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隨著收入的提高,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消費者的投資選項也是在快速增多,所以就有朋友問,

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曉雪的意見是:只要不是落入騙局,搭建起合理的理財結構,不存在最好的理財方式,只有最合適自己的理財方式。

1、怎樣才是一個合理的理財結呢?

下面這張圖是啃哥整理的“中國人有錢後的投資軌跡”,曉雪認為這在過去一二十年中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很多人的投資歷程就是這樣。

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Step1:剛開始有點錢,想錢生錢,最先想到能賺錢的就是股票,所以投入股票;

Step2:經過一段時間,發現投股票虧損面比較大,所以就分散投資,一部分股票+一部分固收,既有穩妥的部分又有冒險的部分;

Step3:到錢更多一些的時候,因為投資渠道有限,投資房產成為大部分人的選擇;

Step4:資金變得更雄厚,投資理財思路也更成熟,可選投資方向也變得豐富,於是保險,信託,股權投資就都逐步納入了投資理財範圍;

這一方面體現了金融發展的過程,投資選項在逐步增多;比如最近幾年各類型基金髮展得非常迅猛,因為基金幾乎可以涵蓋各種風險收益的類型;未來上述軌跡一定會發生變化;

另一方面也是中國人從沒錢到有錢,投資理財實踐摸索的過程,發展到後面可以看到,投資類型越來越多,其實就是在分散投資,讓理財結構更加合理。

2、理財金字塔

如下圖,這是我們的理財金字塔,從下往上風險越大,可能的收益也越高;通過合理分配,搭建起一個穩定的金字塔結構,讓我們分散風險,從容理財,也獲得相應合理的收益。

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PS:

1、圖中風險只是大概示意,不完全準確,例如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水平可分別歸入低中高檔裡;

2、投資理財的方向非常多,尤其是中高風險的,不能拘泥於圖上提到的這些。

為了保持三角形的穩定性,一般建議的配置比例有下面幾種比例結構:

1、532型:50%的資產投資在低風險,收益固定且資金安全的渠道;30%在中度風險渠道;20%在高風險渠道;532型是一種保守型的配置方式,整體上更注重資金安全,偏向於防守型理財。一般適用於年齡偏長的人;

2、442型:40%在低風險渠道,40%在中風險渠道;20%在高風險渠道;這是一種均衡型配置方式,既保證收益,又避免較大風險,適合年齡不超過40歲,有了一定經濟基礎和投資經驗的人。

3、433型:40%在低風險,30%在中風險,30%在高風險;這是一種較為激進的配置方式,適合於年輕人和有一定投資經驗的人。

不管採取哪種配置方式,在家庭理財金字塔中,最底層的一定都是最寬的。這是整個理財規劃體系的基石,也是最先最容易做到的;所以我們常說,要先做好保障,並準備一筆應急資金。

如果底層沒有構建好,整個體系就不穩定,家庭財務就可能面對崩塌的危險。而底層低風險投資方向的選擇是有限的,中高風險的投資方向很多,往往取決於在什麼方向上有經驗、有資源、更瞭解就投向哪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