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價會怎麼樣?

大喵的一一

歷史並不隸屬於我們,而我們卻只屬於這段歷史……

今天的社會,房價已經成為最大的問題,房價就像魔咒一樣侵蝕著都市人的心。人民談到房地產時,第一會想到:貪婪,暴力,腐敗,瘋狂,潛規則……等字眼。 我們似乎又回到的魯迅先生《燈下漫筆》中描繪的奴隸時代,只不過現在是“房吃人”的奴性社會。 而房地產的另一方面,儼然已經演變成了類似於黃金,股票的投資品。成為富人轉移財富的遊戲戰場。比如,北上廣深一類的一線城市,嚴重的樓房泡沫,但這樣的地方已經成了投資者的樂園,開發商,基金,熱錢蜂擁而至,你來我往,不亦樂乎!


深入剖析中國房地產現狀的根源,可以分析出一下五點。 第一,重視商品房建設,忽略保障住房建設,使“民生”讓位於“增長”!1998年,取消了以實物分房為主的住房體制,開始採取以“經濟適用房為主,商品房為輔”的體制。拉開了房地產改革的序幕。2003年8月31號,18號文件首次明確“以商品房為主題”的房地產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讓我們來回顧1998年以來的房地產發展道路,不難發現,正是在“民生讓位於增長”的大背景下,使我們的城市化走上了一條單行道,也是促進商品房發展,忽略保障住房的同時,使房地產成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帶動了較長的發展鏈,使房價畸形發展,低收入群體不難擔負高額的房價,不光是農村人進城務工,就連大學生也無奈的走進了“城中村”!


第二,房地產香港式畸形發展,期房預售銷售制度加劇了行業暴力!房地產開放有兩種模式,香港式和美國式。香港式的核心在於樓盤以項目開放為組織形式,從購地,建造,銷售,物業都是由開發商承擔。而美國式恰恰相反,每一個環節都有獨立的機構承擔,投資人往往是有經驗的基金人,物業往往也是獨立的。目前中國房地產完全按照“香港式”發展。從本質上來說,房地產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既不是建築業,也不是貿易業,僅僅是建築業的中間商。也正是按照“香港式”的發展,房地產走上了窄路,也造就了今天的高房價。

第三,以抵押貸款為基礎的開放型住房金融體系,使得住房槓桿進一步增大。以抵押貸款為基礎的開放型住房金融體系的實現,使得“美國老太太”的故事在中國實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使得商業銀行成為了最大的“房東”。從地產金融的角度來說,房地產發展的這樣,也是金融行業對地產的過度信任所導致!

第四,城鄉二元土地所以結構,招泊掛的土地轉讓機制,“餓地策論”一同推高的低價!

我國的城市建設用地並不是不夠,而是農村多,城裡少,地方政府控制著土地轉讓權,而土地價格收入又成為了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第五,遊資,熱錢進入房地產行業,加劇了槓桿不平衡。目前,中國城市化水平不是很高,住房又演變成投資品,一些熱錢的進入,導致低收入人群更無力承擔高額的房價。因此,社會分為兩種人,有房者和無房者。真正需要房子的買不起房子,而有房子的卻再不斷的買房子,所以,縱容性投資必定導致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昨天的問題,造成了今天的結果,而今天的苦酒只有明天的人才可以品到!

最後,我想說的是,要解決中國的房地產痼疾,我們應該從思維上進行轉變,堅持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健康方向發展,將住房問題作為最迫切的民生工程,這樣才能緩解貧富差距,緩解社會矛盾,解決“增長”於“民生”的矛盾,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居者有其屋”,實現真正的和諧社會!


溝裡豆包

樓市調控一年零一個月了。對於絕大多數買房者來說,糾結的永遠是明天要不要買房,彷彿每走一步都是“險棋”。

從目前趨勢看,四季度樓市依舊會延續趨冷的氛圍。因此,處於深度觀望中的不少想買房的朋友都把買房的希望寄託在了明年,抱著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朋友。

個人認為這個房價的確還會再漲。

第一, 錢不值錢了,老百姓沒有更好的保值投資手段。

第二, 政府倡導的城市化進程,產生大量剛需。

第三, 二線城市放開大學生入戶政策,也增加了剛需。

第五, 房地產拉動配套行業,產生就業率。

第六,政府在治理房地產業市場上沒有提出使房子降價,而是穩步推進。

有人拿出李嘉誠王健林等在賣房產的事情來證明房價即將下跌。可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大佬們在賣房子,但是接盤的也是大佬。難道那些接盤的大佬都是傻子不成?

當然,房價漲幅與城市以及城市裡的地段有密切相關,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一樣。不過我覺得至少在一二線城市,房價的整體趨勢還是往上走,就像鄭州,雖說調控力度一再加大,但是房價卻沒有出現實質性的下跌。對於打算買房的朋友來說,個人建議要趁早,因為未來房價只會越來越高。


鄭州生活印象

馬雲說,8年後房價如蔥,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你信嗎?記得這句話已經被傳已久,又被拿出來炒了。這類消息再一次刺激了地產這個話題,什麼一個北京老太太坐擁九套房產這類文章也是涮爆了朋友圈,不得不承認,在中國,我們必需要承認本土國情,女人以及中國式丈母孃的心理需求,即使在繁榮的大上海,每個人工作以及經濟獨立,而在選擇婚姻時,女性還是會覺得有房才有安全感,即使自己具備獨立買房的能力,仍是考慮問題之首選,畢竟一套房可是要讓個人以及所在原生家庭要付出巨大精力和代價的。

可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未來房價的泡沫可能會相對減少,但不代表房子開始貶值,如果真的如此,為什麼馬爸爸也進軍租賃市場了呢,在中國,房地產是GDP的支柱,很多人希望房價跌,希望不要一輩子被房子捆綁,被生活所奴役,但有時候過高的生活追求也會使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也會讓中國經濟創造更高的生活水平,儘管過高的房價一次又一次被調控,遏制,當剛需來臨之時,仍是有人硬著頭皮往前衝的,生活之根本,怎麼能不去竭盡所能?

關鍵是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條件反射,房價會跌嗎?沒人相信,房子一旦聞風而起,會有一堆追兵,紛紛湧入人潮,甘願被奴役。這兩年一線二線的限購,讓所有人群湧入了三線甚至是四五線城市,幫所有空城的地方政府解決了GDP問題,清了多年的庫存,或許,在我們心中,已經有了一種堅定的信念,房價是不會跌的!那麼你說,2018年會如何?


環球老虎財經

房價、學區房是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

先說判斷:2018 年房價會下降一些。

憑啥這麼說?

因為,在我們國家,房價的關鍵要看政策,明年國家樓市的政策是這樣的:

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

“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的意思是:

家裡要買第一套房的,都儘管買,不設什麼門檻了。想買第二套房的,政策也支持,你買得起就買。

這是2017年12月23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最新確定的政策。

這個政策傳遞的最大信息就是:放寬

國家為啥放寬買房的限制呢?

原因很簡單,炒房的人都撤了、不炒房了!

現在還想買房的人,都是剛需,都是要自己住的,既然這樣,國家為啥還要限制買房呢?!

那為啥炒房的人都撤了,不炒房了呢?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普通房價、學區房價都已經炒到太高了,到頂了,再炒就要砸在自己手裡了。

所以,我們把政策背後的原因說明白了之後,2018 年的房價是漲是跌也就很清楚了。

已經到頂了之後,自然就會要跌一些,你說對嗎?

你覺得在 2018 年,普通房價、學區房價會怎麼樣呢,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洋蔥數學

1、匯率、房價互相影響,2018年資產泡沫會否擊穿,全看房價、匯率是否穩得住

經歷過2016年末2017年初人民幣的匯率壓力,一瀉千里的疼痛無法忘卻,耗資萬億美元的匯率保衛戰極為深痛。

如果人民幣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可以維持媒體預測的匯率,國內資產價格壓力將大大減負。問題是,如何確保預測成為現實?

客觀來說,經濟、房價走勢和匯率實際互為支撐、相互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預測,聯儲的持續加息、縮表、美國減稅,提振美國經濟的同時,將導致我國房價大幅下跌。而房價大跌,則進一步導致大量資金外流,匯率承壓。

同樣反過來,如果我們經濟穩定,不被美國虹吸,匯率穩定,目前房價也就能撐住。

通過我國較為嚴格的資本管理,對資本大鱷的警告和震懾,大塊頭資金一定時期內守住是可能的。但前提是國內房價和經濟穩定,否則再嚴厲的管理規定也會被消解。

從這個角度而言,更好理解前幾天,槓桿遊戲從中央經濟工會議內容中,解讀出的,中央目標是維持目前房價,為其他改革爭取時間。詳見《醒醒吧,2018樓市難鉅變!中央樓市政策有微調》(12月21日)

按照中央經濟會議的指示,調控不會輕易加碼,開發商和房價依舊可以僵持。表述說得很清楚,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權,實行差別化調控。

換句話說,只要不是過分的地方,上頭不會給壓力加碼調控。同樣,如果出現形勢不利的局面,上峰也不會阻攔地方“小救市”。

調控政策之外,影響房價至關重要的貨幣政策,槓桿遊戲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預測,2018年和2017年比可能無明顯變化,既為保匯率留有空間,也不至於大幅逼跌房價。

好了,中央的戰略定好了。但具體戰術呢?現在北京二手房已經是跌了,二線城市基本企穩,會不會跟著跌,怕不怕跌?三四線城市總剛需就那樣,去庫存已經取得這麼好效果,好效果如何繼續維持?

請看下文分析。

2、棚改目標比預期大幅提升,三四線城市房價找到新支撐,一二線城市則可以靠虹吸和人才吸引穩定房價

12月23日,是的,週六,這天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會議公佈我國2018年改造各類棚戶區的目標:580萬套。

這一目標是什麼概念?2017年,我國棚改制定的目標是600萬套。日前住建部公佈了實際數據,2017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已開工609萬套。略微超額完成。

而2016年時目標為606萬套。為此,國開行等金融機構支持了1萬多億元的融資。真是大投資、大建設、大就業,有力穩定了經濟。不僅如此,還刺激房價。

這幾年棚改和過去不同了。以前喜歡補償房子,現在流行貨幣化補償安置。2014、2015年全國庫存積壓,於是貨幣化補償安置作為“去庫存”的主要手段之一被使用。

大家拿著錢不僅開心,買房爽快,動輒全款,還參與炒房,也能刺激一些其他消費。

在2013年之前,棚改貨幣安置比例非常低,槓桿遊戲看過多個研究機構的數據,大致結論都是10%以內。而到了今年,保守估計也在五六成。就算五六成,300萬套房子吧,按照50-100萬元/套計算,意味著可以提振1.5-3萬億元住房銷售的規模。

而我國目前的住房年銷售額也就10萬億出頭。

有意思的是,2017上半年,國務院制定的2018年至2020年的棚改目標1500萬套,年均也就500萬套。眼看著棚改規模下降,聯儲加息、縮表、減稅咄咄逼人,我們提振棚改量。

在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取得不錯效果,新的庫存可能又要來時,棚改加碼實在是利好。

與此同時,一二線城市儘管供地2017年整體增加明顯,但需求確實相對過硬。目前的供給實際和需求是不匹配的。加之大家都在打人才爭奪戰,明裡暗地放鬆限購,銷售和房價未來一定時間也有了支撐。

倒不是說一些泡沫不縮小一點,起碼上述舉措保證了銷售增速可能保持穩定。有銷售增速、節奏的保證,如果外部壓力可控,房價維持基本穩定還是可能的。

這不就是中央和地方都期待的嗎?

3、聯儲加息壓力、資本市場大發展衝動,依舊是房價頭上高懸的利劍

根據槓桿遊戲上述分析,一二三四線城市,2018年樓市都有了新支撐,國內資金信心得到保障,匯率壓力也就減輕。反過來,進一步穩定國內房價,防止資本外流。

為了預防和給匯率穩定空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如果不是不得不,貨幣2018年大放水沒有可能(外部環境也不給這個空間),和2017年一樣,不鬆不緊。

貨幣政策的目標訴求看來不少,匯率、房價都要。

當然,上述分析也表明,守住資產價格和匯率之重要,很大程度是要抵禦美聯儲加息的咄咄逼人。

反過來也說明,聯儲態度、美國經濟對我國房價影響之大。譬如貨幣政策今年開始調整、調控力度達到史無前例,房價不再瘋漲,很大程度都是因為美國貨幣寬鬆週期結束,我們再不能跟著放水、做大資產泡沫。

很有意思,改變中國房價走勢的居然是美聯儲。至於穩定還是跌一點,這就不好說,反正瘋狂繼續是難了。

除了聯儲加息、縮表、美國減稅的利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上週槓桿遊戲在文章裡提醒過。劉主席也說要做資本市場強國。

現在房價是崛起了,匹配大國地位,資本市場也要努力。問題是,資金總是逐利的,股市要略微從樓市“抽血”,資本要回流部分實體,意味著房價支撐就少了點。

當然,如果資本市場可以做起來,良性循環,賺了錢買房也是正常的。所以短期內,如果資本市場可以吸引到更多錢,恐怕和加息一樣,房價不敢掉以輕心。


槓桿遊戲

(-東南偏北)

2018年房價會漲嗎?

其實我們不如換一種說法:2018年,還允許房價漲多少?

估計大家今年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過往“金九銀十”的說法,在今年看來沒得到多大的體現。歸其原有,還是大會明確了“房住不炒”,而且各地的調控措施在今年也開始接踵而至~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接二連三的調控下,房價2018年還會繼續上漲麼?

我們不妨先回顧下以往樓市調控下,各地房價的情況:

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史稱“新國八條”),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確定本地區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並於一季度向社會公佈。

始於2016年3月25日的本輪房地產調控,與始於2009年12月的那輪調控,有很多相似之處。2010年多次出新政,市場仍未明顯降溫,最終於2011年1月出臺“新國八條”,並要求各地制定房價控制目標,其後全國主要城市房價趨於盤整,半年後下跌。

也就是說政策的調控往往會有一個延遲性,而今年下發的一系列政策,雖然目前已經有部分城市樓價開始回調,但是核心的二線城市並沒有出現回調。

筆者認為,長期來看,房價漲幅與居民收入漲幅相適應,也即房價收入基本平穩,這是合理的房價控制目標。但是一些較有競爭力的二線城市的房價依然會保持平穩增長~~


天天說錢

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一二線城市房價逐漸修復,三四線城市行情仍在延續

1、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或將微漲,廣州、深圳窄幅震盪

2017年北京、上海受監管影響首當其衝,房價表現持續低迷,隨著政策趨緩,兩地房價逐漸得到修復;在需求支撐下兩地房價將在2018年或將小幅上漲。

廣州2017年有不錯漲幅,基數相對較高,租房市場的發展將對房價形成一定衝擊;深圳房價自2016年10月以來表現較為低迷,一方面是深圳平均房價在四個一線城市中是最高的,房價上漲的壓力比較大。

另一方面深圳面積小,在深圳周邊買房更划算,房價上漲會加速這一趨勢。整體來看,廣州、深圳的房價在2018年將窄幅震盪。

2、二線城市:房價繼續修復,高漲幅或面臨回調

2017年二線城市房價表現並不算好,目前漲幅最高的是瀋陽,同比上漲11.7%,較2016漲幅最高的合肥46.3%相去甚遠,二線城市房價受一線城市持續下滑及嚴監管政策影響,整體漲幅大幅收窄。

二線城市作為區域核心城市,人口流入和經濟發展足以支撐其房價,經過2017年的回調後,2018年二線城市房價仍將有所表現。對於一些漲幅較大的城市,建議短期觀望,避免回調形成的風險。

表3:2017年二線城市漲跌幅前五

3、三線城市:行情短期仍可延續,回調風險較大

2017年在去庫存需求仍在,以及在樓市嚴監管環境下資金流入,三線城市今年上演一波大行情,2017年僅無錫房價同比出現下跌,而無錫房價同比微跌主要與其在2016年房價同比暴漲35.5%有關。

短期來看,三線城市的行情仍將得到延續,在政策沒有明顯轉向的情況下,前期進入的資金不會出現集中抽資離場的情況。

三線城市受經濟和人口外流因素的影響,持續上漲的動力有限,一旦出現主力資金離場的情況,將面臨很大的下行風險。建議避免高漲幅地區,短期風險不大


房盟網

先抖個機靈:

韭菜的天然使命就是被收割,也就是“百分百被空手割韭菜”這個設定;

牛市來的時候,各個精神抖擻、股神附體,每天都“大賺特賺”,一個熊市就打回原形。

有這麼一個賭場,老闆可以下注,可以定遊戲規則,可以隨時更改遊戲規則,你會不會贏?

不用猜,你肯定贏啦


房市跟股市一樣,後上車的被洗劫,先上車的就不是被收割麼?

你只要不離場,不變現走人,韭菜的命運一定是被收割。

“把肉爛在鍋裡”,變現離場會越來越難,韭菜的本分就是安安靜靜等待“被收割”吧。

-----------------------------------------------------------------------

結論放在前:

一手房房價企穩,但二手房陰跌(學區房如果功能不變,未來比較抗跌);

股市將進入長牛時期,與國家2025計劃一同成長!

然後再說邏輯:

中國崛起靠的是製造業升級,而不是房地產。房地產行業作為貨幣超發、解決地方財政收入的蓄水池,已經完美地完成了它的使命,現在要控制,不能隨意變現、更不能從大陸撤資。“房市鎖死,資金出境鎖死”會是大趨勢,我認為製造業升級和股市轉好是下個十年的走向,特別是美中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如果繼續向房地產注水,放棄製造業將會是個毀滅性的打擊。

中國現在處在“超出發展中國家、又沒達到發達國家”的階段,往上更進一步發展,必須要跟發達國家爭飯碗,而且我們已經開始爭奪了,比如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液晶面板、智能手機、家用電器、光伏產業、造船業……可怕的是,中國企業不只是份額大,而且利潤高,所以有了美國貿易的自我保護。

美國商務部4月16日宣佈,未來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加重了中國不能掌握核心技術、無芯無魂、無更優秀的迭代操作系統等憂慮,房地產並不能解決這一憂慮,我們只有依靠科技、依靠製造業升級。支撐製造業升級靠的是金融政策,比如“2018 年 5 月 1 日起製造業增值稅稅率減至 16%”。另外國家已經從戰略角度考慮金融改革,破除障礙,吸納更多優秀的企業,我認為股市最好的池子——企業能融到資金,股民可以分享紅利。但不是現在!

我認為股市接棒房地產有兩個信號:

1.富士康已經通過證監會審批,即將登陸A股,具有示範作用。A股會盡全力拿下小米公司,這是第一個股市轉好的信號;

2. BATJ為代表的境外上市公司迴歸A股,這是股市轉好、長牛的最大信號。大企業迴歸意味著金融改革取得成效,股市得以接替房地產完成製造業升級、中華崛起的歷史使命,也是房地產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的信號。

股市幾乎隨時可以離場、變現走人,比房子的金融屬性好太多,如果長牛形勢下,肯定是投資首選。你急需二十萬,總不能把只賣個廁所吧。

備註:同時我也認為房地產為滿足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仍會進一步發展,但超高房價和超高利潤不復存在,房子不再具備金融屬性。鎖死房市,官方指導價不能降,穩定最重要,漲500萬你不會攔火車,跌500萬就不一定了。但你能不能賣出去、以幾折賣出去,那是你自己願打願挨的事。

結論:

一手房房價企穩,但二手房陰跌(學區房如果功能不變,未來比較抗跌);

什麼時候再次上漲?高端製造業攻堅結束,平均工資翻倍的時候。

股市將進入長牛時期,與國家2025計劃一同成長!


心有靈犀八點鐘

2017年已經所剩無幾,2018年你看好樓市嗎?請觀看房產大象精心製作的視頻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aff0003face641c2d7a\


房產大象

2018年的房價會上漲,但是穩步且集中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

這些地方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城市的經濟發展,城市群,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投資需求大。

為什麼是穩步上漲呢,因為國家19大明確提出房住不炒的政策對房價進行管控,但是各地政府的30%財政收入是房地產帶動。紅利期還在,一定會持續增長。故,小漲。

19大調控政策對房產市場的影響?

1、穩定了房價進入慢牛期。但是並未改變上漲趨勢,因為市場總體上是供小於求的。

2、房住不炒,改變中國人對房的預期,改變房子必須買來住的需求滿足方式

3、吸引資金進入二線城市,發展有經濟潛龍且產業結構完善的二線城市帶,緩解一線城市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