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配有槍嗎?

納斯維納斯

飛行員配有槍嗎?戰鬥機飛行員都是有配槍的。解放軍戰鬥機飛行員一般配備自衛手槍。

戰鬥機飛行員一旦跳傘,降落地區大多是野外,或者是敵佔區,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要想保護自身安全,必須配槍。降落到野外,有可能遇到野豬、熊等猛獸,雖然手槍的威力有限,但是總比赤手空拳要好得多。試飛員徐勇凌曾經給我講過他一次跳傘的經歷:飛機墜毀在山區,有野獸威脅,墜機地點附近荒無人煙,這個時候有一支手槍不僅能自衛,而且能給飛行員的心理上提供安全感。

對於跳傘降落到敵佔區的飛行員來說,一支手槍的火力顯然太弱了,前不久俄羅斯飛行員在敘利亞跳傘後拉響手雷,再次證明了跳傘至敵佔區的風險。據說,俄軍有為飛行員提供突擊步槍的,但解放軍空軍的飛行員主要還是依靠手槍。

解放軍飛行員裝備的手槍型號有五九式手槍,目前大多已經換裝11式手槍,這是在92式5.8毫米口徑手槍基礎上改進的軍官自衛手槍。美軍飛行員裝備M9手槍,這是一型世界著名手槍,威力強大,動作可靠。據資料顯示:海灣戰爭期間,一架美軍F-14被擊落,兩名飛行員跳傘,後座飛行員落地後就被俘虜,前座飛行員顧忌手槍火力弱,未敢開槍,而是選擇了就地隱藏,直到被營救。美軍已經開始為飛行員裝備類衝鋒槍等作為自衛武器,更大程度上保證跳傘飛行員的安全。


叫我金主編

當然有槍,在空中飛行員有自己的大殺器飛機,但如果飛機被擊落,飛行員就只能在地面上等死嗎?顯然是不行的,這就凸顯了飛行員配槍的重要性。

二戰時期的飛行員就有配槍,那時候大量配備的是M4生存步槍(不是M4卡賓槍!)。M4生存步槍採用簡單的栓動結構,採用.22 Hornet口徑,重量僅為1.8千克,生產量大約3萬支。M4的作用不止對付敵軍,還需要對付一些野外的小動物,為自己狩獵食物。

50年代後,美軍的生存步槍變成了M6步槍,一種.22和.410口徑的雙管步槍,發射.22 Hornet彈和.410霰彈。越戰中美軍也研製過斯通納63的生存卡賓槍型,基本上就是一支全尺寸的自動步槍。當然更多時候飛行員攜帶的是手槍,M1911或S&W轉輪手槍。

到了現代,美軍戰鬥機飛行員一般會攜帶M9手槍或M11手槍。荷蘭戰鬥機飛行員使用的是MP9衝鋒槍。英國直升機飛行員會攜帶短小的L22A2卡賓槍,蘇聯/俄羅斯直升機飛行員則會帶AKS-74U短突擊步槍,直升機的座艙空間一般比戰鬥機的大,因此能更方便地攜帶小尺寸的步槍。

不但飛行員會攜帶武器,甚至宇航員都會。前蘇聯宇航員就會攜帶TP-82,因為1965年的蘇聯上升2號飛船在降落過程中導航設備故障無法使用,導致飛船在手動操作的條件下迫降在了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中,與預定地點相差了近千公里。兩名宇航員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生存了兩天時間,直到救援隊趕來才把他們救出,這使得TP-82成為了宇航員的生存武器。

再說幾個經典案例。1943年3月31日,印度上空一架美軍B24轟炸機被日軍戰鬥機擊落,跳傘的轟炸機飛行員Owen J. Bagget在下落過程中用隨身的M1911向日軍戰鬥機射擊,據他本人說子彈擊穿了座艙蓋,擊斃了日軍飛行員。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空戰也是兩名飛行員拿自己攜帶的小手槍互相對射發生的。這是在一戰期間,一架法軍偵察機遇到了一架德軍偵察機。正所謂冤家路窄,兩人隨即掏出手槍對射,發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空戰。


輕兵器愛好者

先來看下面兩張圖。






這是“飛豹”殲擊轟炸機飛行員,瞧瞧,他們是不是都在腰間佩戴著槍啊。

再來看一張圖。



這是2016年3月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訓練基地首次組織全體空勤人員開展11式手槍訓練。這說明飛行員不僅要帶槍,平時也得練習射擊本領。

其實,世界各國的軍用飛機的飛行員,是必須配備防衛武器的。包括宇航員也是配自衛武器的。

為啥?

不怕千萬,就怕萬一。

萬一宇航員返回地球出了事故,例如飛船沒有降落在預定區域,這時宇航員的自衛武器就是在救援部隊趕到前的唯一救命稻草。同理,飛行員執行任務發生事故跳傘成功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飛行員配槍可以在戰時在敵方區域被擊落時與敵人對抗。

還記得土耳其空軍F-16戰鬥機擊落俄軍在敘利亞空襲恐怖組織的蘇-24戰鬥轟炸機的事嗎?

2名跳傘逃生的俄軍飛行員1人生還,另1人卻遭地面上的武裝分子射擊而陣亡。為防止此類事件發生,俄軍開始為敘利亞執行任務的飛行員裝備更強的自衛武器——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和AKS-74U短突擊步槍。



俄軍在敘利亞的飛行員配備了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



手持斯捷奇金衝鋒手槍的俄羅斯飛行員,為了增加射程和全自動射擊時的精度,斯捷奇金衝鋒手槍採用了可充當槍托的硬式槍套



圖為揹著狀態的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當年的蘇軍飛行員,還揹著AKS-74U短突擊步槍

當然,對飛行員到底要不要配槍,也存在很大的爭議。

反對者認為,飛行員跳傘被俘的可能性極高,帶不帶槍並不重要,你要是抵抗,換來的就是陣亡,這對國家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為什麼美國飛行員跳傘後投降,因為交換戰俘後他們還能上戰場。

飛行員跳傘後應該利用地形環境等隱藏自己,同時向友軍報告方位座標,絕不能暴露自己,更不要嘗試與敵方的武裝人員交火,如果敵方發現,此時救援隊伍尚未到達,飛行員的抉擇應該是拖延時間,保證自己的生命,等待救援或者交換戰俘。

尤其是像衝鋒槍之類的,掛在飛行員身上會影響飛行操作,彈射跳傘時還可能增加飛行員負擔和大過載受傷風險。

不過話說回來,飛行員帶不帶槍,帶什麼樣的槍,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而言,手槍是必備的,發果對付恐怖分子這幫毫無人性與道理的亡命之徒,基本沒有生還機會,所以抱著能殺敵就殺敵的想法,還是要配更強火力的自衛武器,像短突擊步槍等。要是對付正規軍,也就沒必要配備突擊步槍之類的。飛行員是高價值目標,只要你的對手不是野蠻人,一般不會槍斃或虐待飛行員的。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舉個例子,2018年2月,俄羅斯空天軍的一架蘇25強擊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遭到敵方武裝分子的伏擊,飛行員跳傘落地以後使用一把全自動手槍與敵鏖戰,但是最終因為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從這個案例我們就能得出答案,飛行員是配有槍的。

圖為戰死的俄羅斯飛行員

然而,作為天之驕子的飛行員們,為什麼要配槍,配的又都是什麼槍呢?首先,即便戰機飛行員的本職工作是駕駛飛機作戰,這也在戰略層面上這就決定了飛行員要比普通步兵具有更高的價值,為了保護飛行員,設計者在飛機上弄出了一系列諸如抗荷服、彈射座椅、降落傘這樣的設施來保證飛行員在遇到危險時的安全。

飛行員還有手槍射擊訓練

但是這都僅僅停留在載具上,當飛行員成功脫出,跳傘著陸後,又該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呢?即使有專門的搜救隊伍,但是在作戰空域如此廣闊的情況下,飛行員跳傘後可能在任何一塊地方著地,如果著陸點是友軍區域還好說,要是像那位不幸的俄軍飛行員一樣,降落在敵佔區,赤手空拳的飛行員面對敵方“武裝到牙齒”的步兵,當真是沒了眼淚。所以飛行員配槍的意義就在於在極端狀況下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圖文飛行員配槍

但是,關於飛行員配的都有什麼槍,這句有的說道了。有人說,那為什麼不給飛行員配一套步兵裝備,這樣就是在戰機上是駕駛員,跳傘了不就是步兵了麼?這種想法應該是遊戲玩多了,現實裡,戰鬥機狹小的駕駛艙,飛行員要是長得高可能伸個腿都沒地擱,哪來的空間給你攜帶步兵武器呢?而且普通槍械的長度會影響到跳傘動作,危害飛行員的生命安全。所以,一般情況下,飛行員只能攜帶體積小巧的手槍作為個人武器,俄軍飛行員配的全自動手槍在同行中都算是“重火力”了。


軍事新觀察

飛機剛登上戰爭舞臺的時候,只是用來偵查,敵對雙方的飛行員在空中遇到了,還能友好地打聲招呼。
後來事情就沒有那麼美好了,據說還有拿著板磚丟對方的行為。
慢慢地,雙方飛行員遇見了就會拔出手槍對射,後面又加上了步槍,機槍。
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飛機的性能已經大幅度提高,有了導彈,有了雷達。但是飛行員身上的手槍卻還依舊保留,這是為何呢?
飛行員配手槍跟宇航員配手槍是一個道理。國外曾有宇航員掉落到原始森林,結果遭遇到野生動物襲擊。
飛行員所攜帶的手槍,並不是向對方戰機射擊,而是為了跳傘後的自衛!要麼對付野生動物,要麼繼續在敵後周旋!

龍起

曾經和飛行員常打交道,有關飛行員的一些情況是知曉的。現在,我國戰鬥機飛行員配有77式手槍,小巧玲瓏,士兵們擦拭槍支時都喜歡把玩,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飛行員配槍是有規定的,不是時刻帶在身上,但飛行登機前必須隨身攜帶,其他攜帶槍支根據時機和上級指示配帶。

至於用途,77式手槍射程短,殺傷力小,主要用於防身。如果遇到飛機失事跳傘成功,也可以鳴槍呼救,還有一種呼救方式,就是傘包裡的信號槍。

戰爭期間,可以作近距離開火,子彈太少,射程又短,但沒有太大實際意義。自殺一般不成立,是軍迷臆想。


民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飛行員自然是有配槍的,但主要是用來自殺和對付野生動物,而不是用來殺敵。

飛行員一旦跳傘,如果在自己控制區,自然用不到手槍。

如果在敵佔區跳傘,就可能會被敵人發現。

但即便如此,飛行員並沒有受過作戰訓練,況且手槍也就幾發子彈,根本不可能和來搜索的敵人對抗。

所以,在越南戰爭中,美軍飛行員的手槍裡面很多隻裝一到二顆子彈,就是用來自殺的。

為什麼這麼搞?主要是北越對於美軍戰俘很差,抓住以後先打一頓,隨後又是各種虐待。

美軍飛行員認為與其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很多跳傘後只要發現被包圍,就開槍自殺。

有意思的是,並不是所有國家的飛行員都是用槍自殺,還有些是敢於自衛和進攻的,這就是蘇聯。

蘇聯之前也是給飛行員裝備手槍,但發現實戰中幾乎無用。所以,蘇聯發明了AK-74U短自動步槍,專門用於飛行員。

在1979年被蘇軍採用的,是在AKS-74的基礎上改進的短槍管型突擊步槍。AKS-74U的典型特徵就是槍管短,因此槍口初速也降低了,射程也相應縮短,是一種近距離自衛武器,另外還設計了一種20發容量的彈匣,方便飛行員的攜帶。

AKS-74U的表尺射程有500米,但實際使用射程通常在200米內,所以AK-74U在戰術用途上是相當於衝鋒槍的角色,只是步槍彈的威力和有效射程比手槍彈大而已。

經過蘇聯評估,認為AKS-74U的綜合戰鬥能力是手槍的10倍。飛行員配備這種短突擊步槍,是完全可以和敵人作戰的。

退一步說,即便打不贏,飛行員也可以用最後一發子彈自殺,總比上來就投降要好。



薩沙

不光空軍飛行員有配槍,每個民航飛機上都有一把槍。有的國家,包括我國空軍建軍初期,飛行員還配衝鋒槍。現在各國的宇航員也配槍。

空軍飛行員和宇航員的配槍,大都是意外落地的時候用的。航空器出現意外,可能會迫降到無人區甚至敵佔區,這時的配槍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驅趕野獸甚至與敵人小規模交火都是有可能的。

值得說的是民航飛機上那一支手槍。國際法的海事法在飛機關艙門後賦予民航機長一個很重要的權利,就是機長可以為了保障安全飛行自行決定任何特情的處置方案。機長可以合法的直接擊斃影響飛行安全的人。當然,只有機長有這個權利。四道槓的副駕駛沒這個權利,任何三道槓都沒這個權利。而且這個權利只在飛機關艙門後生效。民航飛機每次起飛前宣佈關艙門且有機長致辭是有一點儀式感的。


永戀影視張睿

飛行員有沒有配槍?首先是要看是什麼樣子的飛機飛行員?在軍機上面的都應該有必須的配置,如果是民用就不需要配置了!

至於配置什麼樣的槍和其他武器,就要由各國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並沒有統一的規範。


幸福地帶2

通常會配備手槍,據說俄羅斯的飛行員還會配備短的突擊步槍。

飛行員配槍不是讓他們在天上對射,而是萬一飛機出了問題必須跳傘時用於自衛防身。因為即使是在本國跳傘,飛行員也有可能降落在無人區,比如原始森林裡。這時候如果有槍在手,就不害怕猛獸襲擾,而如果飛行員赤手空拳或者只有短刀,危險性要大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