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否已經秒殺了蘋果和三星?

逆天正太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最近有人都故意提問這種挑起情緒的問題來黑華為或者其他廠商。

我知道題主的意思,無論我們說那臺手機,題主都能從否定,因為iPhoneX和三星S9+確實很強。

但是你所謂的秒殺是啥方面的啊?

拍照嗎?在拍照上華為P20 Pro甚至贏了iPhoneX,這個你得承認吧?什麼?不想承認?

性能嗎?在性能上,華為的麒麟芯片的CPU性能確實比不上蘋果的A11芯片和三星獵戶座。

但是,你需要知道芯片不止CPU哦,還有通訊基帶等等。華為的通訊基帶的專利和通訊能力是僅次於高通的存在哦。什麼?蘋果?對不起,蘋果用高通的基帶和英特爾的基帶,是外掛基帶。三星也有自己的基帶。但是,對不起,你的蘋果一個自主的基帶都沒有哦。

在系統上,蘋果的iOS獨步天下,對不起。iOS真的是最強的,畢竟iOS的生態確實很強。

屏幕上,對不起,三星的OLED屏幕佔據半壁江山,三星擁有最好的OLED屏幕。

什麼,你不懂這些?當然不懂啦,因為你眼中除了手機什麼都沒有。而且只會黑,甚至不懂理性分析。

我忘了告訴你,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而且華為的極化碼成為了5G的標準之一。這才是華為起家的主要業務哦。你打電話、上網的基站都是華為、中興提供的哦。要是沒有華為和中興拉低價格,你上網的價格肯定貴幾倍哦。

同時,我忘了告訴你,三星擁有產業鏈優勢,三星幾乎整臺手機都能用自己的材料哦。

在手機上,華為的總體實力跟三星和蘋果有不少的差距,我們還是得需要承認這個差距的。在拍照實力上,華為至少跟這兩家超級廠商的在同一水平線哦。

但是動不動就說誰秒殺誰,就顯得你無知了。因為連華為是全球第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你都不知道哦。要不是華為不斷努力爭取在通訊行業的話語權,你可能還在用貴价的流量哦。


太平洋電腦網

最近餘承東在各種場合都放出了很牛的言論,特別是麒麟970發佈後,他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直接表示,即將首發麒麟970處理器的Mate 10手機,無論是在續航、性能、還是用戶體驗上,都直接秒殺三星的Note 8和蘋果的新iPhone,這聽起來的確信心爆棚,但客觀上來講,他們並沒有達到秒殺三星和蘋果的實力。

之前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送出的數據顯示,2017年6月、7月兩個月,華為手機整體份額超越iPhone,成為全球第二,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力壓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這可能也是餘承東信心爆棚一個主因,但實際情況呢?

1、品牌

從品牌上說,華為跟三星和蘋果差距還是很大的,為了縮小差距他們努力的向中高端市場轉型,從實際情況來看,確實表現不錯,目前已經是國內廠商高端手機領域的絕對老大,但相比蘋果和三星來說這個進步還是不夠的,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高端機的銷量上,特別是5000+價位以上的。

2、技術

三星、蘋果和華為都是技術性公司,三者在手機上體現又不太相同,首先三星的技術集中對產業鏈的控制,OLED屏、內存、閃存、處理器代工、攝像頭等,這些都是高精端領域,每個手機廠商都離不開他們,包括蘋果和華為,而蘋果的技術主要集中在手機產品的設計、新技術、功能的創新,以及整個手機行業趨勢把控,憑藉行業的老大地位,他也牢牢掌控著產業鏈,而華為技術優勢主要在通訊上,比如麒麟970就是最好的價值體現,不過在手機綜合素質上跟蘋果和三星還有一定的差距,而5000+以上手機也並不是只比拼外形、參數這麼簡單。

3、用戶群體

跟三星和華為不同的是,蘋果的iPhone覆蓋的都是高端用戶,手機(行貨)最便宜的也要在3000+,而華為和三星旗下都有多款手機,產品線從入門到高端都有涉及,所以從這點上來看,用戶的忠誠度並沒有iPhone的高,而華為也是如此,雖然旗下高端機銷量霸佔國產高端機頭把交椅,但旗下銷量還都是中低端手機,這點跟蘋果有著本質的區別,同時與三星差距比較大,畢竟後者的低端、中端、高端銷量都很大用戶覆蓋也比較全面。

所以想要從根本上秒殺蘋果和三星,華為還是要在用戶群體上繼續努力,霸佔優質的高端用戶,這是他們持續創新和前進的動力,畢竟賺錢了才會讓公司的創新繼續。從根本上來說,蘋果是整個手機行業的最大霸主,自己佔據了90%以上的利潤,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他們秒殺三星和華為才對


快科技問答

華為——中華大有可為!華為已經成為我國製造業的驕傲,在國際上給中國漲了不少臉面。但和蘋果和三星這兩家全球科技巨頭相比,尚有差距。這個要清醒看待,不要盲目樂觀。

2017年華為營收603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475億元,均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華為持續投入未來,研發費用達897億元,同比增長17.4%,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3940億元。華為的研發——銷售比接近15%,名列國際前茅,高於蘋果、三星等企業。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一山還有一山高。2017年,蘋果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292億美元,其中光iphone產品的銷售收入就達到了1413億美元。全年淨利潤484億美,摺合人民幣3200多億元,是華為的6.8倍。

另一家科技巨頭三星電子,2017年全年營業收入2238億美元,摺合15110億元人民幣,是華為的2.5倍。淨利潤39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600多億元,是華為的5.6倍。

(△ 2017年,億美元計價的三家企業經營數據對比)

就以三家企業的智能手機為例吧。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5.075億部,其中三星手機出貨量3.175億部,市場佔有率21.1%,排名全球第一;蘋果手機出貨量2.158億部,市場佔有率14.3%,排名全球第二;華為手機出貨量1.53億部,市場佔有率10.1%,排名全球第三。可見,華為在手機業務方面和三星、蘋果相比,還有差距。

路漫漫其修遠兮。華為在未來的發展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紅谷新視界

這裡可以明確回答:華為還不具備秒殺蘋果和三星的實力,而網上所說的所謂華為各種秒殺三星蘋果更多隻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已,華為官方沒有在任何場合如此表示過。

當然有網友會用餘承東的各種言論反駁我的說法,實際上餘承東的種種言論有多少人認真解讀過?最開始餘承東接手華為手機時在公開場合表示過華為的各種優勢,還說了三星和蘋果手機的各種“壞話”,實際上呢?認真解讀我們會發現餘承東只是急於推銷自家的產品而已,而一些言論可能並不好聽,比如未來手機廠商只剩下三五家,這些言論沒有得到正確解讀,更多的只是被放大麴解,最終被很多網友看不起,認為這只是大話。

未來手機廠商只剩下三五家的言論在逐漸實現。

1.只有少部分手機廠商才有利潤,而其它手機廠商只能通過其它途徑獲得利潤。,並且獲利利潤的幾家手機廠商只有極少部分還算可觀。

2.少部分手機廠商佔據絕大大部分市場份額。這可以從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銷量前五的手機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達到91%可以看出。

3.未來手機市場只剩下三五家並非只有三五家手機廠商存活,而是隻有三五家手機廠商有存在感,其它手機廠商只能“打醬油”,這種現象現在已經出現。

既然華為官方沒有說過華為手機秒殺三星蘋果,所以這裡就不要再談論華為手機如何如何了,畢竟國產手機與三星蘋果還有一定的差距,即便目前看起來做得最好的華為去年全球市場的出貨量還是與處於第二名的蘋果還有一定的差距,即使今年市場份額能超過蘋果也不能怎麼樣,畢竟利潤上的差距也是短期不能彌補的,所以更談不上如何秒殺三星蘋果了。


書蟲數碼評

不,現在這麼說還為時尚早,而且現在華為似乎也有自己的問題,比如低端機的性價比問題,現在華為的低端機說起來,對策上還是跟高端機的策略一致,就是追求溢價或者線下渠道(總之就是性價比不高),但是個人感覺這個策略在高端好用,但是低端的話似乎有問題,購買低端機的一般是預算不太多,但是還是要維持正常使用的,但是如果低端機只能維持“僅僅能用”的水平,個人認為是無法同其他性價比手機相抗衡的,本來榮耀系列是承擔這一職責的,但是榮耀系列現在也在往高端走,而低端的榮耀6x“屏幕拖影”,榮耀8青春版“塑料感強”,都有各自的問題和不足,缺乏和紅米note4x或者魅藍note5.6對抗的工藝或者性能,而本身華為的優勢,強大的工藝及品控,在低端無法體現,讓人感覺這就是華為的敷衍之作,硬件本身如此,而系統層面,華為的emui本身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相比miui和flyme或者特色鮮明的錘子,似乎缺乏自己的特色,如果對年齡中等或者偏大的消費者來說,這還算優勢,但是對於消費慾望比較高的年輕群體則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天際之北

從目前已經上市的產品看,三星的最新產品s8和蘋果的最新產品iPhonex在外觀,功能(整體功能,局部的暫不比較)等確實是華為現有產品無法比擬的,全屏,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無線充電等。我們現在說華為已經秒蘋果三星,有點自欺欺人的感覺。我們通過很多非官方渠道,瞭解到華為的部分參數,全面屏,全球首款自帶ai的970處理器,屏下指紋識別,新一代徠卡等等,可謂是黑科技滿滿,是一款值得期待的,能和蘋果三星最新產品抗衡的產品,我們等到華為的mate10上市後再做比較,比較完後我們再做定論也不晚,不過現在華為的輿論勢頭確實秒了三星蘋果,這個我們不得不承認。


仁澤至簡

不能說秒殺,但這要從哪方面看吧!比如說手機,譬如說AI人工智能、圖片、文件整理等華為確實已走到蘋果三星前面,這麼說吧,華為手機的整體性能確實是蘋果三星無法比擬的,三星就更不用說了,三星是公認的系統優化壁壘。但在遊戲運行體驗上,華為跟蘋果還是有一段距離,說明華為的GPU還有一段路要走,畢竟蘋果本身就是為遊戲而生。不過,目前的蘋果除了玩遊戲以外,確實已經沒有了以前的系統優勢,不管是手機功能或實用性,蘋果手機確實沒有任何可玩性。


冰川飛龍

想看有趣又有料的數碼科技資訊,點擊右上角關注吧,微頭條互動有抽獎哦~

我懷疑這個問題是華黑故意帶節奏問的。

華為是否已經秒掉了蘋果和三星?肯定沒有,而且,短期內幾乎不可能實現。

我們用數據說話。華為手機的年銷量銷量,加上子品牌榮耀手機的年銷量,在全球範圍內,從來沒有超過蘋果和三星。

就拿2017年3季度來說,三星手機全球銷量83.4M臺,蘋果是46.7M臺,華為是39.1M臺。三星手機銷量是華為的兩倍。

再來說營收。2017財年,三星電子的營收為239.58萬億韓元(約2235億美元),營業利潤為53.65萬億韓元(約500.5億美元)。2017財年,蘋果公司淨營收為2292.34億美元,運營利潤為613.44億美元。2017財年,華為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036億元(約944億美元),淨利潤475億元(約74.3億美元)。

從財報上看,華為和蘋果三星還不是一個量級。

如果我們只談三家企業的手機業務,華為離蘋果三星也很遠。除了處理器和基帶華為勉強和三星蘋果平起平坐外,其餘的手機零部件,華為均不能自給自足。三星和蘋果對於供應鏈的掌控遠超華為。

華為這幾年的確發展非常迅猛,但是現階段離蘋果三星還是有點遠。現在說秒殺蘋果三星,只有無知者才會說這樣的話。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對未來抱有期待的,或許真的有一天,華為可以秒殺蘋果三星呢!


找靚機

華為的企業文化底蘊,營銷理念還不行,一個企業的招牌,沒有國際化思想,logo還是用的拼音,正是說明了這個企業的品牌文化理念。還有,蘋果出了劉海屏,華為也出p20劉海屏,這種隨大流的思想也證明了這個企業沒有自己創新意識。華為還爆出35歲員工讓回家的消息,證明了這個企業不尊重員工,所以也不值得讓人尊重。


節外生枝88888

華為自主研發,營銷上超過蘋果,三星,至少在中國市場上,我國品牌有三強。但在國際上華為體系工業質量標準也是非常高的。華為和三星,蘋果在國際上還談不上秒殺。因為利潤,技術,人才儲備上無法相比,但科技研發上華為絕對是第一。所以華為和國際巨頭相比也不差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