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因何失敗?因此人編造楊秀清逼王封“萬歲”

大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革命運動,它建立男了農民革命政權,開創了中國古代的許多先河,為近代史畫上了一筆濃重的色彩,但同時,隱藏在它身上的秘密也十分的多。

太平天國因何失敗?因此人編造楊秀清逼王封“萬歲”

楊秀清

1856年秋,作為清末最大的農民起義運動—太平天國運動在建立政權後,發生了“天京內亂。”它以殺東王楊秀清開始,以殺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而終,1857年又產生翼王石達開率十萬精兵出走天京的餘波。關於這場內亂造成的後果,史學界已有公論:它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力量,使太平天國從此由興轉衰。這次內訌的導火索,傳說是因東王楊秀清逼洪秀全封其為“萬歲”之事。

太平天國因何失敗?因此人編造楊秀清逼王封“萬歲”

楊秀清

楊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封其萬歲,從而導致天京大亂,史料多有記載。太平天國後期重要將領李秀成在其被俘後的供狀裡,曾說:楊秀清“過度要逼天王,封其萬歲。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終於,楊“逼天王到東王府,封其萬歲”。早在1854年前後就有人說,楊秀清企圖取天王而代之。《賊情彙纂》中說:“秀清叵測好心,實欲虛尊洪秀全為首,而自攬大權獨得其實,其意仿古之權奸,萬事成則殺之自取。”《金陵紀事詩》中有“秀清獨斷終圖篡”的詩句由此可推斷,楊“逼封”一事,由來已久。

太平天國因何失敗?因此人編造楊秀清逼王封“萬歲”

楊秀清

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楊秀清逼封萬歲一事值得懷疑。中國歷史未解之謎。

首先,太平天國官方史書對這件大事從未作過記載,很奇怪。直接談到此事的太平天國將領有李秀成和石達開。李秀成的說法漏洞很大,難於成立。楊秀清在天京所謂“逼封萬歲”時,李正在句容、金壇和丹陽一帶與清軍作戰,未親臨“逼封”之事,況且李“時官小不甚為是”,還不能直接參預諸王間活動,因之李所謂“逼封”一事,應是從傳聞中聽說的,並不可信。李在其供狀中又載:“逼封”之後,“北、翼二王不服,密殺東王一人。”

太平天國因何失敗?因此人編造楊秀清逼王封“萬歲”

楊秀清

這是明顯失實。史載,是年五月底石達開在湖北洪山一帶與清軍激戰,韋昌輝六月初在江西饒州、南昌等地,兩人相距千里之遙,密議從何而來?此誤亦可證明李有關楊“逼封”之說,純是聽說傳聞,不足為憑。

相反,《石達開自述》所記,卻有幾分可信。據石達開所記,證明韋昌輝在就督江西之前,曾藉口要洪誅殺楊秀清,被洪斥責拒絕。洪秀全可能又在此時對韋昌輝說,要加封楊為萬歲,後被韋篡改成“逼封”,並以此為口實,打著天王“密詔”的旗號,擅自殺了宿敵楊秀清。

太平天國因何失敗?因此人編造楊秀清逼王封“萬歲”

楊秀清扮演者

此說決非孤證不立,例如韋殺楊後,洪曾指責韋說:“爾我非東王不至此,我本無殺渠之意。”楊死後,洪在《賜西洋番弟詔》中說東王是“遭陷害”,並規定“東昇節”等以追念楊,都可作為佐證。楊秀清的被害,是韋昌輝所為,楊秀清並無“逼封萬歲一事”。

且後韋昌輝被殺,就有可能是因為他人偽造了洪秀全的“密詔”,洪秀全恐其有反心,故又殺了韋昌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