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生活中,總會有人鼓吹“讀書無用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比爾蓋茨從大學輟學,創辦了微軟,成為世界首富;

馬克·扎克伯格從大學輟學,創辦了Facebook,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馬雲畢業於名不見經傳的杭州師範學院,創辦阿里巴巴,成為世界聞名的商業領袖;

村頭二狗初中畢業輟學經商,現在已經攢下不少資產,有車有房,還給村子修了路。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的段子:“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小明去公司面試,發現老闆是自己輟學多年的小學同學。”“讀書無用論”一時間甚囂塵上。

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其實,懷有“讀書無用”這種看法的人存在兩個認知上的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原意是指當取得資訊之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之偏差。現在意思是隻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這種謬誤在上述例子中的體現就是,媒體或大眾看到的只是那幾個數量極少的“輟學且創業成功”的人,而看不見那千千萬萬個在輟學後走上人生歧途的人,或是在碰壁中慢慢喪失生活熱情而泯然眾人的人,或是在創業過程中成為炮灰的人。成功的人總是被世人矚目,他奮鬥過程中的種種經歷也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拿來做支撐自己觀點的論據。而那些失敗者沒有發言權,更不會受到人們的關注。

事實上,在那些人們所謂的“成功人士”中,高學歷的人所佔比例是非常高的,請看下面數據:

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這些都是目前互聯網界叱吒風雲的巨頭們,他們全都畢業於重點本科大學。數據證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而輟學創業成功的人畢竟只是少數,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妄下定論,而去信奉什麼“讀書無用論”。

第二個誤區是在“輟學”與“成功”之間劃等號

很多人只看到了“輟學”與“成功”幾個字眼,而選擇性忽略成功過程中的其他因素,簡單粗暴地在“輟學”與“成功”之間劃等號,宣揚“讀書無用論”,這其實是十分可笑的。

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比爾蓋茨確實輟學了,但他是從哈佛大學輟學的,請注意,是哈!佛!大!學!

大多數人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能考進哈佛大學這種世界排名前三的學校便足以說明比爾蓋茨的智商和學習能力,這是其他普通學校的“輟學者”所不能比擬的。而他輟學的原因不是學習太差難以完成學業,而是學校阻礙了他的發展——在計算機技術剛剛萌芽的階段,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不是他破釜沉舟放棄學業而專門研究計算機,可能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微軟。

另外,比爾蓋茨的父親威廉·亨利·蓋茨(William Henry Gates, Sr.)是當地的著名律師,他過世的母親瑪麗·蓋茨(Mary Maxwell Gates)是華盛頓大學董事,銀行系統的董事以及國際聯合勸募協會(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他的外祖父J. W. 麥克斯韋爾(J. W. Maxwell)曾任國家銀行行長。那些人在講比爾蓋茨“輟學”的時候,並不會告訴你他的家庭背景。成長在書香門第,比爾蓋茨受到的教育一定要遠遠超出其他人;雄厚的家庭背景,也讓他在成長過程中的容錯率大大提高。

比爾蓋茨如此,扎克伯格和馬雲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扎克伯格從中學時便開始學習寫程序,他的父親專門聘請軟件開發者給他當家教;高中時便開發出多套軟件程序,被人們譽為“神童”。這樣的天賦,是大多數人一生難求的。

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馬雲在大學時當選學生會主席,廣結人脈,在學校也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從杭州師範畢業後,在西湖邊上創辦英語角、翻譯社,逐漸積累名氣;1995年創辦“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其後不到三年時間,利用該網站盈利500萬元。

1997年馬雲在外貿部成立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工作,藉助外經貿部平臺,馬雲認識了楊志遠,結交了廣泛的外貿關係。名氣有了,關係有了,商業模式是現成的,在外經貿部就探索了出來的。

因此阿里巴巴在99年創立的初始,根本就不是一家創業公司。他更接近這些年的小米,是一個已經成功的人在積累了一定的資源後,並找到了可證實的、有成熟盈利模式的道路後,厚積而薄發才出現的。

大多數人只看到馬雲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這樣一個末流大學,卻沒注意到他在背後積累的人脈、資源,以及早在90年代就接觸到的先進思想和技術。而人脈、資源、思想以及技術,這些不正是優質大學所擁有的嗎?

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

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1992年,馬雲建立海博翻譯社

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1996年,馬雲推銷互聯網產品失敗

別再說什麼“讀書無用”了,比爾蓋茨和馬雲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

所以,別再談什麼“讀書無用論”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神童”,不是每個人都有著非凡的眼光和機遇,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著非常雄厚的家庭背景為你的挫折買單。當今社會,讀書才是最穩妥、性價比最高的改變命運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