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這些人剛剛步入中年,他們的年齡相差最多不過6歲,仍在為各自的信念努力奮鬥。不過,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洗刷近代以來的恥辱,讓中華走在世界的前列。

此時,蔣介石忙於圍剿中央紅軍,還要防著日本;毛澤東失去了對紅軍的領導,在井岡山坐困愁城;陝西省主席楊虎城忙於陝西凋敝的城鄉建設,疾疫、旱災讓他四處奔走;徐旭生帶著追尋華夏早期文明的信念,來到關中大地。

在未來的幾年裡,他們會在陝西省聚首,中國的歷史有了新的篇章。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徐旭生先生(1888 —1976)

政治家有政治家的夢想,學者有學者的理想。

徐旭生先生是學者,留學法國,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著名學府任教,還擔任過教務長、校長。

他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名氣、地位,優哉遊哉,可他卻深入中國內陸陝西,為了中國文化建設,在關中大地考古,開啟了陝西考古的第一頁。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徐旭生在關中考古

徐旭生先生是一位有民族責任感的學者,他當時在關中地區的考古,不僅獲得了重大發現,而且憑著持之以恆的精神,通過日記,記錄了關中的風貌。

徐先生深沉而飽含深情的語言,對民族悲慘生活的悲憫,溢於紙上。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日記原文

如此重要的日記,卻塵封了80多年。

今天,羅宏才教授將日記整理並出版,功莫大焉。

"終南山故事"會陸續推出徐旭生先生在1933年至1937年在陝西考古的日記,供大家閱讀。

現在,我們跟隨徐旭生先生,坐火車奔向潼關,去看看那時候的關中大地。

日記原文:

1933年2月

二十三日

鐵路傍黃河而行,頗有曲折。高地甚幹,無麥。低處有水澆田,然麥亦有黃者,須雨頗急。村落民居不少空者,人民似甚凋殘也。民屋多隻半坡,左右兩半坡對向,院落極窄。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潼關

至潼關,將十點。車站在西關,旅館皆新築,有數家,然頗簡陋。

住處仍名大金臺。飯後進城,塵土飛揚,黃雲瀰漫。至汽車站,訪站長王文初君。王君為北平大學工學院畢業生。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潼關內街道

入市中,則頗繁盛,與我十二年來時大不相同。有商場,有澡堂,有較大旅館。人頗擾攘,疑逢市集及廟會,問人言每日如是。但乞丐甚多。

售煙膏者公然設肆,售煙具者到處皆是,足見吸者之多。餘入旅館時,即聞鴉片煙味,由簾隙窺室中,則一小兵官,正在吞雲吐霧。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潼關城內寺廟

城中不少壯麗之舊建築,然均敝壞。屋多花脊,尤為此地及附近特色。軍糧分局原為城隍廟地。簷端頗壯麗。門前有鐵獅,鐵旗竿。旗竿為嘉慶八年(1803年)制,重萬六千餘斤。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民國潼關縣城圖

自北門登城頭,自東門下。

城尚整齊堅固,獨門樓少破耳。甚倦,僱車回寓。

二十四日

舊時間六點過,即起,赴城西門內汽車站。

汽車內實只可容十一二人,然賣票要賣到二十左右,用填鴨子法往裡填,安有填不進去者!餘表不錯,然同車人謂快一點鐘,後始知標準時已變換,新時間八點半開。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潼關西門

路不甚平,然冬季無雨,故無泥坑,比我十二年來時已強多多。風起,黃土飛空,數丈餘即不相見,而今始知黃土威也。頗欲一望天外三峰,然華嶽渺不可見。

兩點至渭南少息,午餐。

至新豐,汽車炸輪袋,耽誤多半點鐘。至華清池附近,多賣韭黃者。

同車一人雖便裝,似屬混軍界者。帶一僕人,每吸菸卷,必令僕人先置口中點著,亦一怪現象。並沿途罵僕人。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西安東門——長樂門

至西安城門,汽車停下,即有軍士檢查,與之護照,持至室中,良久始出。仍要登車檢查。見行李甚多,問維鈞是否商人,維鈞答以護照已呈驗,彼始悅然,大謝對不起,並他人行李而亦不檢查。

至東木頭市西京籌備委員會,住下。晤陳啟明君(時任西京籌委會秘書),連定一君。陳為秘書,連兼庶務會計。發潤章電報一封,報告已至。

二十五日

下午同維鈞到教育廳,晤周學昌廳長。周言有一教育部令,知省政府方妥。並言此間中山中學,學生將校長用刀刺傷,甚重。此間學生共黨頗多,極為棘手,云云。

託他見楊主席(楊虎城),約會見期。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西安碑林大門 1933年

出,步行到碑林。

歸寓,再發電報與潤章,請其進行教育部命令。

二十六日

聞本地因天旱斷屠(禁止屠宰耕牛)。

連定一約同遊杜公祠,以轎車往。出門則見市肆家家門口因祈雨置一水盆,水上置木版,版上插黃裱紙龍王神位及四小旗,旗上書"油然作雲"等類字。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小雁塔 1936年

出城,先往薦福寺,寺有塔,俗名小雁塔。

明正統末,塔中裂,然時裂時合。餘十二年來時塔裂,由中空可見一線天。此次來則塔複合,僅見裂紋而已。塔門石質,上雕花紋工細雅麗,當為隋唐舊物,惜為自命風雅之傖父(粗魯無學識的人)刻字於上,令人作三日嘔。

寺中已無神像,殿中辦一孤兒院。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興善寺山門

出東南行到興善寺,據碑言始建於晉。聞內藏有宋版龍藏,將入觀。

和尚出言殿中因祈雨正作法事,請勿入,乃立院中小談,知宋藏不全。至近年在滬上所影印者則系藏城內圖書館中之一部,亦不全。

問以如兩邊配合,是否可全,答言不知。

出,再進數里,見東南原(應為鳳棲原)上有石人石馬之屬,下車往觀,見石人二對,石馬二對,外有一對,如馬有鱗。石獅及辟邪各一對,華表一對。無碑。後有多塚,似非一時一家所葬,未知此石獸為何塚前所立。墳年月無徵,但雕像樸素壯健,以□□(文字模糊)後物。

再前,將到韋曲,道旁有鴉片煙苗,但枯槁欲斃。沿途麥苗均枯黃,間有用井灌者,然此杯水曷能徧救,且井頗深。

韋曲頗多樹木。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樊川

再前,至樊川。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長安縣牛頭寺

坡上為牛頭寺,左即杜工部祠堂。

寺額曰福昌寺,為宋太平興國中所改名,然俗沿唐舊名,名之曰牛頭寺。杜公祠新由西京籌備委員會修葺。內頗有花木。至一堂中,出所帶之燒餅臘腸,大嚼。

未畢,維鈞遇一同學郭增愷君,趨出,握手道故。

同入室,後有一軍人,則楊主席也(楊虎城)。介紹相見,握手談數語。楊君執茶壺,自斟自飲,遂去。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牛頭寺

吾等至此,尚未往拜謁,遽遇於此,心頗不寧。聞楊主席(楊虎城)言,來此為觀下所新浚之自流井,乃亦下坡往觀。井在坡際,上覆以土,不見井口,只見水左右流。(此地現在還有楊虎城陵園,讀到此文,不免令人唏噓。)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杜公祠

樊川有水田,樹木暢茂,聞夏日風景佳絕,為長安四郊最勝地。然道旁有煙苗,農夫正用水灌溉,主席過此,當易見之。

歸過韋曲,下車入道左一廟,前殿為龍王像,後殿祀佛。廟前有戲臺,簷柱間木刻雕龍,勢頗飛舞,但臺頂花脊已傾圮矣。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西安一中校刊》1936年第九期

路由來途徧東,至宋園,為本地巨紳宋鞠武氏別墅(宋家花園)。門如村舍。內則有亭,有池,有小山,有曲徑。臘梅未謝,時聞幽香。壁間刻石甚多。園未廣而佈置楚楚。但我國園林,常以狹地配置多景,令人氣塞,與餘意頗不合也。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大雁塔

再前,為慈恩寺,即俗稱之大雁塔。寺為奘師譯經處,在我國文化史上自有重要位置。廟貌零落,此次則由朱子橋倡議修葺已煥然一新。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大雁塔

有碑紀事。但對於此廟與文化之關係,毫未提及。溥泉(張溥泉,西京籌備委員會委員長‍)題額,亦只曰"玄奘復興",未能表示其應有之重要。異日當與溥泉言,可由文化觀點撰一文,另立一碑紀之。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大雁塔俯瞰

登塔,因系舊遊,易視之,升降頗急,下後,覺心跳且熱,然少頃即止。

塔下有褚河南所書《聖教序》,石質堅硬,字畫完好,鐵鉤銀畫,令人撫摩不欲去。塔門石上刻佛像,莊嚴妙好,傳為吳道子筆。然上亦被傖夫(粗魯無學識的人)刻字。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至工部(杜甫)、嘉州(岑參)等五人之詩則無人談及。餘意此五大詩家,同時登臨,歌詠流傳天地間,自系極難得之盛事。亦當上石,置之塔頂層,以便遊人歌誦流連。

山門下之金剛亦異,然與興善之金剛又不同。二持鞭,二持蛇,神彩威光,奕然赫然,丹青系新施,疑屬舊塑也。

定一為餘及維鈞拍一照。遊畢,日已將落,遂歸。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興教寺三塔

薦福、慈恩為餘舊遊,餘皆系新到。聞慈恩寺僧言,奘師、基公藏骨塔,均在城東南四十里許之興教寺,他日當往瞻仰也。

晚餐後,定一又約往易俗社觀劇。

臺在一大廣場,共二臺。一系社中未畢業學生演所,一系已畢業學生演所。觀眾在露天處,上有蓆棚。前排有坐,後有立觀者,有乘轎車觀者。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易俗社演出的時裝戲

演《大婚姻談》,系以自由婚姻反對權力及財產之婚姻者。定一及啟明均謂此種新劇不佳,不如其所演之舊劇。

1933年從潼關到西安,城外的古蹟與城內的秦腔

1930年代易俗社管理層

餘則謂觀一劇團,當觀足以表現其特殊之性質者。易俗社所編之戲,文藝上之位置雖不高,而亦自有其位置。此種新劇正易俗社之特色,比舊劇當較愈。

演畢後,有煙火助興。變化美麗,或有所不足,而雄奇兀突,駭人心目,頗足代表秦人之特殊性質。

歸,十點餘。

本文選自《徐旭生陝西考古日記》(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7年出版),徐旭生(著),羅宏才(註釋)

由 "終南山故事"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