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人青睞“小馬拉大車”的車型?

伊呂波帝王須藤京一

關於

“小馬拉大車”的定義:“小馬”主要表現在小排量T動力,“大車”就是車身偏重。

為什麼國人喜歡選擇這種車型?

第一、不懂車:很多消費者都是首次選車,認為小排量發動機比大排量發動機省油,而且數據很漂亮,再加上4S店銷售的吹捧,很容易選擇小排量車型。大家要記住:一部車的油耗高低是由發動機排量大小來決定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發動機、車身自重、風阻、底盤調教、駕駛員的開車技術等決定一部車的油耗高低。



第二、購置稅:大家都知道購置稅是由裸車價決定的,小排量T動力車型要比大排量自吸發動機車型便宜。而且由於國家在2018年1月1日之前,對選擇1.6L以下車型購置稅是有優惠政策的。由於價錢的差異,導致更多的消費者選擇了小排量發動機。

第三、成本:現在的車企為什麼生產小排量發動機?主要由造車成本和市場競爭來決定的。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也希望用最少的錢買到更好的車,車企不得不生產小排量T動力車型和減配來降低成本,與同級別車型競爭市場,導致“小馬”車型越來越多。


“小馬拉大車”的缺點:首先發動機基礎排量低,加了渦輪增壓器,壓縮空氣增加噴油量來提高發動機的高轉速,壓榨發動機的功率,發動機壽命減短,油耗也不會低,而且故障率、維修成本比自吸發動機要高很多。T動力車型在起步的時候由於渦輪沒有介入,起步遲緩,沒有自吸發動機車型起步快。

最後總結:由於市場上T動力車型越來越多,儘量選擇基礎排量大一點的車型,切記不要選擇小排量“高大上”車型,後期油耗也會是“高大上”。有些無良商家竟然生產小排量三缸“拖拉機”,真的是利慾薰心。

歡迎評論留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實話實說的《小農說說車》謝謝!


小農說說車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算是非常準確。要知道,車輛動力的匹配是汽車廠家經過一系列驗證後才能實施的。也就是說,既然這款動力裝配在這款車型上,那就一定是符合這款車的動力要求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呢?站在商家的角度考慮,自然是為了降低消費者的購買門檻,比如邁騰1.4T版本的售價下限已經拉到18.99萬元,金牛座1.5T版本23.48萬起售,奧迪A4L的1.4T版本售價為29.28萬元。而一些大型的SUV如沃爾沃XC90以及奧迪Q7,也搭載上了2.0T動力,這樣一臺體重超過2噸、車長超過5米的大車,以往都是3.0排量起步,而如今2.0T 也能HOLD住。

而排量不夠,車輛在操控和行駛上也有困惑,最明顯的,一些標榜運動的車型,實際上,因為動力緣故而變得不再運動,失去了運動的精髓,空有一個運動的外殼而已,但卻是徹頭徹尾的家用車。

實際上,這是大環境所致。一方面,各國節能環保要求的日益嚴苛,讓車企在研發時不得不使用技術手段降低排量來達成目的;另一方面,由於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等技術的應用,在不增加排量的情況下,卻可以得到更好的動力。比如大眾的1.4T發動機,動力水平已經能與過去的2.0L、甚至2.5L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相提並論。更重要的,小排量發動機的售價要低上不少,與同款車型為例,不同排量之間的車型售價相差1~2萬也是正常的事情,而這對於消費者的誘惑無疑是非常大的。

因此,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小排量也不再是小馬,而大車也不再是大車,排量小並不意味著動力弱,小排量依然能實現大馬力高扭矩,同時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大量高強度鋼、鋁材的採用,使得車身減重也卓有成效。


這個問題得益於現在國內的現在增加對大排量車型的稅收,例如:購置稅——購置稅的徵稅,決定是根據汽車的裸車價決定,因此,排量越小,徵收的稅費越低,在2018年1月1日前,國家是對1.6L排量的車型購置稅是有優惠政策,按照地方進行補貼優惠,甚至達到50%,一般大排量車都是大型,甚至高級車型,是享受不了此政策,而且還要繳納,例如:3.0L以上的車型,就是車價的25%進行徵收,4.0L甚至更高,水漲船高,日常的車船稅,加油費,油耗等,都是不少數目,加上現在城市發展迅速,大排量車輛的性能不能完全發揮,政府的管控約束,加上人民的環保意識增加,造成大排量車不適合日常使用。

對於小排量車型,通常造型小巧,符合城市汽車數量的增加,日常使用、養護方便等條件,變成現在的格局。但是SUV現在在中國市場受到熱捧,很多廠家要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渴望——車大夠用,油耗低,費用平易,養護方便,所以便出現的,“小馬拉大車”小排量加渦輪增加的搭配出現,既能滿足市場,也能避免過多的無謂稅款,這是市場需求磨合的結果。(Bee)


DearAuto

個人感覺,不喜勿噴!所謂小排量增壓只不過是中國政策下的產物,小排量增壓想要達到大排量自吸的動力,已經把本身不大的機子的潛能壓榨的幾乎到底了,想要達到一定的馬力必定要做相應的功,大排量活塞轉一圈做的功小排量增壓要相應多轉幾圈,汽油在缸體內燃燒爆炸做功的次數也要相應增加,對發動機帶來的傷害也要增加,而且對燃油的標號也有要求,自吸發動機普遍92就能添加,小排量增壓多為95以上,所以就有如果想短時間過渡想轉手追求動力爆發買增壓的說法!


瑾歆93631046

實際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層面:

1,一是真實的小馬拉大車,國人喜歡車大,面足,美國人也喜歡大車,但六缸,八缸很普遍,喜歡車大可能是民族特性,國土面積大的人民群眾可能都這樣,像歐洲還大馬拉小車呢,但咱國內車貴呀,相對收入來說,只能買小馬拉的大車,況且咱國人三代同堂多,基本首次購買,全家出動,也能多載人

2,二是科技進步了,發動機效率越來越高,看看豐田早期自吸八缸和現在自吸六缸的功率和扭矩; 還有排放要求,尤其歐洲,我們國家的排放要求急劇提高,發動機只能缸數減少且用增壓方式代替多缸發動機,而達到同樣的加速性和高速性能,最後還有稅費因素,排量越高,徵收的稅收越高,我們老百姓還是喜歡車價適宜呀

車友會群主,老司機,以回答車方面的問題為主,覺得有用的話,請關注,多謝



車問診

與其說是喜歡小馬拉大車不如說是在動力方面夠用就行!

我是一個改裝愛好者,更是動力控,馬力至上,我肯定喜歡馬力大的車,什麼ATS,328,GTI,S3這類性能車!但這只是少數人的愛好,就我身邊知道的購車群體來看,整個汽車市場更多對馬力的看法還是夠用就行,究其原因還是要考慮油耗和價格的!

就多馬力車型舉例

帕薩特有1.4 1.8 2.0,大家去看銷量數據,1.4賣的並不多,說白了就是消費者覺得馬力可能不夠用,屬於真正的小馬拉大車。

寶馬有1.5 2.0低 2.0高,賣的最多的毫無疑問是2.0低,1.5感覺不夠用,價格也沒便宜多少,2.0高感覺太猛了,價格也貴很多。

寶馬7系2.0 3.0主要銷量,根據測試視頻,2.0機頭完全夠用,價格還便宜,很多車主覺得這款車本身就是一個面子車型,在路上跑730和760給路上的感覺是半斤八兩的!

一個車包含馬力,外觀,內飾,做工,配置太多選項,不是每個人買車都把馬力放在第一位,所以個人覺得買車不是喜歡買小馬拉大車,而是覺得夠用就行,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例子就是普拉多2700,才160多馬力喲~~日常照樣夠用,除了高海拔超車痛苦,還是那句話,沒有肉車,只有肉人!


姜絲先生

我個人分析,國家沒有規定什麼馬拉什麼車,牛也能拉車,驢也能,羊也能,還有別的也能拉,只要你套上車就能賣,有多少人懂,開拖拉機的買小轎車一開,呵提速真快,哈哈,我老叔就是這樣,買的長安悅翔v3!


勿忘我76089862

因為國人只注重外表 而不重視內在 就像好多有錢人你問他為什麼買豪車 豪車豪在哪 好在哪 以及他的具體參數和性能調校 百分之八十的人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味的追逐名利和攀比炫耀資本 注重表面 對於內在的漠不關心 所以就印孕出畸形的合資車配置 發動機 變速箱 說的過去就行 但是外表 車內配置所佔的比重要遠超於前者 再加上國內現在私家車還處於低端市場 一輛車對於一個家庭和個人來說 大和美 蓋過一切 因為這是最直觀的表現


奧楚蔑勒夫

小馬拉大車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成立。什麼算小馬,動力弱,與車的動力體系不匹配才可以稱之為小馬。而目前市場上這樣的發動機是屈指可數。舉個例子大眾1.6自吸E211發動機最大功率81千瓦,按常規理解動力是很弱的了吧。但是實力上這款發動機的扭矩在這個排量上屬於中等水平。那麼你能說大眾的緊湊車型算小馬拉大車嗎?最大功率基本很少用的出來。但是扭矩就可以,所以小馬拉大車,其實是不成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