈夫经常回来看孩子,偶尔带着孩子出去玩,大概20多天后丈夫说决定搬回家,询问朱女士是否可以,朱女士表示他是否真的考虑好,希望再等等,商量元旦前如果彼此都愿意继续婚姻,就和好。

当然最后丈夫回来了,他说确实看到了妻子的变化,其他的不愿多说。

咨询师总结:从丈夫叶先生的种种表现啦看,当初他确实没想个自己留后路,跟双方父母撕破了脸皮,可见离婚决心之大,甚至他说过可以放弃工作,放弃一切,离开生活的城市,不惜代价的离婚。

而现实是:他放不下工作,成就,钱,已经拥有的安逸生活,放得下的是妻子、家庭、孩子。他高估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低估了他所拥有的生活对他的禁锢,真的做到放下一切的勇气他没有,当然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是幸运。说明他对自己的认识不够,他并没有他想的那么洒脱不羁,只看重诗和远方,婚姻就是责任和现实。

他选择了回归,一番折腾后,归于平静。不知道他们两位内心是否真的能平静。

当然,妻子朱女士一直在做家庭中的尽职尽责,愿意一直接纳叶先生是丈夫能选择回头的基础。

咨询师寄语:叶先生与朱女士相识于微时,没有更多的择偶空间,把自己的选择权利交给了父母去决定他的人生大事,被动接受了她(不是出于感情和爱)

面对家庭条件比自己好很多的妻子,一方面享受这各方的照顾,另一方面却抗拒顺便而来的不自由(不得不放弃很多自己的想法),这种自卑在他彼时都放在心里,虽然他清楚岳父母对自己不错,他认为自己也付出了自尊和委屈去顺从他们一家人,内心的委屈随着他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认可和权利甚至钱后,空间的被放大,过去的怨气再无法憋住。

这些代价是在他事业稳定后,不愿再支付的,他渴望摆脱一切压抑他的人、事情。婚姻成为他想摆脱过去的牺牲品。

他希望重新选择:今时今日的他拥有了去获取喜欢的女性的能力,他希望由他掌控生活,过上完全不同的日子。

你可以说叶先生的现实和自私,却也能体会他的无奈、可怜。

一个不是自己选择的妻子,精神上无法契合的妻子,看起来是这样。事实呢?

当年,这就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至少,当时她就是那个最适合的人,没有那个时候的选择的又何来今日的他呢?父母是借口,选择权是他交出去,这仍然是他的选择,做为成年人应该为选择负责,今天发现了问题,更不应该用离婚逃避,就像房子某个地方坏了,就一定要拆掉重新建吗?难道首先不是努力找到问题,然后修葺吗?

所以,希望叶先生去看积极面,为自己负责,真正的爱是:“我选择爱你”

不是因为你多么美丽,不是因为你的性格多么温柔,不是因为你多么有才华。

你不够美丽,不够温柔,不年轻了,我仍然选择“爱你”

因为这是我的选择。

真实案例剖析: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一直爱到底?

我们从中案例获得:

1、 男人的不满很少表达出来,能说出来的通常都不是重点,所以当他指责你不会打扮,太哆嗦或表现出冷淡、不耐烦、不配合等都是烟雾弹,真正的问题是,他觉得不被妻子理解,需求不被满足,或已受伤,也许开始他真的愿意为了家庭付出,他认为这是男人理所当然做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心越来越空,他内心的平衡被打破,因为他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平凡的人,他也有需求。男人发现这个问题后,用自己的方式去抗争沟通和努力,比如,妻子脾气暴躁,丈夫提出买书让妻子看,让她改变和成长,妻子身材变形,丈夫为妻子制定减肥计划,妻子对丈夫家人不好,丈夫努力跟妻子沟通,当然这一切都失败了,因为丈夫单方面的心理活动,不细心的妻子常常无法觉察,并明白这是丈夫为婚姻做的努力,更不知道丈夫内心的需要和痛苦。

2、 他默默的努力(忍让,方法、期望),一旦得不到相应的回应,看不到妻子的改变,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努力过了,产生巨大的挫败和沮丧,他们会为一切他不满的事情和人贴上标签,认定那就是事实,并且叠加受伤的感觉,最后把一切归咎于“别人”的问题,通常指妻子,总结为:她不可能改变了,婚姻无希望了,自己不能在这里获得幸福,尤其展望未来几十年都在这种婚姻中生活,陷入无尽的负面情绪中。而这些负面情绪又进一步加深现存婚姻的问题,他们变得消极,被动,麻木,直到屏蔽自我情感。

3、 这时候,妻子如果正好采取了不正确的方式来处理或忽视问题,甚至因为外界的刺激到位(如小三、或突然发现自己有机会获得想要的生活),隐蔽的问题就会剧烈爆发出来,促成男人做出最后的决定“离婚”

第二阶段:分为两种类型的妻子,第一类型的妻子全程不知发生了什么,自认为一切如常,没有觉察到丈夫的不满和改变,危机意识不强,她对丈夫对于家庭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刚结婚不久的印象,更多的精力理所当然的放在了孩子或者工作中,渐渐忽视了丈夫,被事情被时间推动着过日子,谈不上很幸福,但是有房有车有孩子有老公,生活基本按照自己的意愿过,看起来还不错。却不知丈夫心里暗流涌动,出了问题,才惊觉眼前这个男人似乎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原本以为圆满的生活瞬间被击碎,这种冲击可想而知,妻子的第一反应都是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类型的妻子,在第二阶段中,是在吵闹和彼此的伤害中走向灭亡,一步步加深婚姻的矛盾,妻子从头到尾都知道发生了什么,看着婚姻走向深渊,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婚姻中的痛苦,关系破裂的撕裂感由妻子与丈夫一起承受,疲惫过后他们双方回避问题,渐渐不再争吵,压抑自己的情感,找到新的平衡冷淡过日子,直到一方在外面有了新的感情,平衡被再次打破。

所以,这两种情况下,丈夫提出离婚所受到的冲击和内在体验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是被离婚,带给妻子一方的痛之深,彻底打击了一个女人的自尊及对于未来的希望,她们变得开始怀疑自己,陷入无价值感中,陷入愤怒中,还有恐惧。这大概是男人无法真正体会的。

婚姻是否可以挽回:决定因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 本身婚姻质量(主要是两人的感情基础)

2、 婚姻的现实连接面(如事业、孩子、父母、财产、名誉面子、政治等现实层面连接的广度与深度情况)

3、 妻子(丈夫),这个角色本身的人品与良心(素质)

我们可以看见,此案中的第二个因素突出,而第一个因素是基础,第三个因素占的比例相对来说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