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輛99式坦克跟古代10萬重騎兵交戰,誰贏的可能性大?

2018年的東星烏鴉

不如做一個假設:我軍10輛坦克在實彈演習中不慎進入時空隧道,來到了中世紀的歐洲。在那個迷信的時代,突然出現的坦克被教皇認為是怪獸。所以,他向歐洲所有國王發出命令:集合國內的騎士,一起來打怪獸。於是,10萬重騎兵集結到了一起。

99主站坦克越野速度是60公里,越野行程為300公里。裝備125毫米滑膛炮,12.7毫米防空機槍,7.62毫米同軸機槍,10×94式煙幕彈發射器。該型號坦克重51-58噸,成員3人。

重騎兵衝鋒速度約為30公里,衝鋒距離2公里,裝備長矛、盾牌、弓箭等冷兵器。

從防護來說,99主站坦克可以經受古代任何一種攻擊性武器的打擊而毫髮無損。而坦克所裝備的機槍和大炮可以輕鬆幹掉射程內的敵人。重騎兵的鎧甲可以有效防備一般冷兵器的攻擊,但對炮彈彈片和子彈等同虛設。

可見,雙方在戰場上相遇的時候,重騎兵是充當被屠殺的一方,但是這些重騎兵是不知道的。

1個陽光明媚的早上,10萬重騎兵與10輛99坦克在一片原野上相遇。10萬重騎兵以每一名騎兵佔地10平米的面積來算,總佔地面積是1平方公里。

雙方越來越近,在相距3公里的時候,坦克對騎兵軍團進行攻擊,以炮彈殺傷面積為350平米,射速每分鐘6發算,10輛坦克可以在1分鐘之內對騎兵軍團傾瀉60枚炮彈,殺傷總面積2.1萬平方米。也就是說,1分鐘之後歐洲重騎兵已經有2000+的死傷。

最重要的是戰馬在炮火的攻擊下極易受驚,它們很容易在爆炸聲中被嚇的亂跑。就這樣,短短1分鐘之內,10萬騎兵亂作一團,自相踩踏死傷無數。於是,我方輕鬆獲勝,並且還剩140發炮彈和3萬發子彈用來攻打羅馬。


歷史風暴

有一個挺有趣的問題,既然有趣咱就湊熱鬧回答一下。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十輛99式坦克打10萬重騎兵,坦克戰士上戰場前一定要把遺書寫好。

為啥呢?看看我的理由:

裝甲方面:

坦克完全是碾壓式的勝利,十萬重騎兵開始肯定會被坦克如割麥子一般撂倒幾千人。

但有一點要明白,在戰爭情況下,古代的騎兵作戰方法還是比較靈活的,並且古代也有火炮等重武器,他們開始搞不明白坦克為何物,但幾炮下來,他們肯定看出端倪:這玩意兒咱的火炮完全不能傷其分毫,自己士兵卻死傷不少,不能硬抗,只能智取咯。

火力方面:

就像上面所說,坦克是碾壓式勝利,但他們絕對不會把十萬重兵完全乾光,畢竟人家一看你這玩意兒這麼厲害,挨不得、碰不得,那就趕緊兵馬四散,小股作戰圍殲之。

人家兵馬一旦分開,坦克的作戰效率就會嚴重下降,每車那幾十顆炮彈打一發少一發,重機槍手若是探身出來掃射,估計又能撂倒幾千,但是要記住,一旦坦克艙蓋打開,就有了被人家攻破的機會。

坦克火力固然兇猛,但容彈量始終有限嘛。

反擊層面:

在損失幾千、萬把人後,重騎兵領導一看,必須巧妙進攻了,不能再送人頭了。

於是,挖坑、火攻、圍繞坦克尋找空隙打擊等各種手段都可以使用了。

別小看古代人的作戰智慧,自從有了火器以來,他們會設計各種爆炸品,只是沒被逼到那個份兒上而已。

而一旦坦克被圍住,人家從炮管往裡倒油放火,我看就夠駕駛員喝一壺了……

還別說腳下使絆呢……😹😹😹


普了次法

一、腦殘式互衝:如果重騎兵採用直面衝陣,毫無疑問,坦克完勝!原因如下:

1、重騎兵沒有對坦克造成致命傷害的武器。

2、重騎兵沒有99坦克的速度(野馬最高時速60公里,99坦克可達到80公里),因此重騎兵面臨追不上、跑不掉的尷尬境地。

3、坦克炮、高射機槍、同軸機槍都能對重騎兵完成致命傷害,即使採用衝撞方式,也能使重騎兵死亡。

二、謀略型作戰:如果重騎兵採用在初期受到巨大傷亡後,改變策略,破壞道路、設置路障、陷進、溝渠等方式對坦克連進行圍困,採用水攻、火攻等方式威脅坦克的突圍行動,則坦克連戰士將因糧水斷絕而失敗(投降或死亡)。

三、消耗型作戰:如果重騎兵集團軍採用消耗型作戰,每次作戰將主力部隊隱蔽在山林,而只派千人級敢死營進行鏖戰,則坦克連彈藥、油料都將很快消耗完畢,結果也會失敗。

綜上所述,除非重騎兵集團採用最腦殘的集體式衝鋒(且不死乾淨不撤退),否則坦克連終將面臨失敗的結局。

(當然,也有很大可能是重騎兵因士氣崩潰而失敗,不過士氣這個東西,變數實在太大,如果納入考慮範疇,則你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一切皆有可能!這樣就顯得毫無意義,因此以上三種情況均未考慮士氣對戰爭結果的影響)


吳枝峰1

只要油料充足,10萬古代的重騎兵絕對不是99式坦克的對手,即便十輛坦克沒有多少的彈藥,憑藉著這些坦克的動能以及強大的防禦能力,絕對會變成十頭在古代縱橫無敵的戰爭巨獸,即使面對再精銳的騎兵部隊也能收穫到勝利。

就讓我們過來看一下,假如10萬古代的騎兵和十輛現代的九九式坦克相遇會發生什麼樣的場面:

蒙古草原上天高雲朗,大地上一片廣袤無際的青草,我帶領著的十輛坦克本來是在實行著演習的,沒想到天空突然昏暗了下來,我們好像被一個奇怪的空洞吸了進去,連帶著我們的坦克都進入了一個空洞裡。

當我們在看到光的時候,映入我們眼前的就是這片茫茫的大草原,還有我們對面烏壓壓一大片的人馬之海,前方的人群密集的彷彿蟻群一般,他們身下跨著駿馬,背上背的弓箭,手上拿著彎刀,有不少人的馬上還有連著鏈子的鐵錘,他們正在嚴陣以待的看著我們,大有一番一言不合就動手的衝動。

這種場面真的很壯觀,在現在的部隊裡面基本很難看得到這麼多人的集齊,我們心裡有了一種觀看大片的感覺,我作為這支坦克隊伍的隊長,我和其他幾輛坦克的通信人聯絡了起來。

首先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我們的坦克已經被某種神奇的力量改造過了,所以我們的油量是無限充足的,接下來我們可以盡情的放浪了,只不過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彈藥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需要節省彈藥的使用。

接下來我們打算實行一個圈中開花的戰術,我們的坦克迎面駛向那些蒙古騎兵們,他們看到我們朝他們衝過去,他們也興奮了起來,派出了一支數千人的部隊把我們團團圍住了,他們還想用弓箭射擊我們。

在看到他們射箭的時候,我看著有點想笑,因為我知道他們所做的都是徒勞的事情,我們的坦克毫不留情、繼續往前開駛,有些聰明的蒙古人就躲開了,而有一些人竟然想螳臂擋車提著身上的流星錘就向我們襲來,毫無意外的,他們都變成了肉醬,葬身在我們的坦克底下。


接下來我們進入了蒙古騎兵的大部隊之中,他們把我們圍成了一個圈,估計是想研究一下我們的這些坦克到底是什麼,因為他們之前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我們等了大概是半個小時,有很多蒙古人漸漸的向我們靠近。

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攻擊的時候了,當他們靠近射程之後,我們坦克上面的機關槍在我們的操控下突突的發射了,火焰升騰而起,無數的血花噴濺,彷彿一朵朵妖豔的紅色曼陀羅花開放,在我們十輛坦克的機槍攻擊下,起碼有數千人因此喪失了生命。


接下來等待這些蒙古騎兵的則是真正的主菜了,我們的坦克主炮朝著他們最密集的地方發射去,無數的騎兵在炮火的攻擊下被炸成了肉醬,雖然蒙古人已經擁有了火炮的技術,但是他們的威力和聲響根本無法和我們的現代坦克對比。

所以在我們的火炮攻擊下戰馬們驚惶萬分,不受這些蒙古騎兵控制的四處逃竄,蒙古人整肅的陣營混亂了起來,這個時候正是我們所想要的時機,我們趁著蒙古騎兵混亂的時候我們的坦克轟隆隆的朝著人群最密集的地方碾壓而去。


無數的戰馬和騎兵被我們的坦克碾成了碎片,他們還想繼續發動攻擊,但是在我們的火炮以及機關槍的攻擊下他們一下又死之了上萬多人,這下蒙古的騎兵部隊徹底的崩潰了,我猜可能是對未知的絕望,所以導致了他們開始不受控制的四處逃竄了起來,整支部隊都崩潰了。

我們追在後面能殺一個就是一個,當夕陽降臨的時候,大草原颳起了瑟瑟的寒風,湧入我們鼻腔中的是濃濃的硝煙味與鮮血的味道,我們站出了坦克,外面看著遠方的夕陽,再看看廣闊的大草原,我們互視了一眼,一股豪情在心底油然而生,然後我們的身影就漸漸的扭曲,我們又回到了現代。


所以說十輛99式坦克和10萬古代的重騎兵交戰,我覺得十輛坦克的贏面比較大,如果在油料充足的情況下十輛坦克在古代簡直就是巨無霸型的存在,根本沒有的敵手,古代不像是在現代,有很多辦法對付這些龐大的坦克,古人對坦克一無所知,所以他們在莫名其妙的突然折損了一部分士兵之後,他們就會徹底的崩潰,再無絲毫的戰鬥力。


孤客生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首先說一下,騎兵對戰坦克這樣極端的戰例,在人類戰爭史上的確發生過。

在二戰初期1939年的克羅揚蹄戰鬥中,波蘭第18騎兵團在掩護波軍退卻時,向古德里安率領的德軍19裝甲2師、20摩托化師發起了攻擊。其中,兩個波軍騎兵中隊遇到一個正在休整的德軍步兵營,波蘭人出其不意發起衝鋒,將德軍步兵擊潰——這是騎兵對步兵的勝利。

接下來的戰鬥就悲催了。駐在不遠的德軍裝甲兵聽到槍聲,開著坦克火速趕到,用坦克機槍猛烈掃射波軍騎兵。在沒有遮攔的平原上,英勇的波蘭騎兵躲無處躲,戰馬跑得再快也沒有子彈快,造成重大殺傷,團長馬特拉紮上校和團參謀長陣亡。

圖注:波蘭騎兵

這一戰例規模不大,也沒有發生波蘭主動用騎兵刀去砍坦克的情景,但戰後波方需要籍此反映其殊死抵抗德軍的戰鬥精神,而德軍則需大吹一下閃電戰的銳不可當,因而雙方都在宣傳,所以流傳甚廣、版本多樣。不管雙方怎麼敘述戰鬥細節,有一點確定無疑:騎兵無法與坦克對抗。

另一個戰例發生在中國抗日戰場。1938年8月,國軍第75軍6師在武漢保衛戰中,騎兵連長唐謙帶著連隊發揮機動靈活優勢,屢次衝擊日軍散兵線。日軍調派8輛坦克呈扇形向騎兵連壓來。騎兵連退無可退,索性血戰到底,上演了“騎兵打坦克”的悲壯一幕,這個連隊幾乎全體陣亡。

那麼,有沒有騎兵戰勝坦克的戰例呢?答案是有的。

1949年1月,華東野戰軍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杜聿明部全線崩潰後,坦克兵也如驚弓之鳥各自逃竄。在這樣的戰場形勢下,發生了我軍步兵和騎兵追著坦克打的奇觀。1月10日,華東特種兵縱隊騎兵部隊“紅馬”支隊,得知有幾輛坦克向西逃竄後,立即騎著戰馬追擊。敵人的坦克兵根本不敢與騎兵對抗,一見即降,“紅馬”支隊繳獲了6輛坦克。

由於“紅馬”支隊並沒有與坦克發生真正的戰鬥,這場勝利並不能作為騎兵與坦克戰鬥力的比較例證。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在裝備處於嚴重劣勢的情況下,實實在在地以血肉之軀與坦克較量過。雖然我沒發現志願軍使用騎兵的記載,但稱之為“刺刀對坦克”取得重大戰果,毫不為過。

如,第一次戰役的雲山戰鬥,39軍擊毀和繳獲28輛坦克;第三次戰役高陽追擊戰,50軍149師擊毀和繳獲英軍第8騎兵(坦克)團31輛坦克;第四次戰役,26軍有1個班創造用反坦克手雷擊毀9輛坦克的傳奇戰績;31師在1951年5月的機動防禦作戰中,還擊毀擊傷了25輛坦克。

圖注:志願軍50軍149師戰士李光祿用手榴彈、炸藥包炸燬3輛坦克,被志願軍總部授予“打坦克英雄”榮譽稱號。

最近一次關於騎兵和坦克對戰的例子,發生在2001年冬,北方聯盟與塔利班武裝作戰時,使用了騎兵與塔利班的坦克和裝甲運兵車作戰。在阿富汗北部,冬季來臨、山路狹窄,騎兵跑得比坦克快不足為奇,在特殊戰場條件下取得一些戰果是完全可能的。

回到題主關於“10輛坦克跟10萬騎兵對戰誰贏”的問題,我認為在武器裝備、火力信息力機動力與冷兵器時代相較已發生指數級增長的今天,是不能簡單地用騎兵數量與坦克數量的懸殊來判斷勝率的。很多人說,10輛坦克對10萬騎兵,坦克的油會耗完、炮彈子彈會打完,車輪戰的時間一長躲在坦克裡的乘員也會累昏餓暈,結果必然是騎兵勝。

這一答案我竟無法辯駁,但不要忘了:這個“勝利”付出的代價必然是血流成河、屍積成山,這樣的“勝利”還叫勝利嗎?


兵說

我是荒野歷史,我為這個題目提供一種思路,就算是100輛99式坦克也打不過10萬重騎兵!

歷史上的某一天,突然有100輛99式坦克從天而降!巍然屹立在刀光劍影的古代疆場之上。他們一字排開戰線長達幾千米,坦克的對面五千米處是嚴陣以待的10萬古代精英鐵騎。


從未見過坦克的重騎兵一時無從下手,於是派出一支由5000騎兵組成的先遣隊前往試探敵情。5000人策馬馳騁奔向坦克陣營,由於99式坦克的有效攻擊距離為2300米所以根本無法對先遣隊做出攻擊。待騎兵靠近坦克團於有效射程內時為了節省彈藥利用重武器進行點射,很快題主提供的3000子彈打完了!而就算全部命中再加上一石二鳥什麼的,騎兵先遣隊還剩下了1000多人!這些騎兵來到坦克面前用刀砍箭射發現根本不能傷他分毫,於是立即想到了用活攻!在探清敵情後騎兵大部隊就開始出擊,重頭戲來了!


騎兵全員配置高度烈酒和火箭!但箭的射程在百米左右必須要靠攏才能點燃坦克,於是騎兵將剩下的9萬多人分為四隊從各個方向包夾坦克團。坦克團所有炮彈上膛,待騎兵團行至有效射程內後百輛坦克炮彈齊發,第一輪攻擊就殺死了近2000人!第三輪、第四輪隨著騎兵的快速逼近坦克的優勢逐漸減小,坦克的視角縮小攻擊緩慢,而騎兵機動性強。在損失了近2萬人後騎兵團終於來到坦克面前,此時的坦克這已經快彈盡糧絕了成了甕中之鱉!騎兵團開始了最後的攻擊,6萬多人同時向這些坦克投放烈酒後千萬火箭齊發!鋪天蓋地的火箭瞬間將百輛坦克化入火海,在經過長達數小時的灼燒後,坦克軍團全軍覆沒!而騎兵團才僅僅損失了近4萬人。


題主太小瞧古代人的智慧了,坦克雖然厲害但攻擊速度慢。一但被騎兵近身優勢全無,坦克怕火利用酒來點燃坦克不攻自破!



荒野歷史

毫無疑問坦克部隊完勝。

一,先說這個問題的大前提,十輛99坦克是現代戰爭機器的很小一部分,二十萬重甲騎兵是古代王朝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



99坦克,是解放軍第三代主戰坦克,造價1500萬人民幣。99坦克設計速度達40公里每小時,車寬3.5米,長7.3米,重量55噸。主要武器是 1×ZPT-98 125毫米滑膛炮 。輔助武器有 1×85式12.7mm防空機槍(原型車),1×02式14.5mm防空機槍(量產型),1×59式 7.62mm同軸機槍,10×94式煙幕彈發射器。

99坦克,絕不某些人想象的兒童玩具,往裡面灌油點火就能消滅的。

根據推測,我國的99主戰坦克總數量可能達到600多輛,這樣數量的坦克部隊,基本上是陸地之王了!

再說10萬重甲騎兵,古代的騎兵主要是輕騎兵為主,重甲騎兵主要承擔的就是衝擊對方陣型的作用,殺傷力很有限。

成吉思汗組建的最大一支軍隊是他用來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隊,人數也不過24萬。後來他們用來征服俄羅斯和整個東歐及中歐地區的軍隊也從沒超過15萬。成吉思汗作為征服亞歐大陸的王者,從沒有組織國上萬級別的重甲騎兵。

騎兵為主的時代,經濟實力最強的莫過於唐朝。可是以唐朝的國力,組織起10萬重甲騎兵,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唐朝滅高句麗,薛仁貴用了2000騎兵,唐朝滅東突厥,李靖號稱用了10萬大軍,歸李靖直接指揮的騎兵,也就是3000騎兵。事實上,消滅襲擊東突厥頡利可汗的,是蘇定方的200騎兵先鋒。

如果誰要求皇帝組織十萬重甲騎兵,一定會立刻拖出去砍死!又貴又沒法用!

二,面對99坦克,十萬重騎兵毫無攻擊力,毫無抵抗力。

這場虛構的戰爭,可能會是這樣的一場單方面的大屠殺!

1,十輛99坦克會發射煙霧彈,發射強光照射,營造出神仙下凡的景象。事實上,十萬騎兵可能全部下馬跪倒參拜真神下凡。

2,如果十萬人都是硬骨頭,99坦克開啟正式攻擊。全速向騎兵的密集處衝殺,大炮炸死的,機槍射死的,坦克壓死的,地上裝死的,十萬騎兵可能頃刻間灰飛煙滅。要知道,重甲騎兵的速度遠不如坦克速度,逃都沒法逃!

3,如果十萬騎兵放棄正面對抗,組織營壘死守。坦克會集中一點發動攻擊,突破後直接開展“斬首行動”,迅速解決騎兵指揮官,迅速消滅騎兵中的死硬分子,整個軍營壘就成了騎兵的墳場。

4,如果坦克變態攻勢下,仍然有一部分騎兵接近了坦克。坦克動用各種機槍掃射,如果仍然靠近,炮塔旋轉,坦克壓身,這樣的攻擊也不是人和馬的肉體和精神能承受的。

5,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場先擊潰後全殲的戰鬥,沒有一個人一匹馬能夠離開十輛坦克這個修羅戰場。即使少數化整為零逃離主戰場的,也會被追上機槍打成馬蜂窩。

面對99坦克,騎兵最好第一時間就繳械投降,否則死路一條。

事實上,100多年前,最簡陋的坦克送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一輛坦克可以俘虜擊敗精銳士兵,其中包括大殺器——機關槍!

現代的坦克,絕不是騎兵能夠對抗得了的。騎兵,在漢陽造面前都是被秒殺,別說後來的三八大蓋,捷克式輕機槍,歪把子機槍,打21世紀的軍隊,完全是天方夜譚!

三,結論是,現代戰爭機器遠勝古代。



面對現代的戰爭機器,戰術無非就這幾個:

1,投降,向對方好好學習,那些老古董最好趕快賣了,這是戰場,不是文物交流市場!

2,逃跑,躲進地底下組織游擊戰,同時製造和使用先進武器。

3,死磕,獲得冷兵器的最後榮譽,給別人做一個示範性的國際玩笑。

下次,請問我100萬騎兵,面對一顆核彈該怎麼打!

派幾個專業小偷去偷,沒有別的辦法!

關注歷史知事,和你好好聊聊!

有的網友說,坦克彈藥和油料不足和坦克手的體力極限是硬傷,可是要知道,公平競爭不能隨便給某一方中斷補給。

1,坦克手的體力消耗遠不如十萬鐵騎的體力消耗大,坐車和頂盔摜甲的騎馬,根本不是一個狀態的體力消耗。坦克手可以在坦克裡工作20小時以上,騎兵不會連續工作超過2小時。

2,坦克的油料和彈藥會中斷的話,十萬鐵騎的草料和食物,騎兵的弓箭和大刀也不應該得到補給,更不可能得到工兵鏟等輔助性武器、憑什麼坦克手應該先餓死?

3,結論是,如果騎兵和坦克打消耗戰,先消耗完的一定是騎兵!


歷史知事

那還用說嗎?肯定是99A啊!在沒有炸藥的年代裡,別說是十萬重騎兵,就算是二十萬、三十萬又有什麼能力打破99A的裝甲,就算是明朝攜帶有佛朗機炮的李家鐵騎,也沒有能力擊穿99A的裝甲,99A的速度可以達到70千米每小時,就算是車組成員走的時候急急忙忙的沒有攜帶火炮使用的彈藥,直接碾過去都可以講重騎兵打到崩潰,更何況99A還安裝有高射機槍和同軸機槍,對於使用騎牆衝鋒的重騎兵來說,就是地獄一樣的存在。

重騎兵的攻擊原理是什麼?重騎兵是衝擊騎兵的一種,是以速度取勝的一種騎兵,當騎兵手握著馬槊或者是長槍衝向敵軍的陣營的時候,就是敵軍的輕步兵和輕騎兵被撕成碎片的時候。在冷兵器時代能夠和重騎兵一較高下的只有重型步兵和另一隊重騎兵,而99A恰恰是將這兩種地面兵種合二為一,更不要提99A使用的威力巨大的火炮和重機槍了。

而且作為中世紀的兵種,重騎兵和其他的中世紀兵種一樣,有著嚴重的士氣問題,一般來說如果近代軍隊可以在減員達到一半的情況下繼續戰鬥,中世紀軍隊的減員一旦達到了百分之十就會立即崩潰。這是軍隊的時代限制,也就是說十輛99A揚起炮管全部裝填高爆榴彈,在齊射三倒四輪之後這些重騎兵的士氣就會完全崩潰失去戰鬥的意志,最終四散奔逃成為坦克履帶下的冤魂。

可以說軍隊的時代差距是不能夠彌補的,這還是忽略掉技術差距的情況下,如果將十萬重騎兵的裝備交給解放軍,和中世紀的十萬重騎兵對打,勝利的一定還是經受過現代訓練的解放軍。


軍事新觀察

如果十輛99式坦克在後勤保障充足的情況下,即燃料充足、子彈不限、炮彈無數,那麼打10萬重騎兵根本就是如同碾壓一群綿羊而已。如果考慮現實情況,那麼99式坦克遲早會有彈藥耗盡、油料耗光的時候,10萬重騎兵不可能全殺光,那些四處躲起來的騎兵會重新圍撲上來,把99式坦克掀翻。

99式主戰坦克的性能

(1)論裝甲,99式主戰坦克採用全焊接炮塔,並在炮塔前部加裝了楔形模塊化裝甲,正面的防護高達700毫米,車體防護能力相當於500~6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車體兩側和底盤正面可掛裝披掛式的反應裝甲。憑藉著這麼強悍的裝甲防護能力,古代騎兵的弓箭、長矛、朴刀等所以冷兵器是無法擊穿的。

(2)論火力,99式主戰坦克裝有一門48倍口徑125毫米高膛壓滑膛坦克炮,彈藥基數40發,該炮裝有性能可靠的自動裝彈機,火炮射速可達10發/分。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600毫米的均質裝甲。

這門強悍的坦克炮用來打騎兵真是殺雞用牛刀,本來這坦克炮是用來對付敵軍坦克或裝甲車輛的。

此外,該炮還能發射國產125毫米炮射導彈,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輔助武器為1挺備彈500發的12.7毫米高射機槍和1挺備彈2500發7.62毫米並列機槍。99式主戰坦克採用了獵-殲式火控系統(也稱雙指揮儀式),即車長可獨立對火控系統進行控制,包括射擊、跟蹤目標和指示目標等。如果說坦克炮適合遠程打擊,近戰則用機槍,這機槍對於騎兵而言簡直就是絞肉機的存在。

(3)論夜戰,99式裝有新的凝視焦平面熱成像儀,在能見度只有100米左右的惡劣環境中對目標的發現距離為4000米,識別距離為3100米,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運動狀態下對運動目標射擊能力。哪怕是夜戰偷襲,99式主戰坦克也能把10萬騎兵轟個稀巴爛。

(4)論動力,中國99式坦克的動力系統採用WR703/150HB系列柴油機,輸出功率為1200馬力,最大公路時速可以達到65-70千米/小時,最大越野時速為46千米/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僅為6秒,最大行程可達450公里。而騎兵最高速度可達60千米/小時,越野速度估計為20-30千米/小時,

但是馬匹的靈活性要遠遠強於坦克,所以10萬騎兵能很快把99式坦克包圍起來。

樹先生的大膽推演

在不考慮後勤、天氣、故障等特殊情況下,樹先生推演交戰過程是:騎兵發起衝鋒,

十輛99式坦克呈一字或扇形佈陣,先用125毫米坦克炮炮擊,威懾敵人,騎兵會分散成左中右三翼包抄。99式坦克再用高射機槍和並列機槍進行掃射,消耗敵人的騎兵數量。在損失一萬人左右(視炮彈和子彈的情況而定)的情況下,騎兵完成了對十輛99式坦克的包圍,利用弓箭、長矛、朴刀甚至鳥銃進行攻擊,但是發現根本無效。然後十輛99式坦克發起衝鋒,碾壓撞擊密集的騎兵,死傷無數。最後,騎兵四散而逃。

99式坦克勝,騎兵損失一到三萬人左右。但仍保留有主力。

99式坦克子彈和油料耗盡,不能動了,騎兵再圍攻上來,徒手把坦克掀翻,甚至是活埋。99式坦克全部投降或犧牲。

如果採用開掛模式(彈藥無限,油料充足,不出故障),那麼就像樹先來開頭說的,用坦克炮和高射機炮一路追著騎兵碾殺,像屠宰綿羊一樣。

馬兒雖然平地跑得略快,但是越野能力根本無法和99式坦克相比,何況99式坦克還有火炮和機炮,在3000米開外就能擊殺了。


全球華人第一神探

這比多少個重機槍無限彈藥來挑戰十萬騎兵要難一些,但我還是看好坦克贏。

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同樣的人,不同的武器。

第二種,不同的人,不同的武器。

第一種,則是十萬人贏。不管雙方都是古人還是現代人。沒見過也不會操作坦克,這才叫古人。把幾十個古人放進坦克車。十萬騎兵怎麼也撬得開。而十萬騎兵是現代人。對付10輛坦克,古代兵器也辦得到。游擊戰、消耗戰、麻雀戰,總之不打硬碰硬的對沖。坦克一方資源有限,總會被耗死蹂躪死。

第二種,則必然是坦克贏。只需要誘敵集結。不需要全部消滅。甚至十萬騎兵不需要消滅過萬。只用一次集火把操縱戰馬的十萬古代人嚇破膽。再派人勸降即可。當然,也不需要全部勸降,只要有一部分敵為我用。一兩萬騎兵,配合十輛坦克,再消滅剩餘七八萬,就不需要過多推演。已是必勝。

所以騎兵要勝坦克,要知道兩點。1,不硬碰硬。2,馬匹不只是衝鋒用的,可以邊退邊打。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決定了騎兵可以打消耗戰。所以,騎兵一方得了解坦克。

而坦克要勝騎兵,則前提是騎兵一方無法瞭解坦克核心性能,比如彈藥數量和油量。以此為前提,是心理戰為上。小範圍擊潰,大範圍嚇退,勸降一部分,再消滅所有敵人。單用200個炮彈30000發子彈是打不死10萬騎兵的。但是隻需要巧妙的戰術就可以贏了。

所以,戰爭還是一門藝術,戰略戰術戰備的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